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起名大全 - 名字測試蒙通山,蒙通山姓名測試2025,蒙通山起名用字解釋

蒙通山名字測試,2025 姓名測試蒙通山,起名字測試蒙通山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蒙通山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蒙通山算命,蒙通山名字測試,測名字蒙通山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蒙通山的含義。

請輸入您的姓名:

漢字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姓名學解釋
   蒙  mēng  木  16   (
   通  tōng  火  14  口快伶俐,刑偶傷子,出外大吉,中年勞,晚年吉祥。 (
   山  shān  土  3  孤獨,父母無緣,少年艱難,中年隆昌,技術大吉,欠子之字。 (

蒙字 起名用字參考

蒙:草名。細雨的樣子。也指雲氣,如蒙氣傳光。也有茂盛、廣大之意,如蒙茂,蒙籠。還有承繼,繼承之意。(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490次)

蒙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649,第01卷下,艸部第408字 [康熙字典]:頁1048第15

蒙字的解釋

昏迷,暫時失去知覺的 [unconscious;senseless]。如:頭髮蒙;一下摔蒙了;被一猛拳打蒙了

欺騙 [deceive;hoodwink]。如:別蒙人;你在蒙我吧?

胡亂猜測 [make a wild guess]。如:蒙對了;別瞎蒙

(形聲。從艸,蒙聲。本義:草名)

草名。即菟絲 [dodder]。旋花科。一年生纏繞寄生草本。莖很細,呈絲狀,黃白色,隨處生有吸盤,附著在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上。葉退化,開白色小花。種子入藥

指蒙童 [ignorant children]。如:蒙幼(蒙昧幼稚的兒童);蒙稚(幼稚無知);蒙館(舊時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地方);蒙學(即蒙館);蒙塾(即

蒙(矇)mēng

⒈欺騙:莫~人。欺上~下。

⒉昏:頭髮~。

⒊亂猜:這次他~對了。

────────────────—

蒙meng

⒈愚昧無知:~昧。~愚。啟~。

⒉遭受:~難。

⒊覆蓋,遮蔽:~上桌布。用手~眼。

⒋欺騙,隱瞞實情:~蔽。

⒌敬詞。受,承:多~指教。

⒍幼稚:~學。童~。

⒎形容雨點細小:細雨~ ~。

⒏敦厚樸實。

⒐[矇矓][矇矓]眼睛不明:睡眼~矓。

────────────────—

蒙měng[蒙古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通字 起名用字參考

通:沒有堵塞,可以通過。除精通、通曉的意義外,基本上用暢通、沒有阻礙的意思,也有地位顯達、顯貴的意思。(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2020次)

通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133,第02卷下,部第43字 [康熙字典]:頁1258第04

通字的解釋

通〈動〉

(形聲。從,甬聲。本義:沒有堵塞,可以通過)

同本義 [open;through;unimpeded]

通,達也。--《說文》

往來不窮謂之通。--《易·系辭》

推而行之謂之通。

坎為通。--《易·說卦》

道遠難通。--《國語·晉語》。註:「至也。」

血脈欲其通也。--《呂氏春秋·達郁》。註:「利也。」

凝絕不通聲暫歇。--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中通外直。--宋·周敦頤《愛蓮說》

又如:通衢大道(四通八達的大道,指交通要道);通漕(直通水運);通塞(指境遇的順利與滯澀);通水(通水運;能行船的地域);通暢(通行無阻的);通川(有河川流

通tōng

⒈可以穿過,沒有阻礙:~行。~車。~航。

⒉能夠達到:四~八達。火車直~北京。

⒊使不阻塞:~爐子。~陰溝。

⒋瞭解,懂得:~曉。~情達理。精~專業技術。

⒌順,順利:~順。語法不~。

⒍傳達:~告。~知。~信。

⒎交往,勾結:~商。~敵。

⒏普遍,共同的:普~。~稱。

⒐全部,整個:~盤。~宵。

⒑靈活:變~。

⒒[通常]一般,平常。

⒓[通貨]

1全部貨物。

2"流通貨幣"的簡稱,包括硬幣、紙幣、支票、期票等。

⒔[通氣]

1使空氣流通。

2互相交換情況:相互~氣。及時~氣。

⒕[通俗]淺顯、明白、易懂,適合於廣大群眾需要的:~俗歌曲。

⒖[通融]例外遷就,改變辦法給人方便:~融辦理。〈引〉適當互助:大家~融著用。

⒗[通過]

1穿過,走過:~過大橋。

2議案等經會議或組織同意:這項提案已~過。

3經過:~過教育,培養人才。

────────────────—

通tong量詞:

1〈表〉一份:兩~文件。

2〈表〉一陣:擂鼓三~。已講一~。

山字 起名用字參考

山:本義指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取人名意為安穩如山、有依靠。(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13160次)

山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817,第09卷下,山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07第01

山字的解釋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山峰並立的形狀。「山」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義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說文》

山,土之聚也。--《國語·周語》

山人取之。--《左傳·昭公四年》

夏後代山。--《禮記·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列子·湯問》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

生於山阜,處於室堂。--《荀子·賦》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旅獒》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又如:山靄(山上的雲氣);山靈(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華~。

⒉像山的:~洪。冰~。~牆(房屋兩頭的牆)。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蠶簇:蠶已上~。

詩詞歌賦文檔
在線說文解字
黃歷日期查詢
健康自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