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起名大全 - 名字測試鞏城丞,鞏城丞姓名測試2025,鞏城丞起名用字解釋

鞏城丞名字測試,2025 姓名測試鞏城丞,起名字測試鞏城丞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鞏城丞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鞏城丞算命,鞏城丞名字測試,測名字鞏城丞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鞏城丞的含義。

請輸入您的姓名:

漢字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姓名學解釋
   鞏  gǒng  木  15  性剛口快,武官大吉,刑偶傷子,中年勞,晚年吉祥。 (
   城  chéng  土  10  多才巧智,清雅溫和,中年成功隆昌,晚年憂心勞神。 (
   丞  chéng  金  6  理智充足,膽識豐富,一生清雅伶俐,成功榮貴,欠子之字。 (

鞏字 起名用字參考

鞏:本義指用皮革捆綁東西。後引申為堅固,結實,使牢固。(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10次)

鞏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878,第03卷下,丮部第5字 [康熙字典]:頁325第16

鞏字的解釋

(形聲。從革,鞏聲。從「革」,表示與皮革有關。本義:用皮革捆東西)

同本義 [fasten with a leather band]

鞏,以韋束也。--《說文》

鞏用黃牛之革。--《易·革》

無不克鞏。--《詩·大雅·瞻卬》

使堅固 [consolidate]。如:鞏固國防

恐懼 [terrorful]

故君子恭而不難,敬而不鞏。--《荀子·君道》

又如:鞏鞏(恐懼的樣子)

中國河南省縣名 [Gong county],以在洛水之間,四面皆山,可以鞏固,故名,歷代因之

鞏(鞏)gǒng用皮革捆綁東西:~用黃牛之革。〈引〉堅固,使牢固:~固河堤。~固國防。無不克~(沒有不能鞏固的)。

城字 起名用字參考

城:意為城市,城牆。後泛指都市。(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5260次)

城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034,第13卷下,土部第63字 [康熙字典]:頁229第32

城字的解釋

(會意。從土,從成,成亦聲。本義:城牆)

同本義 [city wall]。都邑四周用作防禦的高牆。一般分兩重,裡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單用時,多包含城與郭。城郭對舉時,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說文》

城郭溝池以為固。--《禮記·禮運》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記·田單列傳》

百雉而城。--《公羊傳·定公十二年》。註:「天子周城,諸侯軒城。」

城為保民為之也。--《谷梁傳·隱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唐·李白《送友人》

又如:城內;城外;萬里長城;城守(據城守禦);城

城 cheng

1城市。

2城牆:萬里長~。

3城牆以內的地方:西~區。

【城邦】古代奴隸制城市國家。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農村構成。以前8世紀左右的古希臘的城邦最為典型。通常實行奴隸主的貴族政治或民主政治。

【城堡】堡壘式的小城。

【城池】城牆和護城河。也指城市。

【城府】舊指城市和官署。比喻待人接物的心機:~很深、胸無~(指為人坦率)。

【城郭】泛指城市。城:內城的牆。郭:外城的牆。

【城隍】

1指護城河。

2道教所信奉的管理城市的神。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城門失火,用護城河裡的水來救火,水干了,魚也就死了。比喻無故受牽連而遭受禍害或損失。

【城闕】城門兩側的望樓。引申指京城、宮闕。

【城市】人口集中、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聚集的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居民點。是歷史上手工業和農業分離、階級和國家出現時產生的。現代城市是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城市規劃】城市各項建設發展的綜合性規劃。內容包括: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佈局,統一規劃、利用城市土地,綜合部署城市經濟、文化、基礎設施等項建設。

【城市化】指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而引起的城鎮數量增加及其規模擴大,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也包括城市建設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變化。又稱城鎮化。

【城市貧民】城市中無固定職業,依靠自己勞動為生的貧苦的人。

【城下之盟】敵軍兵臨城下被迫簽訂的條約。後泛指被迫所簽的屈辱性條約。

────────────────—

城cheng

⒈〈古〉為了防衛而建築的高牆:萬里長~。黑雲壓城~欲摧。

⒉泛指都市:~郭。攻~不怕堅。美化~市。~鄉交流。

丞字 起名用字參考

丞:甲骨文字形,上面像兩只手,下面像人掉在陷阱裡,合起來表示救人於陷阱之中。本義指拯救。後又有輔助,丞相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000次)

丞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748,第03捲上,廾部第3字 [康熙字典]:頁78第05

丞字的解釋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像兩只手,下面像人掉在陷阱裡,合起來表示救人於陷阱之中。本義:拯救)

輔佐;輔助 [assist]。如:丞弼(輔佐;也指輔佐的大臣或職位);丞輔(輔助)

通「承」。接受、秉承 [bear]

前疑後丞。--《孝經·諫諍章》注

於是丞上指,請造白金及五銖錢。--《史記·酷吏列傳》

古官名 [auxiliary official]

傳說為帝王的四輔之一,是輔佐帝王的最高官吏

佐官名。秦始置。漢以後,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副職有大理丞、府丞、縣丞等

丞 cheng

1〈古〉輔助:~相。

2秦漢以後各級地方長官的副職:縣~。

【丞相】官名。戰國時始設,又稱相邦,為百官之長。秦以後,成為封建官僚體制中的最高官職,輔佐皇帝,管理全國政務,歷史上丞相又有相國、大司徒、司徒、大丞相、左右丞相稱謂。明初廢除。

────────────────—

丞cheng

⒈輔助:~相(宰相。輔助君王,他是君王屬下的最高官吏)。

⒉秦漢以後封建王朝各級地方官的副職:府~。縣~。

⒊〈古〉通"承"。秉承,秉受。

────────────────—

丞zhěng 1.拯救。後多作"拯"。

詩詞歌賦文檔
在線說文解字
黃歷日期查詢
健康自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