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谷三蕉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谷三蕉算命,谷三蕉名字測試,測名字谷三蕉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谷三蕉的含義。
漢字 | 繁體 | 拼音 | 五行 | 筆劃 | 姓名學解釋 |
谷 | 谷 | gǔ | 木 | 7 | 二子吉祥,清雅榮貴,福祿雙收,中年多災,環境良好,出國之字。 (吉) |
三 | 三 | sān | 金 | 3 | 孤獨,幼年辛苦,出外逢貴得財,中年多勞,晚年成功隆昌。 (吉) |
蕉 | 蕉 | jiāo | 木 | 18 | (吉) |
谷:谷字是莊稼和糧食的總稱,也指兩山之間的夾區或流水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8850次)
谷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460,第11卷下,谷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189第01
谷〈名〉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像水形而不全,表示剛從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脈;下面象谷口。「谷」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兩山之間狹長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個流域)
同本義 [valley]
水注谿曰谷。--《爾雅·釋水》
無障谷。--《公羊傳·僖公三年》
川谷徑復。--《楚辭·招魂》
含谿懷谷。--《文選·左思·蜀都賦》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峽谷;幽谷;谷口(兩山之間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兩山之間的水流 [mountain stream]
泉出通川為谷
谷(穀)gǔ
⒈莊稼和糧食的總稱:種~。~物。~貴餓農。~賤傷農。
⒉北方稱粟為"谷子"(小米)。
⒊南方稱稻(子)為"谷子":稻~。糯~子。打~機。
⒋兩山之間的夾區或流水道:山~。河~。山林川~美。〈喻〉困境:進退維~(進或退,都是困境)。
⒌見yu、lu。榖gǔ榖樹,也叫"構"或"楮"。落葉喬木,花淡綠色,果實紅色。樹皮纖維可以造紙。
────────────────—
谷yu
⒈[吐谷渾]〈古〉我國的一個民族。它是鮮卑族的一支,曾建立吐谷渾國。在今甘肅省和青海省交界一帶。
────────────────—
谷gou 1.小孩。 2.古代楚語謂乳。
三:數量詞(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7740次)
三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077,第01捲上,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76第05
三〈數〉
(指事。本義:數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義 [three]
三,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說文》
三,數名。--《廣韻》
二與一為三。--《莊子·齊物論》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
王三賜命。--《易·師》。荀註:「三者陽德成也。」
結恨三泉。--《後漢書·袁紹傳》。註:「三者數之小終。」
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易·需》
紀之以三。--《國語·周語下》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國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時套在犯人頸、手、足上的刑具);三節(農曆二月一日中和節、三月三上巳節、九
三sān
⒈數目字:~個。~人行必有我師。
⒉多次:再~叮囑。~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復斯言。
⒊〔三甲〕〈古〉"殿試"中榜者(進士)的三個等級。宋朝太平興國八年將殿試的中榜者,分為三等即"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統稱進士。元、明、清,殿試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則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
三san 1.多次;再三。
蕉:蕉是個多音字,念jiāo時,指植物名,是芭蕉、香蕉、美人蕉等芭蕉科植物的簡稱。念qiao時,通樵,指柴。(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50次)
蕉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624,第01卷下,艸部第383字 [康熙字典]:頁1057第18
蕉〈名〉
(形聲。從艸,焦聲。本義:生麻。麻未漚稱蕉)
同本義 [hemp]
覆之以蕉。--《列子·周穆王》
又如:蕉布(蕉麻纖維織成的布);蕉衣(麻布制的衣服);蕉衫(用麻布縫製的衣衫)
指蕉布 [hemp cloth]。如:蕉紗(蕉布);蕉葛(蕉布)
植物名。芭蕉、香蕉、美人蕉等芭蕉科植物的簡稱 [banana]。如:蕉葉(芭蕉葉);蕉園(芭蕉園);蕉扇(用芭蕉葉製成的扇子);蕉書(用芭蕉葉代紙作書)
蕉農
[banana farmer] 以種植香蕉為生的農民
蕉〈名〉
通「樵」。柴 [firewood]
覆之以蕉。--《列子》。殷敬順釋文:「蕉,與樵同。」
蕉萃
[mean and low per
蕉jiāo植物名。
1[香蕉]多年生草本,葉大而長,果實長柱形,稍彎,有稜,果肉軟而香甜。產在熱帶和亞熱帶。也叫"甘蕉",是普通的水果。
2[芭蕉]見芭。
────────────────—
蕉qiao 1.通"樵"。柴。 2.通"憔"。參見"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