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大夫之胚胎《菜根譚》幼不陶鑄 難成令器

菜根譚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菜根譚

菜根譚 - 幼不陶鑄 難成令器

菜根譚

幼不陶鑄 難成令器

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大夫之胚胎。

此時若火力不到,陶鑄不純,他日涉世立朝,終難成個令器。

胚胎:指生命之開端。

秀才:指在學學生。

令器:美好的棟樑之材。

小孩是大人的前身,學生是官吏的前身,假如在這個階段磨煉不夠,教養學習不多,那將來踏入社會,就很難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我國古代特別重視幼教蒙訓。

東漢桓榮,字春卿,著名的儒學家。

他年輕時,拜歐陽歙為師,學習《尚書》。

漢光武帝任他為議郎,向太子傳授儒學經典,後來又當上太學博士,漢光武帝常常去太學觀察。

視察中,常讓各博士闡敘對各自所教儒學經典的理解,並且互相提問辯論。

桓榮在辯論中,總是彬彬有禮,以理服人,從不強調本位,很得光武帝賞識,後來,光武帝挑選桓榮當太子的老師,任命他為太子少傅,並賞賜給他輜車乘馬,桓榮獲賞後,召集太學的學生們,指著皇帝賞賜的車馬官印綬帶說:「現在所得到的這些東西,全是深入專研古代歷史的結果。

你們能不努力學習嗎?」

太子即位後,仍然用老師的禮節尊崇他,並封為五更。

馬祖和百丈師徒兩人出外散步,途中看到一群野鴨子從頭頂飛過。

馬祖問百丈:「那是什麼?」

「野鴨子。」

馬祖又問:「到哪裡去了?」

「飛走了。」

馬祖聽後,用力捏緊百丈的鼻子,百丈連喊「痛痛痛。」

馬祖淡淡說了一句:「什麼時候飛走了呢?」

雪竇對本則公案的唱偈為:「野鴨子,知何許?馬祖見來相共語。

話盡雲山海月情,依然不會還飛去。

還飛去,卻把握。」

野鴨到哪裡去了?馬祖見狀與百丈共語。

話盡雲山海月情,活像雲山推湧,海上月生,真情至一性一,何等契闊。

可百丈依然不會,還胡說「飛走了」。

馬祖於是把這個要飛走的百丈的心牢牢抓住了,不讓百丈迷失了自己的心。

因為至人用心若鏡,一切事與物來時則現之,去之則不現。

鏡仍然在,心依然明。

馬祖真是恨鐵不成鋼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菜根譚》蒙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大夫之胚胎《菜根譚》幼不陶鑄 難成令器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