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籟寂寥中,忽聞一鳥弄聲,便喚一起許多幽趣;萬卉摧剝後,《菜根譚》性天不枯 機神易發

菜根譚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菜根譚

菜根譚 - 性天不枯 機神易發

菜根譚

性天不枯 機神易發

萬籟寂寥中,忽聞一鳥弄聲,便喚一起許多幽趣;萬卉摧剝後,忽見一枝擢秀,便觸一動無限生機。

可見一性一天未常枯槁,機神最易觸發。

寥:安靜。

卉:草的總名。

大自然歸於寂靜時,忽然聽到一陣悅耳的鳥叫一聲,便會喚一起很多深遠的雅趣;深秋季節所有的花草都凋謝枯黃之後,忽然看見其中有一棵挺拔的花草屹立無恙,就會引起你無限生機。

可見萬物的本一性一並不會完全枯萎,因為它那生命活力隨時都會乘機生發。

孟子則從修身養一性一上來認識這一自然現象。

孟子舉了一個例子。

他說,譬如齊國都城南郊的牛山,山上的樹木曾經很盛,但是這山緊一靠都城,因而常有人去砍伐那山上的樹木,這怎麼能使它保持茂盛呢?那山上的樹木自然是日沐陽光,夜承雨露,不斷生出嫩芽幼枝,不斷地在生長,但卻抵不住日日的斧子砍伐和牛羊的踐踏,如今已經是光禿禿的了。

人們看見它光禿禿的樣子,就以為這山不曾有過大樹,其實這是錯看了牛山的本一性一。

人的仁義善良的心一性一,也就好比那牛山之上的樹木。

在孟子看來,仁義善良的心一性一,就是因為他像用斧子對付牛山上的樹木一樣,每天都砍伐它。

他們在夜裡承接的一絲清明之氣,於自省中所得的一點善良之芽,在白晝中卻又讓它們消失在爭鬥中,如此反覆,他們心中的那一絲善良便再也不復存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菜根譚》蒙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萬籟寂寥中,忽聞一鳥弄聲,便喚一起許多幽趣;萬卉摧剝後,《菜根譚》性天不枯 機神易發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