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車禪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車禪算命,車禪名字測試,測名字車禪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車禪的含義。
漢字 | 繁體 | 拼音 | 五行 | 筆劃 | 姓名學解釋 |
車 | 車 | chē | 金 | 7 | 口快心直,性剛果斷,中年奔波勞苦,晚年吉祥。 (吉) |
禪 | 禪 | chán | 金 | 17 | 溫和賢能,懷才不遇,中年勞,晚年吉祥。 (吉) |
車:陸地上安設輪子的運輸工具。也指機器,如車床,或者利用輪軸旋轉的工具,如水車。(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90次)
車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250第24
車
(象形。甲骨文有多種寫法。像車形。本義:車子,陸地上有輪子的運輸工具)
同本義 [vehicle]
車,輿論之總名。夏後時奚仲所造。象形。--《說文》。按,橫視之肖,或雲車少昊時駕牛,奚仲始駕馬。
為車。大車、柏車、羊車,皆兩轅,駕牛;田車、兵車、乘車,皆一輈,駕馬。大車,平地任載車,柏車、山車,羊車、善車也;田車、兵車,乘車,通謂之小車。--《考工記·輿人》
車從馬。--《左傳·閔公元年》
車斑內外。--《國語·晉語》。註:「車雷也。」
車同軌,書同文字。--《史記·秦始皇本紀》
曉駕炭車輾冰轍。--唐·白居易《賣炭翁》
車 chē
1陸地上安設輪子的運輸工具:汽~、馬~。
2利用輪軸旋轉的工具:水~、吊~。
3機器:~床、~間。
4用車床切削東西:~圓。
5用水車取水:~水。
6姓。又見jū。
【車床】一種常用的金屬切削機床。主要用來做內圓、外圓和螺紋加工。又叫旋床。
【車爾尼】(1791-1857)奧地利作曲家、鋼琴教育家。自幼隨父學習鋼琴,後從師貝多芬、年。曾培養出李斯特等許多鋼琴家,並留下了大量的鋼琴教材,至今仍被廣泛採用。
【車爾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和文學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怎麼辦》。
【車技】一種雜技節目。表演者利用特製的單輪車、雙輪車作載人運行、翻車過桌或在特製的高架上作等各種表演動作。
【車厘子】〈港台〉櫻桃。英語音譯詞。
【車裂】中國古代一種殘酷的死刑。將人頭和四肢分別綁在五輛車上,以馬架車,同時分馳,撕裂肢體。俗稱五馬分屍。
【車水馬龍】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車馬來往不絕、繁華熱鬧的景象。
【車載斗量】用車裝,用斗量。形容數量非常多。多用來表示不足為奇。
【車轍】車子經過路面時軋出的痕跡。
────────────────—
車(車)jū
⒈象旗中的一種棋子。
⒉見chē。
────────────────—
車(車)chē
⒈有輪子的陸上交通工具:馬~。汽~。轎~。乘用~。火~。
⒉利用輪軸轉動的某些器具:水~。紡紗~。滑輪~。〈引〉機器:試~。開~。
⒊旋床:~床。
⒋使用旋床:~光。~圓。
⒌使用水車取水:~水。
⒍[車間]工廠、企業中從事某種生產活動的基層組織:加工~間。組裝~間。輔助~間。
⒎[車站]陸路線上設置的發車、停車點:火~站。
禪:禪是一個多音字,念chan時,多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念shan時,主要表示禪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40次)
禪字出處:[康熙字典]:頁844第17
禪 chan
(形聲。從示,單聲。從「示」,表示與鬼神有關。本義:古代帝王辟基祭地) 佛教語。梵語「禪那」之略。原指靜坐默念 [deep meditation]。如:禪法(佛法);禪坐(指僧侶端坐靜修)
禪
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 [Buddhist]。如:禪門(佛教禪宗的教門);禪床(和尚用來打坐和睡覺的床)
指禪房 [a monastic room]。如:禪室(禪房);禪閣(禪房)
禪 shan
(形聲。從示,單聲。從「示」的字多與鬼神祭祀有關。本義:古代帝王祭地禮)
同本義 [worship]
禪,祭天也。--《說文》
正失禪謂壇墠。--《風俗通》
註:「除地於梁甫之陰,為墠
禪 chan
1佛教用語。指靜坐:坐~。
2泛指佛教的事物:~林(寺院)、~師。又見shan。
【禪定】〈宗〉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安定而排除雜念的意思。禪定時,只能靜坐,不能躺臥。認為如此能達到、的狀態。俗稱、。
【禪學】〈宗〉魏晉時期的佛學派別。偏重宗教修持,主要流行於北方。後也泛指佛學特別是禪宗一派。
【禪宗】佛教的一派。以靜坐默念為修行方法。據說南朝時菩提達摩來華傳授禪法,經慧可、弘忍、惠能等的繼承和發展,得以廣泛流行。它以通俗易懂的修行方法取代其他宗派的繁瑣理論,流行很廣,唐宋時極盛。
────────────────—
禪(禪)chan
⒈梵文"禪那"的簡稱。意譯為"靜思"。佛教的一種修行法:坐~。參~。又指有關佛教的:~寺。~杖。
────────────────—
禪(禪)shan
⒈〈古〉帝王祭地的一種迷信禮儀。
⒉禪讓,指帝王讓位給別人:堯~位於舜。舜~位於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