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起名大全 - 名字測試紀衣倩,紀衣倩姓名測試2025,紀衣倩起名用字解釋

紀衣倩名字測試,2025 姓名測試紀衣倩,起名字測試紀衣倩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紀衣倩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紀衣倩算命,紀衣倩名字測試,測名字紀衣倩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紀衣倩的含義。

請輸入您的姓名:

漢字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姓名學解釋
   紀  jì  木  9  智勇雙全,義利分明,克己助人,中年奔波,晚年吉祥。 (
   衣  yī  土  6  出外吉祥,憂心勞神,中年多災,晚年吉祥。 (
   倩  qiàn  金  10  刑偶欠子,身弱多憂,一生清雅,中年吉祥,晚年勞神。 (

紀字 起名用字參考

紀:本義指散絲的頭緒,後引申指年齡,歲數,準則,制度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5260次)

紀字出處:[康熙字典]:頁944第25

紀字的解釋

(形聲。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己聲。本義:散絲的頭緒)

同本義 [threads of silk]

紀,別絲也。--《說文》

三綱六紀。紀者,理也。--《白虎通》

眾之紀也。--《禮記·禮器》。註:「絲縷之數有紀。」

譬若絲縷之有紀,網罟之有綱。--《墨子·尚同上》

繭之性為絲,然非得工女煮以熱湯而抽其統紀,則不能成絲。--《淮南子·泰族訓》

開端,頭緒 [threads]

紀,緒也。--《方言十》

又如:亂其紀(事情亂了端緒)

要領 [essentials]

義也者,萬事之紀也。--《呂氏春秋》

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禮

紀jǐ姓。

────────────────—

紀ji

⒈絲的頭緒:絲縷有~。

⒉記載:~事。~要。~傳。[紀念]以事物或行動對人或事表示懷念。[紀元]紀年的開始,如公歷以假定的耶穌出生那年為元年。〈喻〉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

⒊記年單位:

1〈古〉十二年為一~。

2公歷以一百年為一世~。

⒋年齡,歲數:年~。

⒌準則,制度:師行有~。黨~國法。加強~律。

⒍治理,管理:~農協功(管理農事,協同工作)。

⒎[紀綱]

1法度:國有~綱。

2治理:~綱其國。

衣字 起名用字參考

衣:上衣,泛指衣服;包在物體外面的。(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50次)

衣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228,第08捲上,衣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111第01

衣字的解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領口,兩旁象袖筒,底下像兩襟左右相覆,為上衣形。「衣」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衣」的字與衣服有關。本義:上衣)

同本義 [upper garment;jacket]

衣,所以蔽體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說文》

一戎衣。--《書·武城》。傳:「服也。」

薄澣我衣。--《詩·周南·葛覃》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詩·齊風·東方未明》

綠衣黃裳。--《詩·邶風·綠衣》

荀九家乾為衣。--《易·說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傳》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褲(上衣與褲子)

服裝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內~。~冠楚楚。

⒉包在物體外面的:胞~。糖~炮彈。

────────────────—

衣yi穿:~輕裘。~羽絨服。  

倩字 起名用字參考

倩:倩字表示含笑的樣子,泛指姿容美好,現代則專指漂亮的發女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98910次)

倩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945,第08捲上,人部第22字 [康熙字典]:頁109第01

倩字的解釋

倩〈名〉qian

(形聲。從人,青聲。本義:古代男子的美稱) 同本義 [man]

倩,人字也。從人,青聲。漢有東方曼倩,蕭長倩。--《說文》

倩,士之美稱。--《漢書·朱邑傳》注

昔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後進。--《漢書·朱邑傳》

倩 〈形〉

含笑的樣子 [smiling]

巧笑倩兮。--《詩·衛風·碩人》

又如:倩笑(女子美好的笑聲或笑容);倩倩(笑容);倩語(女子嬌好的語聲)

泛指姿容美好 [pretty;handsome;beautiful]

披顏爭倩倩,逸足競駸駸。--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詩》

如倩女之靧面。--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又如:倩倩(美好的樣子);倩巧(

倩qian

⒈美好:~妝。~影。

⒉請托,央求:~人代做。

⒊〈古〉男子的美稱。

────────────────—

倩qing 1.女婿。《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黃氏諸倩見建(宋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裴駰集解:"徐廣曰:駰案:《方言》曰"明楊基《懷萬郎中伯玉》詩:"倩可承家如有子,俸能供祭勝無官。"又妹婿﹑侄婿亦可稱妹倩﹑侄倩。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卷下:"妹倩嚴效羲曾有西湖之遊,招予同往。" 2.請;懇求。 3.倚近,挨近。

詩詞歌賦文檔
在線說文解字
黃歷日期查詢
健康自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