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起名大全 - 名字測試祝絮倩,祝絮倩姓名測試2025,祝絮倩起名用字解釋

祝絮倩名字測試,2025 姓名測試祝絮倩,起名字測試祝絮倩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祝絮倩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祝絮倩算命,祝絮倩名字測試,測名字祝絮倩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祝絮倩的含義。

請輸入您的姓名:

漢字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姓名學解釋
   祝  zhù  火  10   (
   絮  xù  金  12  有愛情煩惱,身弱多病,清雅伶俐,中年勞,晚年吉祥。 (
   倩  qiàn  金  10  刑偶欠子,身弱多憂,一生清雅,中年吉祥,晚年勞神。 (

祝字 起名用字參考

祝:古代指男巫,即祭祀時主持祝告的人,現用於表示良好的願望。(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1470次)

祝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047,第01捲上,示部第38字 [康熙字典]:頁842第01

祝字的解釋

(會意。甲骨文字形,像一個人跪在神前拜神、開口祈禱。從示,從兒口。「兒」是古文「人」字。本義:男巫,祭祀時主持祝告的人,即廟祝)

同本義 [wizard]

祝,祭主贊詞者。--《說文》

兌為口為巫。--《易》。按,祝所以悅神也。

祝將命也。--《禮記·郊特牲》

祝,以孝告。嘏以慈告。--《禮記·禮運》

有大祝、小祝、喪祝、甸祝、詛祝。--《周禮·夏官》注

逸祝冊。--《書·洛誥》

與巫祝共分其餘錢持歸。--褚少孫《西門豹治鄴》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楚辭·招魂》。註:「男巫曰祝」

又如:祝人(古代掌祭祀的 );巫

祝zhu

⒈〈表〉良好的願望:~願。~壽。~賀。~您成功。

⒉〈古〉斷,削去,剪斷:~發(斷髮,削髮)。

────────────────—

祝zhou 1.詛咒。 2.發誓。

────────────────—

祝chu 1.古國名。

絮字 起名用字參考

絮:粗絲棉,棉花的纖維;像絮的東西;在衣被等內面鋪絮。(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960次)

絮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8681,第13捲上,糸部第211字 [康熙字典]:頁923第17

絮字的解釋

(形聲。從糸,如聲。本義:粗絲綿)

同本義 [thick silk floss]

絮,敝綿也。--《說文》。按,好者為綿,惡者為絮。

絮三斤。--《漢書·高帝紀》。古無木綿,以絮納袷中,謂之裝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敗絮。--明·劉基《賣柑者言》

敗絮其中。

又如:絮衣(綿衣);絮繒(絲帛之類的總稱)

經過彈制的棉花胎 [(cotton) wadding]

他們的嬰孩沒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裡。--茅盾《「戰時景氣」寵兒--寶雞》

又如:絮帛(棉絮與布帛);絮棉;絮縷(棉絮與絲縷。泛指微細之物)

像絮一樣輕柔、潔白的東西 [sth. Resembling co

絮xu

⒈粗絲棉,棉花的纖維:~衣。吐~。棉~。

⒉像絮的東西:蘆~。楊花飛~。

⒊在衣被等內面鋪絮:~被子。一夜~征袍。

⒋連續重複,令人厭煩:~語。~煩。~叨(話多,嘮叨)。

────────────────—

絮chu 1.調拌;調製。

────────────────—

絮nǜ 1.姓。漢有絮舜。見《漢書.張敞傳》。

倩字 起名用字參考

倩:倩字表示含笑的樣子,泛指姿容美好,現代則專指漂亮的發女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98910次)

倩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945,第08捲上,人部第22字 [康熙字典]:頁109第01

倩字的解釋

倩〈名〉qian

(形聲。從人,青聲。本義:古代男子的美稱) 同本義 [man]

倩,人字也。從人,青聲。漢有東方曼倩,蕭長倩。--《說文》

倩,士之美稱。--《漢書·朱邑傳》注

昔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後進。--《漢書·朱邑傳》

倩 〈形〉

含笑的樣子 [smiling]

巧笑倩兮。--《詩·衛風·碩人》

又如:倩笑(女子美好的笑聲或笑容);倩倩(笑容);倩語(女子嬌好的語聲)

泛指姿容美好 [pretty;handsome;beautiful]

披顏爭倩倩,逸足競駸駸。--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詩》

如倩女之靧面。--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又如:倩倩(美好的樣子);倩巧(

倩qian

⒈美好:~妝。~影。

⒉請托,央求:~人代做。

⒊〈古〉男子的美稱。

────────────────—

倩qing 1.女婿。《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黃氏諸倩見建(宋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裴駰集解:"徐廣曰:駰案:《方言》曰"明楊基《懷萬郎中伯玉》詩:"倩可承家如有子,俸能供祭勝無官。"又妹婿﹑侄婿亦可稱妹倩﹑侄倩。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卷下:"妹倩嚴效羲曾有西湖之遊,招予同往。" 2.請;懇求。 3.倚近,挨近。

詩詞歌賦文檔
在線說文解字
黃歷日期查詢
健康自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