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婢從來絕世無,葵枝竟自與人殊《小五義》第九十一回 在廟中初會凶和尚 清淨林巧遇惡姚三

小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小五義

小五義 - 第九十一回 在廟中初會凶和尚 清淨林巧遇惡姚三

小五義

第九十一回 在廟中初會凶和尚 清淨林巧遇惡姚三

義婢從來絕世無,葵枝竟自與人殊。

全忠全烈全名節,真是閨中女丈夫。

或有人問於余曰:此書前套號《忠烈俠義傳》,皆是生就的俠肝義膽,天地英靈,何其獨鍾斯人?余曰:忠義之事,不但男子獨有,即名門閨秀,亦不乏其人。

又不但名門閨秀有之,就是下而求之奴婢,亦間或有之。

昔周有天下時,衛國義婢葵枝有段傳序,因采入《小五義》中:

衛國有一官人,叫作主父,娶妻巫氏。

夫妻原也相好,只因主父是周朝的大夫,要到周朝去作官,故別了巫氏,一去三載,王事羈身,不得還家。

這巫氏獨處閨中,殊覺寂寞,遂與鄰家子相通,暗暗往來。

忽一日,有信報主父已給假還家,只在旬日便到。

巫氏與鄰家子正在私歡之際,聞知此信,十分驚慌。

鄰家子憂道:「吾與汝往來甚密,多有知者。

倘主父歸而訪知消息,則禍非小,將何解救?」

巫氏道:「子不須憂,妾已算有一計在此。

妾夫一愛一飲,可將毒一藥製酒一樽,等他到家,取出與他迎風。

他自歡飲,飲而身斃,便可遮瞞。」

鄰家子喜,因買毒一藥,付與巫氏。

巫氏因命一個從嫁來的心腹侍妾,名喚葵枝,叫他將毒一藥浸酒一壺藏下,又悄悄吩咐他:「等主人到時,我叫你取酒與他迎風,你可好好取出,斟了奉他。

倘能事成,我自另眼看待。」

葵枝口雖答應,心下卻暗暗吃驚道:「這事怎了!此事關兩人一性一命。

我若好好取出藥酒,從了主母一之言,勸主人吃了藥酒,豈不害了主人之命?我若悄悄說破,救了主人之命,事體敗露,豈不又害了主母一之命?細細想來,主人養我一場,用一藥害他,不可謂義;主母托我一番,說破害他,不可謂忠。

怎生區處?」

忽然想出一計,道:「莫若拚著自身受些苦處,既可救主人之命,又不至害主母一之命。」

算計定了。

過不數日,主父果然回到家中。

巫氏歡歡喜喜接入內室,略問問朝中的正事,就說:「夫君一路風霜,妾聞知歸信,就釀下一樽美酒在此,與君拂塵。」

主父是個好飲之人,聽見他說有美酒,便欣然道:「賢妻有美意,可快取來。」

巫氏忙擺出幾品佳餚,因叫葵枝,吩咐道:「可將前日藏下的那壺好酒燙來,與相公接風。」

葵枝領命而去。

去不多時,果然雙手捧了一把酒壺,遠遠而來。

主父看見,早已流涎欲飲。

不期葵枝剛走到屋門首,「哎呀」的一聲,忽然跌倒在地,將酒潑了一地,連酒壺都跌扁了。

葵枝跌在地下,只是叫苦。

主父聽見巫氏說特為他釀下的美酒,不知是怎生馨香甘美,思量要吃,忽被葵枝跌倒潑了,滿心大怒,先踢了兩腳;又取出荊條來,將葵枝擎倒,打了二十,猶氣個不了。

巫氏心雖深恨,此時又怕打急了說將出來,轉忍耐住了,又取別酒奉勸主父,方才瞞過。

過了些時,因不得與鄰家子暢意,追恨葵枝誤事,往往尋些事故打他。

這葵枝甘心忍受,絕不多言。

偶一日,主父問葵枝閒話。

巫氏看見,怕葵枝走消息,因攛掇主父道:「這奴才甚是不一良,前日因你打他幾下,他便背後咒你;又屢屢竊我妝奩之物。」

主父聽說,愈加大怒,道:「這樣奴才,還留他作甚!」因喚出葵枝,盡力毒打,只打得皮開肉綻,痛苦不勝。

葵枝只是哭泣哀求,絕不說出一字。

不料主父一個小兄弟盡知其事,本意不欲說破,因見葵枝打得無故,負屈有冤,不敢明訴,憤憤不服,只得將巫氏之私,一一與主父說了。

主父方大驚道:「原來如此!」再細細訪問,得其真確,又慚又恨,不便明言,竟暗暗將巫氏處死,再叫葵枝道:「你又不癡,我那等責打你,你為何一字也不提?倘若被我打死,豈不屈死與你?」

葵枝道:「非婢不言。

婢若言之,則殺主母矣。

以求自免,則與從主母一之命,而殺主人何異?何況既殺主母,又要加主人以污辱之名,豈為婢義所敢出。

故寧甘一死,不敢說明。」

主人聽了,大加感歎,敬重道:「汝非婢也,竟是古今之義俠女子也。

一婬一婦既已處死,吾當立汝為妻,一以報汝之德,一以成汝之名。」

就叫人扶他去妝飾。

葵枝伏拜於地,苦辭道:「婢子,主之媵妾也。

主母辱死,婢子當從死。

今不從死而偷生,已為非禮;又欲因主母一之死,竟進而代處主母一之位,則其逆禮又為何如。

非逆禮之人,實無顏生於世上。」

因欲自一殺。

主父歎息道:「汝能重義若此,吾豈強汝。

但沒個再辱以婢妾之理。」

因遣媒議嫁之,不惜厚妝。

詩書之家聞葵枝義俠,皆羨慕之,而爭來娶去,以為正室。

由此觀之,女子為貞為一婬一,豈在貴賤,要在自立名節耳。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

詩曰:

佛門清淨理當然,唸唸慈悲結善緣。

不守禪規尋苦惱,焉能得道上西天。

且說三俠離了村口,走了三里多路,天氣不好。

恰巧路北有個廟宇,行至山門,前去叩打。

不多一時,裡面有人把插管一拉,門分左右,出來了兩個和尚。

和尚打稽首道:「阿彌陀佛,施主有什麼事情?」

北俠說:「天氣不好,我們今天在廟中借宿一一夜,明天早走,多備香燈祝敬。」

那和尚道:「請進。」

把山門關上,同著三位進來,一直的奔至客堂屋中,落坐獻茶。

又來了一個和尚,咳嗽了一聲,念道「阿彌陀佛」,啟簾進來。

三位站起身來一看,這個和尚說道:「原來是三位施主。

小僧未曾遠迎,望乞恕罪。

阿彌陀佛。」

北俠說:「天氣不好,欲在寶剎借宿一一夜,明日早走,多備香燈祝敬。」

大和尚說:「那裡話來。

廟裡工程,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工程十方施,這全都是施主們捨的。」

北俠一看這個和尚就有點詫異,看著他不是個良善之輩。

晃晃蕩蕩,身高八尺有餘。

香色僧袍,青緞大領,白襪青鞋。

可不是個落發的和尚,滿頭髮髻,擘開日月金箍,箍一住了髮髻,原來是個陀頭和尚。

面賽油粉,印堂發赤,兩道掃帚眉,一雙闊目,獅子鼻翻捲,火盆口,大耳一垂輪,胸腔厚,臂膀寬,肚大腰粗。

有了鬍鬚了,可是一寸多長,連鬢落腮大鬍子圈後,人給他起名兒叫羅漢髯。

那位羅漢長的這樣的鬍子來?

閒言少敘。

單說和尚問道:「三位施主貴姓?」

三位回答了姓氏,惟獨展南俠這裡說:「吾常州府武進縣玉傑村人氏,姓展名昭,字熊飛。」

和尚上下緊瞧了展南俠幾眼,然後問道:「原來是展護衛老爺。」

熊飛說:「豈敢,微末的前程。」

和尚說:「小僧打聽一位施主,你們三位必然知曉。

姓蔣,蔣護衛。」

展南俠說:「不錯,那是我們四哥。」

北俠說:「那是我們盟弟。」

丁二爺說:「我們全都是至契相交。」

和尚說:「但不知這位施主,如今現在那裡?」

北俠一翻眼皮,說道:「此人一大概早晚還要到這裡來呢。」

和尚哈哈哈一笑,說:「要上這裡來,可是小僧的萬幸。」

北俠說:「怎麼認識蔣四哥?」

和尚說:「聽別人所言,此公是文武全才,足智多謀之人。

若要小僧會面之時,亦可領教領教。」

北俠說:「原來如此。」

問道:「未曾領教師傅的法名上下?」

和尚說:「小僧名法印。」

大家一齊說:「原來是法師傅,失敬了。

皆因天氣不好,進來的慌張,未曾看見是什麼廟。」

和尚答道:「敝剎是清淨禪林。

但不知三位施主用葷是吃素?」

北俠一聽;就知道這個廟宇勢力不小,說:「師傅,這裡要是不吃酒,不茹葷,我們也不敢錯亂佛門的規矩;要是有葷的,我們就吃葷的。」

和尚說:「既是這樣,我即吩咐徒弟,告訴葷廚預備上等的一桌酒席。」

和尚又道:「我這東院裡還有幾位施主,我過去照應照應,少刻過來奉陪。」

大家一口同音說:「請便。」

和尚出去,直奔東院去了。

少刻,小和尚端過菜來,七手八腳,亂成一處。

擺列妥當,小和尚說:「若要添換酒菜,施主只管言語聲。」

隨即把酒斟上。

這時天氣也就晚了,即刻把燈掌上,他們就出去了。

北俠一看見那個小和尚出去,復又往回裡一轉身,看了他們一眼,透著有些神色不正。

見他們一毛一毛一騰騰,北俠看著有點詫異;又見杯中酒發渾,說:「二位賢弟慢飲,你們看看這酒怎麼這樣發渾?」

二爺說:「多一半這是酒底子了。」

北俠說:「千萬可別喝,我到外頭去看看。

頭一件事,我見這個和尚長的兇惡,怕是心中不正;二則小和尚出去,又回頭一看,透著詭異;三則酒色發渾,其中必有緣故。」

丁二爺還有些個不服。

到底是北俠久經大敵,見事則明。

展爺說:「你出去看看,我們這等著你回來一同的吃酒。」

北俠出去。

這客堂是個西院,由此往北有一個小夾道;小夾道往西,單有一個院子,三間南房,一個大後窗戶。

見裡頭燈光閃爍,有和尚影兒來回的亂晃,北俠也不以為然。

忽聽前邊屋內簾板一響,聽見有一個醉醺醺的人說話,舌頭都短了,說:「眾位師兄們,我學著念個彌陀佛。」

眾小和尚說:「快快走出去,你腥氣烘烘的,別管著我們叫師兄。」

那人說:「我腥烘烘的,難道說比不過你們這一群葫蘆頭麼?」

小和尚說:「我們是生葫蘆頭,你再瞧瞧,你不是葫蘆頭?你幹什麼還去幹什麼去罷,你還是去放腳去罷。」

北俠聽到此處一怔,想起楊家店子來了。

兩親家打架說,那王太的女兒是他表兄送往婆家去了,至今音信皆無,說可就是個趕腳的。

這些和尚說他是趕腳的,別是那個姚三虎罷?北俠就把窗戶紙戳了個窟窿,往裡一看,見這個人有三十多歲,穿著一件舊布僧袍,將搭胳膝蓋上,短白襪,青布鞋;黃中透青的臉膛,鬥雞眉,小眼睛,薄片嘴,錘子把耳朵,其貌甚是不堪。

倒是剃的光光一溜一溜的頭,喝的醉醺醺的,臉都喝紫了,和那小和尚們玩笑說:「我是新來的人,摸不著你們的門。」

小和尚說:「那是摸不著你的門。」

醉漢說:「我要拉屎,那裡有茅房?」

小和尚說:「你別挨罵了,快走罷,就在這後頭,往西南有兩間空房,後身就是茅廁。」

那人說:「我方才聽見說,有開封府的,宰了沒宰呢?」

小和尚說:「快滾罷!你不想想這是什麼話,滿嘴裡噴屁。」

連推帶搡,那個人一溜歪邪,真就撲奔了後院。

北俠暗道:「這個和尚,準是沒安著好意了。

我先把這個拿住,然後再去辦那個和尚。」

先前奔廟的工夫,陰雲密佈,此時倒是天氣大開。

北俠奔了西南,果然有兩間空房,關閉著雙門。

北俠用寶刀先把鎖頭砍落,推開門往裡一看,屋中堆著些個桌几椅凳。

北俠撤身出來,見那人看看臨近,北俠過去,把他脖子一掐,往起一提溜,腳一離地,手足亂一蹬亂踹。

北俠就把他夾在空房裡頭,慢慢又將他放下,解他的腰帶,四馬倒攢蹄,寒鴨浮水式把他捆上。

北俠把刀拉出,就在他腦門子上「蹭蹭蹭」,就這麼蹭了他三下,那小子可倒好,不用找茅房,自來就出了恭了。

北俠說:「你要是高聲喊叫,立時追了你的一性一命。

我且問你,你可是姚三虎嗎?」

那人說:「我正是姚三虎。

你老人家既認識我,就饒了我罷。」

北俠說:「你既是姚三虎,這個事情可就好辦了。

我此時也沒工夫問你。」

隨即撕他的僧袍,把他的嘴堵上。

北俠就出來把屋門倒帶,復反回來,直撲奔客堂。

來到之時,啟簾進去一看,展爺正在那裡為難:丁二爺躺倒在地,受了蒙汗藥酒。

北俠一怔,問道:「展大弟呀,二弟這是怎麼了?」

展爺說:「自從兄長去後,我勸他不用喝;他說他腹中飢餓,要先喝杯。

頭一杯喝下去沒事,又連喝了兩杯,他就昏倒在地,人事不省。

我也不敢離開此處。

哥哥怎麼去了這麼半天?」

北俠就把遇見姚三虎的話說了一遍。

展爺一聽,說:「這可真是想不到。

可不知道這個姑一娘一怎麼樣?在那呢?」

北俠說:「我沒工夫問他,恐怕你們等急了。

咱們先辦和尚的事情。」

展爺說:「有涼水才好把丁二爺灌活了。」

北俠說:「這不是一碗涼茶?把這個涼茶灌下去可就行了。」

展爺用筷子把丁二爺牙關撬開,將冷水灌下去。

頃刻之間,腹內一陣作響,就坐起來了,嘔吐了半天,站起身來,問:「大哥、二哥,是怎麼個事?」

南俠就把他受蒙汗藥的話說了一遍。

北俠也把遇見姚三虎的事也學說了一番。

依二爺的主意,立刻就要找和尚去。

北俠把他攔住,說:「他既用蒙汗藥,少刻必來殺咱們來。

來的時節再把他拿住,細問情由。

大概他是到處有案,不定害死過多少人了。

先拿住和尚,去了一方之害,然後再辦王太女兒之事。」

展南俠點頭說:「此計甚妙。」

就把燈燭吹滅了,等著和尚。

不多一時,就聽外邊有腳步的聲音。

北俠把兩扇隔扇一關,兩個小和尚進門,跌倒被捉。

不知小和尚說出些什麼言語,且聽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小五義》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義婢從來絕世無,葵枝竟自與人殊《小五義》第九十一回 在廟中初會凶和尚 清淨林巧遇惡姚三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