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俠骨生成甚可誇,同心仗義走天涯《小五義》第九十回 三俠客同走勸架═親家相打成詞

小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小五義

小五義 - 第九十回 三俠客同走勸架═親家相打成詞

小五義

第九十回 三俠客同走勸架═親家相打成詞

詩曰:

俠骨生成甚可誇,同心仗義走天涯。

救人自遇人來救,暗裡循環理不差。

且說艾虎正與施守志交手,兩口利刃上下翻飛,未分勝負。

白芸生撿了鐵頭狸子的那口刀,也就躥將上來,兩個人併力與施守志較量。

論碧目神鷹,艾虎一人他就抵敵不過,何況又上了一個,他焉能行得了?自己就要打算逃躥一性一命。

奈因一宗,二個人圍住他,躥不出圈去,鬧了個腳忙手亂,當時刀法也就亂了。

好容易這才虛砍了一刀,撒腿就跑,一直撲奔正西。

過了一段界牆,前邊兩堆太湖山石,眼瞧著他就在太湖山石當中躥將過來。

艾虎在前,芸生在後,自然也得在太湖山石當中過去。

艾虎剛往西一躥,只聽東北有人嚷道:「別追!有埋伏。」

這句話未曾說完,艾虎已然掉下去了。

芸生幾乎也就掉將下去。

回頭一看,並不見人,也不知是什麼人在那裡說話。

大爺往裡一看,原來是個陷坑。

艾虎墜一落坑中,站起身來,往上一瞧。

芸生上面答言:「難道老兄弟上不來嗎?」

艾爺說:「行了。」

自己往上一躥,腳蹬坑沿上,問:「大哥,那賊何方去了?」

回答:「早已跑遠了。」

艾爺大怒道:「便宜這廝!咱們找我二哥、三哥去。」

復又回來,遍找不見,忽然由牆上下來,說:「你們二位可好,我兩世為人了。」

艾虎、芸生問:「什麼原故?」

回答:「我自顧追尼姑,一時慌張,沒看明白,墜一落坑中。

那尼姑真狠,舉起一塊大石頭要砸我。

坑沿上有一個人,也不知是誰,由尼姑身後將尼姑踢倒,自然那石頭正砸在尼姑的腦袋上,頭顱粉碎。

我上來時節,那人不見了。

我也沒看見人家,也沒與人家道道勞,我就奔這裡來了。

你們將那兩個賊可都殺了無有?」

二人道:「我們打死了一個,追跑了一個。」

又提艾虎如何墜在坑中的話,說了一遍。

列位就有說的,原來徐良沒死。

他若死了,如何還算小五義?再說尼姑,倒是誰人將他要命?可就是艾虎看見倒一騎驢的那個人。

他又是誰人哪?就是前文表過的神行無影谷雲飛。

因他徒弟回家,自己暗地跟下來了,看他到家是真孝順,是假孝順。

暗地一瞧,是真孝順,又有救他妹一子這一節。

自己並沒見徒弟之面,去到廟中要把尼姑殺了。

白晝見著街上酒鋪中有個醉鬼先在那邊,就沒賒出帳來,他就把尼姑庵中的事聽了一遍。

又到這邊酒鋪中來,自己見著艾虎,一瞧就奇怪,故意又喝兩壺酒,細看艾爺的情一性一,方知不是賊。

會了酒錢,並不道謝。

晚間到廟中,淨在一旁看著他們動手。

徐良掉下坑去,自己過去用「閉血法」把尼姑一點,一婬一尼一倒,石頭砸在自己腦袋上,腦髓迸流。

自己仍然又撲奔前院。

見艾虎他們追下賊去,自己也遠遠的跟著,見賊過太湖山石,拿胳膊廠跨太湖石,往南一飄身,躥在正西,等著艾虎。

他就看出破綻來了,自己想著提拔艾虎,報答他這兩壺酒錢,嚷道:「前頭有埋伏!別過去八說遲了一些。

谷雲飛見尼姑一死,自己就算沒有事了,由此起身。

下套《小五義》上金鱗橋辦明奇巧案,救白芸生、范仲淹,誤打朝天嶺的內應,巧得滇皮鐺,皆是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的是徐良、艾虎、白芸生他們弟兄三位,不知施守志的去向,就把廟中的婆子、小尼姑找在一處,告訴他們一套言語。

小尼姑連婆子等都跪在地下,求饒他們的一性一命。

芸生說:「我教給你們一套言語,就不殺害爾等。」

大家一口同音,都嚷願意。

芸生說:「明日你們報到當官,就提你們這裡的廟主結交賊匪,暗地害死高保。

苗錫麟與尼姑通一奸一,施守志因氣好砸死尼姑。

殺死苗錫麟,此賊棄凶逃走。

當官不信你們,就把埋葬高保的地方指點告訴明白。

按著這套言語回稟當官,自然就保住了你們的殘生。

如若不依著我們的言語,明晚我們大眾前來結果你們的一性一命。」

大家點頭,情甘願意。

「所有尼姑的東西,你們大家分散。

當官要是問著你們,就說俱被施守志盜去。」

大家千恩萬謝,都感幾位爺的好處。

白芸生、徐良、艾虎三個人一看天氣不早,就此起身,回到店中,仍是躥房躍牆下來。

手下的從人俱都在店中等候。

來到房一中,大家見禮、道驚、打聽。

芸生把自己的事情俱都說出,連胡、喬二位都讚歎說:「這樣公子,都受了這樣苦處。」

徐良說:「明天五更就起身,不管他們此處的事情了。」

書不可重絮。

到了次日,給了店飯錢,有騎馬的,有步下的,直奔武昌府而來。

眾人奔武昌,暫且不表。

說書的一張嘴,難說兩家的話。

這一丟大人,蔣平、智化解一開了沈中元的貫頂詩,各路分散著尋找大人。

先說可就是艾虎的事情,這才引出小五義結拜、盜獄等項,也不在少處。

丟大人,就有走夾峰前山的,就有走夾峰後山的,就有上娃娃谷的。

在路上俱各有事,可是說完了一段再表一段。

這個日限相隔差不了多遠。

先提北俠、南俠、雙俠離了晨起望,曉行夜宿,饑餐渴飲,無話不說。

這日正往前走著,前邊黑忽忽一片樹林,樹乃莊之威,莊乃樹之膽,倒是很好的個村莊。

三位爺就穿村而過,是東西的個街道。

他們是由西向東,正走在東村口,圍繞著多人。

雖然三位尋找大人的心盛,但都是天然生就俠客的肝膽,遇事就要瞧看瞧看。

眾人進去一看,原來是兩位老者揪扭著相打。

二位老者俱過六旬開外,並且全是頭破血出。

還有幾個年輕的,俱都掠胳膊、挽袖子,在旁邊氣哼哼的,欲要打罷又不敢。

旁邊有幾位老者說:「你們親家兩個還有什麼不好說的事情,打會子也當不了辦事。」

雖說,也不過去拉去。

丁二爺平生最是好事,說:「歐陽哥哥,咱們去勸勸罷。」

北俠說:「二弟,知道是什麼事情,咱們過去勸勸去。」

丁二爺說:「我過去問問去。」

北俠一揪沒揪住。

二爺就過去,在兩個老頭當中伸單胳膊一楂,又把這隻手打底下伸進去往上一起,就見兩個老頭自然就撒開了。

兩隻手又揝住兩個老頭兒的腕子,往兩下裡一撐,老頭兒一絲兒也不能動轉了。

兩個老頭直是氣的渾身亂抖。

那個老頭就說:「尊公!你是幹什麼的?」

二爺說:「我們是走路的。」

老頭說:「你是走路的,走你的路,你揪著我們為什麼事情?」

二爺說:「我平生好管閒事。

我問問你們,因為何故?我給你們分析分析。」

老頭說:「我們這個事情不好分析,非得到當官去不成。」

二爺說:「我非要領教領教不可。」

那個老頭說:「你撒開我,慢慢告訴你。」

南俠、北俠也就過來說:「二弟,你撒開人家,有什麼話再說。」

二爺這才撒開。

大眾一瞧這三位爺這個樣兒:一個像判官,一位傲骨英風,一位少女一般。

旁邊人們說:「得了,你們親家兩個告訴告訴人家罷。」

二爺說:「貴姓?」

那位老頭說:「我姓楊,叫大成。

我有個兒子叫楊秀。

這個是我們的親家,他姓王,叫王太。

他有個女兒,給了我的兒子,我們作了親家。

前番接他女兒住一娘一家去,我就不讓他接。

眾位你們聽聽,咱們俱都是養兒女的人,還有姑一娘一出閣,不許往一娘一家來往的道理嗎?可有一個情理,我們這個兒婦,他的母親死了,我們親家翁淨剩了光棍子一個人。

我說他想他女兒,讓他上我這瞧瞧來,他一定接的家去,又便當怎麼樣呢?他要接定了,不接不行。

我也不能深攔,就讓他接回去了。

可也不知道他又將他女兒又給了人家了,或是他又賣了,他反倒找在我家來,不答應我。」

北俠一聽,就知道不好,要是不伸手,可也就過去了;要一伸手,得給人家辦出個樣子來。

那個姓王的說:「這位爺台貴姓?」

二爺說:「我姓丁,排行在二。」

老頭說:「丁二相公爺,你想我的女兒,我焉能行出那樣事來?我接,他就不願意。

我接到家裡住了十二天,就把他送回來了。

我這幾日事忙,總未能來。

今天我才有工夫,我來瞧看瞧看我這女兒,不想到此,他胡賴。

是他把我女兒賣了,倒是有之,不然就是給你要了命了,還是一屍一骨無存。

我難道說,我還活這麼大的歲數?這條老命不要了,我與他拚了罷。」

丁二爺此時就沒有主意了,淨瞧著北俠。

歐陽爺暗笑:「你既然要管,又沒有能耐了。」

北俠上前說:「王老者,你們兩親家我可誰也不認識,我可是一塊石頭往平處放。

你說你送你女兒,可是送到你們親家家裡來了嗎?」

楊大成說:「沒有,沒有。」

王太說:「我這女兒不是我送來的,是我女兒的表兄姓姚,叫姚三虎,素常趕腳為生。

他有個驢,我女兒騎著他表兄這個驢來的。」

北俠說:「那就好辦了,找他這個表兄就得了。」

王太道:「不瞞你們幾位說,我女兒這個表兄,就是一身一口,跟著我過。

自從送他表妹去後,直到如今沒回家。」

北俠問:「他把他表妹送去沒送去,你知道不知道?」

王太說:「焉有不送去之理。」

北俠說:「那就不對了。

你總是得見著他這表兄才行呢。

倘若他們半路有什麼緣故,那可也難定。」

一句話就把王太問住。

楊大成說:「是他們爺們商量妥當,半路途中把我們兒婦給賣了。」

說畢,二位又要揪扭。

北俠攔住,說:「我有個主意,你們這叫什麼村?」

楊大成說:「我們這叫楊家店子。」

又問:「姓王的,你們那裡叫什麼村?」

王太說:「我們那村叫王家陀。」

北俠說:「隔多遠路?」

王太說:「八里地。」

北俠說:「隔著幾個村莊?」

王太說:「一股直路,並沒村莊,半路就有一個廟。」

北俠說:「你們二位不用打架,兩下撒下人去遍找,十天限期為度。

找不著,我們在武昌府,等你們上顏按院那裡遞呈字去,上我們大人那裡告去。

我們就是隨大人當差的,到那裡準能與你們斷明。」

兩家也就依了這個主意。

三位便走,連本村人都給三位道勞。

三人離了楊家店,一直的正東走了三里多路,天上一塊烏雲遮住碧空,要下雨。

緊走幾步,路北有座大廟,前去投宿避雨。

這一進廟,要鬧個地覆天翻,且聽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小五義》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詩曰:俠骨生成甚可誇,同心仗義走天涯《小五義》第九十回 三俠客同走勸架═親家相打成詞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