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雙承溢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雙承溢算命,雙承溢名字測試,測名字雙承溢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雙承溢的含義。
漢字 | 繁體 | 拼音 | 五行 | 筆劃 | 姓名學解釋 |
雙 | 雙 | shuāng | 金 | 18 | 多才清雅,中年平,晚年吉祥,女人刑偶傷子,外祥內苦。 (吉) |
承 | 承 | chéng | 金 | 8 | 精明公正,多才多能,中年成功隆昌,環境良好。 (吉) |
溢 | 溢 | yì | 水 | 14 | 兄弟無緣,多才賢能,身弱多病,中年吉祥,晚年勞神。 (吉) |
雙:表示富有。意為雙喜。(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49690次)
雙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65第17
雙
(會意。從雔,從又,持之。雔,兩隻鳥。又,手。本義:一對)
禽鳥二隻 [two birds]
雙,隹二枚也。--《說文》
飛鳥曰雙。--《方言六》
其諸為其雙雙而俱至者與。--《公羊傳·宣公五年》。正義:「雙雙之鳥,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隨便而偶,常不離散。」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雲南等地少數民族計算田畝的單位 [acre]。田廣二畝、四畝、五畝都可稱雙,各從方俗;無定制
官為田,四十雙為二百畝。--《唐書》
姓
雙
成雙的,一對 [two;both;double;twin;dual]
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
雙(雙)shuāng
⒈一對,兩個:~腳。~方。~瞳剪水(形容眼睛清亮)。
⒉偶,與"單"相對:~號。~日。
⒊加倍的:~料。
⒋匹敵:舉世無~。
⒌量詞。指成對的:一~繡花鞋。
⒍[雙簧]曲藝的一種,一人蹲後說唱,一人在前依照說唱內容表演動作。也〈喻〉雙方一唱一合為雙簧。
⒎[雙關]用同一句話或語言文字上同音、同義的關係,以致關涉到兩件事或兩重意思:他這句話是個~關語。
────────────────—
雙shuāng
承:承字的本義是捧著,托著。此外,承字還有順承,接受,繼承等含義。取名用承字,則一般取繼承、接續等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6720次)
承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872,第12捲上,手部第86字 [康熙字典]:頁419第19
承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著的人,下面像兩只手。合起來表示人被雙手捧著或接著。本義:捧著)
[hold in the palm;support with the palm;bear]
承,奉也。受也。--《說文》
女承筐無實。--《易·歸妹》。虞註:「自下受上稱承。」
承筐是將。--《詩·小雅·鹿鳴》
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清·姚鼐《登泰山記》
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聯結部分);承盤(托盤)
繼承 [succeed]
朱明未承夜兮。--《楚辭·招魂》。註:「續也。」
承
承 cheng
1托著;接著:~之以首(用頭托著)。
2承擔;接受:~印、~辦。
3客套話。受到:~老兄款待,不勝感激。
4繼續;接續:一脈相~。
5姓。
【承包】法人、集體或個人接受工程或大宗定貨等,負責完成。
【承德避暑山莊】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之所。位於河北承德市北部,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五十五年(1790)竣工,是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皇家園林。又稱熱河行宮。
【承接複句】分句間具有先後相繼關係的複句。其中的各個分句按順序說出連續的動作或相關的事情。常用、、等關聯詞。又稱連貫複句。
【承接句群】一句接一句,往往按時間推移、位置變換的順序依次排列的幾個句子。常用或等關聯詞語聯結。
【承蒙】客套話。得到;受到:~熱情款待,不勝感激。
【承前啟後】見【承先啟後】。
【承上啟下】
【承上起下】接續上面的並引起下面的(多用指文章結構等)。
【承先啟後】繼承過去的,開創未來的(多用於事業、學問等)。又作承前啟後。
【承壓水】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一定壓力的地下水。與一定的地質構造有關,埋藏較深。當上面隔水層鑽穿後,可湧出地表。又稱自流水。
────────────────—
承cheng
⒈托著,捧著:~塵(天花板)。~飲而進獻。
⒉擔當,接受,蒙受:~擔。~包。~當。~受。~蒙。~情。~教。
⒊繼續,接續:繼~。~接。~前啟後。
⒋〈古〉通"乘"。趁著。
⒌[承認]
1〈表〉同意,認可:~認過錯。
2國際上指對新國家、新政權的法律地位予以肯定。
────────────────—
承zhěng 1.援救。
────────────────—
承zeng 1.饋贈。
────────────────—
承zhēng 1.古代地名用字。
────────────────—
承zheng 1.古地名用字。
溢:意為溢出言表、溢滿。(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880次)
溢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359,第11捲上,水部第414字 [康熙字典]:頁640第06
溢
(形聲。從水,益聲。本作「益」。像水從器皿中漫出。本義:水漫出來)
同本義 [overflow;brim over]
溢,器滿也。--《說文》
溢,盈也。--《爾雅》
溢,滿也。--《廣雅》。按,過滿為溢。
滿而不溢。--《考經·諸侯》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楚辭》
懼滿溢。--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溢於辭。--清·黃宗羲《原君》
又如:溢決(水滿破堤);溢滿(平滿)
水氾濫成災,淹沒 [flood]
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禮記》
又如:溢湧(洪水騰湧)
滿,充塞 [be fill]。如:溢氣坌湧(才氣橫溢,噴湧而出);溢滿(充滿)
增加;提高
溢yi
⒈充滿而外流:洪水~。〈引〉過分,超過:~美。~譽(過分稱讚)。~出範圍。
⒉〈古〉通"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