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蘇懷洋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蘇懷洋算命,蘇懷洋名字測試,測名字蘇懷洋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蘇懷洋的含義。
漢字 | 繁體 | 拼音 | 五行 | 筆劃 | 姓名學解釋 |
蘇 | 蘇 | sū | 木 | 22 | 天生聰穎,多才賢能,中年勞,晚年吉祥隆昌。 (吉) |
懷 | 懷 | huái | 水 | 20 | 浮沉不定,機謀多變,刑偶傷子,晚婚大吉,中年勞,小心愛情厄,出國之格。 (吉) |
洋 | 洋 | yáng | 水 | 10 | 清雅伶俐,多能多才,中年吉祥隆昌,幸福之字。 (吉) |
蘇:更生為蘇。例如:萬物復甦。(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2360次)
蘇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022第18
蘇
(形聲。從艸,穌聲。從艸,與植物有關。本義:植物名,即紫蘇)
同本義 [perilla]。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方形,葉兩面或背面帶紫色,夏季開紅花或淡紅色花。莖、葉、種子入藥,嫩葉古用以調味,種子可搾油。如:蘇子(紫蘇和白蘇的種子。可以入藥、搾油)
柴草 [faggot]
樵蘇脂燭,莫非種植之物也。--《顏氏家訓》
須狀下垂的飾物 [pendant]
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縷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蘇維埃的簡稱 [short for Soviet]。如:蘇區
江蘇省的簡稱 [short for Jiangsu province]。如:蘇劇
蘇州市的簡稱 [sh
蘇(蘇)sū
⒈假死或昏迷後醒過來:死而復~。她~醒過來了。
⒉指江蘇或蘇州:~劇。~繡。~杭(蘇州、杭州)。
⒊"蘇維埃"的簡稱:~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
⒋[紫蘇]一年生草本,莖方形,葉紫色,花紅色或淡紫色。嫩葉可作蔬菜,種子可搾油,莖葉種子都可供藥用。
⒌[白蘇]即"荏"。見荏。
⒍〔嚕~〕囉唆。"囉唆"見囉。
懷:懷字的主要含義是想念。後來,懷字又指胸前,懷抱,懷藏,包圍,歸向,安撫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7470次)
懷字出處:[康熙字典]:頁379第05
懷
(形聲。從心,褱聲。本義:想念,懷念)
同本義 [think of;miss;yearn for]
懷,思念也。--《說文》
嗟我懷人。--《詩·周南·卷耳》
維以不永懷。
有女懷人。--《詩·召南·野有死麇》
惟佳人之獨懷兮。--《楚辭·悲回風》
懷良辰以孤往。--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久行懷思。--《後漢書·列女傳》
而不懷仁。--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去國懷鄉。(國,國都)--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懷土(懷戀故鄉;安於所處);懷香(懷念女色;風流);懷慕(懷念仰慕);懷鄉(思念故鄉)
心裡存有;懷藏 [keep in mind;cherish]
懷(懷)huai
⒈胸前:抱在~裡。
⒉想念:~念故鄉。~舊友。
⒊心意,胸懷:正中下~。襟~坦白。
⒋揣著,包藏:~抱。~疑。~恨。~怒未發。
⒌懷胎:母之~子。
⒍安撫:~敵附遠(附遠:使遠方歸附)。
洋:眾多;廣大,盛大;舊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42760次)
洋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045,第11捲上,水部第100字 [康熙字典]:頁619第28
洋
(形聲。從水,羊聲。本義:古水名)
同本義 [Yang River]
洋水
昆倉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丑塗之水。--《山海經》
又名西鄉河。在陝西省南部。源出西鄉縣星子山,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東北流注於漢水
漢水又東,右會洋水。--《水經注》
舊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ocean]。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的地區,約佔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分成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舊稱銀幣為洋錢,簡稱洋 [dollar]。如:銀洋
洋
盛多、廣大 [multitudinous;vast]
洋,多也。--《爾雅》。註:「洋,溢也。」
洋yang
1眾多。
2廣大;盛大。
3舊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4今指地球表面上廣袤的水域,約佔地球總面積的十分之七﹑海洋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九。分為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外國的;來自外國的。
6新奇,與眾不同。
7指現代化的(區別於"土")。
8洋錢,銀元。
9用同"烊"。熔化;溶化。
十用同"漾"。晃動。
⑾用同"漾"。拋擲。
⑿水名。又名西鄉河。在陝西省南部。源出西鄉縣星子山,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東北流注於漢水。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五.漢中府》。
────────────────—
洋yǎng "洋洋"﹑"洋然"。
────────────────—
洋xiang
1通"翔"。引申指翼﹑側。
2通"祥"。福,賜福。
3通"祥"。祥和。參見"洋風"。
4古水名。即今山東省的彌河。參閱《說文.水部》"洋,水"段玉裁注。
5古州名。本為漢成固縣,秦為漢中郡,北周為洋州,唐為洋州,均治今陝西省西鄉縣,明初改為洋縣。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五.漢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