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滿明見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滿明見算命,滿明見名字測試,測名字滿明見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滿明見的含義。
漢字 | 繁體 | 拼音 | 五行 | 筆劃 | 姓名學解釋 |
滿 | 滿 | mǎn | 水 | 15 | 有愛情煩惱,身弱短壽,難幸福,再嫁守寡,成功隆昌。 (吉) |
明 | 明 | míng | 水 | 8 | 多才巧智,清雅伶俐,中年多災,有愛情厄,晚年吉慶。 (吉) |
見 | 見 | jiàn | 木 | 7 | 出外逢貴得財,性剛欠仁和,中年勞,晚年大吉,刑克父母。 (吉) |
滿:足,夠,符合心意。也指充實,沒有餘地。(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87260次)
滿字出處:[康熙字典]:頁643第24
滿
(形聲。本義:填滿,佈滿)
同本義 [filled;full of;packed]
滿,盈溢也。--《說文》
無幾何而往,則戶外之屨滿矣。--《莊子·列禦寇》
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墨子·公輸》
奸邪滿側。--《韓非子·揚權》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東樓》
歸來淚滿巾。--宋·張俞《蠶婦》
黃四娘家花滿溪。--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蔞蒿滿地。--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初聞涕淚滿衣裳。--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又如:滿口胡柴(滿口胡說);滿坑滿谷(形容積聚得特多);滿面生花(滿面
滿(滿)mǎn
⒈全:~分。~身是泥。
⒉足,夠,符合心意:~足。心~意足。非常~意。
⒊充實,沒有餘地:充~。布~。糧食~倉。
⒋達到一定限度:客~。假期將~。
⒌驕傲,不虛心:自~。謙受益,~遭損。
⒍斟酒,使滿:~上這杯。
⒎[滿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
滿men 1.通"懣"。煩悶。 2.中醫學名詞。脹滿;壅滯。 3.用同"們"。
明:象徵光明。意為明亮、公開、清楚、深明大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790440次)
明字出處:[康熙字典]:頁491第12
明
(會意。甲骨文以「日、月」發光表示明亮。小篆從月囧,從月,取月之光;從囧,取窗牖之明亮。本義: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義。與「昏暗」相對 [brilliant;light;bright]
明,照也。--《說文》
照臨四方曰明。--《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東方明矣。--《詩·齊風·雞鳴》
明,精白也。--《國語·周語》
視曰明。--《書·洪範》
明則著。--《禮記·中庸》
明星謂之啟明。--《爾雅》
東有啟明。--《詩·小雅·大東》
在天者莫明於日月。--《荀子·天論》
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月明星稀,烏
明ming
⒈亮,照亮:~晃晃。天~。燈火通~。
⒉清楚,懂得,瞭解:~白。~確。~禮。深~大義。~見萬里。
⒊公開,不隱蔽,顯露在外,跟"暗"相對:~說。~碼實價。~槍暗箭。
⒋視力,視力好:左丘失~(左丘:〈古〉人名)。聰耳~目。
⒌看得清,認得准,見識高:~智。英~。心~眼亮。
⒍次,下一個(專指日、年):~天。~年。
⒎迷信者稱神靈:神~。
⒏[明器]也作"冥器"。陪葬用的器物。
⒐朝代名。明朝,公元1368-1644年。第一代君主是朱元璋。
見:意為看到,看得出,會面,會晤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1120次)
見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139第05
見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頭上加只眼睛,就是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義:看見,看到)
同本義 [see;catch sight of]
見,視也。--《說文》
未見君子。--《詩·周南·汝墳》
利見大人。--《易·乾》
見龍在田。--《易·乾》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見而不見,聞而不聞。--《韓非子·主道》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樂府詩集·木蘭詩》
見兩小兒辯鬥。--《列子·湯問》
兒童相見不相識。--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虎見之。--唐·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裡尋常見
見(見)jian
⒈看到:看~。耳聞目~。〈引〉接觸,遇到:膠卷忌諱~光。病剛好,不要~寒。
⒉看得出,顯現出:初~成效。已~分曉。
⒊會面,會晤:會~。接~。
⒋看法,認識,擴大知識:~解。~識。遠~。不固執己~。
⒌指明出處:~上頁。
⒍助詞。
1用在動詞前,〈表〉被動:莫~笑。別~怪。
2用在動詞前,〈表〉對說話人怎麼樣:~教。請~諒。
⒎用在"聽"、"聞"、"看"等動詞後,〈表〉效果:聽~了。看~了。
⒏〔見習〕學得專業知識的人剛到工作崗位去,現場實地工作實習:~習生。
⒐〔見證〕親眼看到,可以作證的人。也指可以作證的事物。
⒑見xian。
────────────────—
見(見)xian
⒈顯出,出現,顯露:表~。華佗再~。曇花一~。
────────────────—
見"儋藍"。
4姓。三國吳有儋萌。見《三國誌.吳志.薛綜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