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謂衛公子荊1,「善居室2《論語解讀》知足常樂

論語解讀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論語解讀

論語解讀 - 知足常樂

論語解讀

知足常樂

【原文】

子謂衛公子荊1,「善居室2。

始有,曰:「苟合3矣。」

少有,曰:「苟完矣。」

富有,曰:「苟美矣。」

【註釋】

1衛公子荊:衛國的公子,字南楚,是衛獻公的兒子。

吳國的公子季札曾把他列為衛國的君子之一。

2居室:有多種解釋,以「居家過日子」較為妥當。

3苟合:苟,差不多。

合,足。

【譯文】

孔子評論衛國的公子荊說:「他善於居家過日子。

剛剛有一點財產,便說:「差不多夠了。」

稍稍增加一點,便說:「差不多完備了。」

富有以後,便說:「差不多美滿了。」

【讀解】

這顯然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用我們今天一般的看法,會認為他很平庸,沒有什麼高標準的追求。

豈不聞:「萬元戶,貧困戶,十萬元戶才起步,一百萬元不算富。」

而公子荊剛有一點財產,充其量算個「萬元戶」吧,就在那裡說什麼「差不多夠了。」

稍稍增加一點,肯定是不到「十萬元」嘛,就聲稱「差不多完備了。」

這不是很沒追求嗎?

其實,話倒不能這麼說。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常足,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

一個人知道滿足,心裡面就時常是快樂的,達觀的,有利於身心健康。

相反,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就會時時感到焦慮不安。

用叔本華的觀點來說,就會使人生在欲一望與失望之間痛苦不堪。

面對現實,我們看到不少鋌而走險而落得聲敗名裂的人正是因為慾壑難填,貪得無厭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看到這些人的犯罪事實,很多人都會由衷感歎說:「要是他早一點收手,大概也不會走到這一步罷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感歎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問題是,一旦受貪慾支配,又哪裡會知足,哪裡會收得住手呢?

所以,「知足」不是沒有追求;「」更不是平庸的表現。

相反,倒是很難得修煉成的德一性一,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物慾誘一惑滾滾而來,擋也擋不住的時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論語解讀》諸子百家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原文】子謂衛公子荊1,「善居室2《論語解讀》知足常樂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