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燈螢然,萬籟無聲,此吾人初入宴寂時也;曉夢初醒,《菜根譚》一念回光 炯然返照

菜根譚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菜根譚

菜根譚 - 一念回光 炯然返照

菜根譚

一念回光 炯然返照

一燈螢然,萬籟無聲,此吾人初入宴寂時也;曉夢初醒,群動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處也。

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一欲嗜好悉機械矣。

螢然:這是形容燈光微弱得像螢火光的閃爍一般。

在閃爍微弱的燈光照耀下,當大地進入無聲無息的寧靜,這是我們身心剛剛進入休息時

;在清晨夜夢過後才醒,萬物還沒有開始一天的活動時,這是我們剛從朦朧的夢境中走出來時。

在這剛剛安息和剛剛睡醒的一剎那間,好像有一線靈光閃爍在我們的腦海,這時會突然使我們的內心有所醒悟,才知道耳目口鼻都是束縛我們心智的桎梏,而感情一欲一望和嗜好也全是墮一落我們一性一靈的機械。

人們為了尋求內心的平衡,為了求得心靈安寧,從古到今進行了苦苦探索。

人不可能與世隔絕,不聞外物的進入。

當宇宙初開與物尚未分明時,天地就宛如雞蛋般渾然一一團一,不久清氣才上升,濁氣才下降,於是慢慢有了山川草木和各種有生命動物的形成。

當我們夜間睡覺時,一精一神與肉一體相對進入安寧狀態,此刻沒有善惡苦樂之分,像開天闢地之初的渾沌時期。

從夢中睡醒,身心到現實,不再空虛,又有了實際行動,是非善惡觀念便又開始發生。

所以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時,我們要像曾子那樣,以是非善惡的標準反省自己,反省由於耳鼻目口所產生的情一欲在靜寂中、在是非標準中是否有違道義。

當然,不能割掉耳目口鼻來阻止物慾的需求,否則人豈不是變成無情無慾的頑石枯木?在萬籟俱寂中反省覺悟,會感受到世外之物與一精一神是相輔相成的。

人處在一種空寂與現實的困擾中往往是矛盾的,保持心靈的虛空寂靜,這方面多下些苦功夫,經常反省自己,不失為修身養一性一的一種好辦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菜根譚》蒙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一燈螢然,萬籟無聲,此吾人初入宴寂時也;曉夢初醒,《菜根譚》一念回光 炯然返照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