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起名大全 - 名字測試陽周山,陽周山姓名測試2025,陽周山起名用字解釋

陽周山名字測試,2025 姓名測試陽周山,起名字測試陽周山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陽周山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陽周山算命,陽周山名字測試,測名字陽周山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陽周山的含義。

請輸入您的姓名:

漢字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姓名學解釋
   陽  yáng  土  17  一生清雅溫和,晚婚遲得子大吉,中年奔波,晚年吉祥。 (
   周  zhōu  金  8  聰明伶俐,多才多能,中年成功,晚年勞神。 (
   山  shān  土  3  孤獨,父母無緣,少年艱難,中年隆昌,技術大吉,欠子之字。 (

陽字 起名用字參考

陽:指陽光,引申指溫暖,明亮,雙音節詞有艷陽、陽春等。此外,陽是我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概念,指存在於宇宙間一切事物中的兩大對立統一面之一。(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84270次)

陽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347第07

陽字的解釋

(形聲。從阜,昜聲。從阜,與山有關。本義:山南水北)

同本義 [south of a hill or north of a river]

陽,高明也。--《說文》

山南為陽,水北為陽。--《谷梁傳·僖公二十八年》

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爾雅》

利刊陽木而火之。--《周禮·柞氏》。註:「生於山南為陽木。」

河陽之北。--《列子·湯問》

華山之陽。--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陽谷皆入汶。--清·姚鼐《登泰山記》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

又如:衡陽(在衡山之南),洛陽(在洛河之北);陽陸(山之南);陽瀕(水之北岸);陽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陽木(山南之木

陽(陽)yang

⒈跟"陰"相對。〈古〉我國哲學家把一切事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統一的範疇:火為~,水為陰。背為~,胸為陰。胸為~,腹為陰。

⒉指太陽:~光。向~花。

⒊明亮,溫暖:多~。

⒋凸出的,外露的:~文。~溝。~奉陰違。

⒌帶正電的:~電。~極。

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地名。在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市(在河南省洛水之北)。

⒎迷信者所謂"屬於活人與人世"的:~壽。~間。

⒏男性生殖器:~物。

⒐[陽性]

1顯露出來的:化驗~性。

2雄性,男性的。

⒑〈古〉通"佯"。假裝。

周字 起名用字參考

周:一指姓氏。二指全面、普通。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1350次)

周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876,第02捲上,口部第98字 [康熙字典]:頁181第36

周字的解釋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裡加四點,郭沫若認為「周象田中有種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為會意,從用口。段玉裁認為,善用口則周密。本義:周密;周到而沒有疏漏)

同本義 [careful;meticulous;well-considered]

周,密也。--《說文》

忠信為周。--《國語·魯語》

自周有終。--《禮記·緇衣》。註:「忠信曰周。」

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註:「謂謹密也。」

其藏之也周。--《左傳·昭公四年》

輔周則國必強。--《孫子·謀政》

責己也重以周。--唐·韓愈《原毀》

又如:周悉(周密);計劃不周;周謀(

周zhōu

⒈環繞,循環:繞場一~。~而復始。

⒉圈子,四圍:圓~。~圍。工廠四~有花草樹木。

⒊遍及,普遍:~身。眾所~知。

⒋時期的一輪:~期。~年。特指一個星期:~末晚會。

⒌給,接濟,救濟:~濟。~人之急。

⒍完備,全面:~到。~全。~密。設想甚~。

⒎物理學上把物體完成一次振動叫"一周"。

⒏朝代名:

1周朝(西周、東周),約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256年。第一代君主是姬發(周武王)。

2北朝之一,又稱"北周"。公元557年-581年。第一代君主是宇文覺。

3五代之一,又稱"後周"。公元951年-960年。第一代君主是郭威。

⒐[周折]反覆曲折,不順利。

⒑[周旋]

1交際,應酬。

2對付,打交道。

⒒[周章]

1苦心,周折:頗費~章。

2倉皇驚慌:狼狽~章。

⒓[周轉]

1資金的開支調度使用。

2物品的輪流使用。

山字 起名用字參考

山:本義指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取人名意為安穩如山、有依靠。(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13160次)

山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817,第09卷下,山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07第01

山字的解釋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山峰並立的形狀。「山」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義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說文》

山,土之聚也。--《國語·周語》

山人取之。--《左傳·昭公四年》

夏後代山。--《禮記·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列子·湯問》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

生於山阜,處於室堂。--《荀子·賦》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旅獒》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又如:山靄(山上的雲氣);山靈(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華~。

⒉像山的:~洪。冰~。~牆(房屋兩頭的牆)。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蠶簇:蠶已上~。

詩詞歌賦文檔
在線說文解字
黃歷日期查詢
健康自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