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丁二爺叫小童打開包袱。仔細一看,卻《七俠五義》第三十回 濟弱扶傾資助周老 交友投分邀請南俠

七俠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七俠五義

七俠五義 - 第三十回 濟弱扶傾資助周老 交友投分邀請南俠

七俠五義

第三十回 濟弱扶傾資助周老 交友投分邀請南俠

且說丁二爺叫小童打開包袱。

仔細一看,卻不是西紙,全換了桑皮紙,而且大小不同,仍舊是八包。

丁二爺道:「此八包分兩不同,有輕有重,通共是四百二十兩。」

展爺方明白,晚間揣了九次,原來是饒了二十兩來。

周老兒歡喜非常,千恩萬謝。

丁二爺道:「若有人問你銀子從何而來,你就說鎮守雄關總兵之子丁兆蕙給的,在松江府茉花村居住。」

展爺也道:「老丈,若有人問誰是保人,你就說常州府武進縣遇傑村姓展名昭的保人。」

周老一一記了。

又將昨日丁二爺給的那一錠銀子拿出來,雙手捧與丁二爺道:「這是昨日公子爺所賜,小老兒尚未敢動。

今日奉還。」

丁二爺笑道:「我曉得你的意思了。

昨日我原是漁家打扮,給你銀兩,你恐使了被我訛詐。

你如今放心罷。

既然給你銀兩,再沒有又收回來的道理。

就是這四百多兩銀子,也不和你要利息。

若日後有事,到了你這裡,只要好好地預備一碗香茶,那便是利息了。」

周老兒連聲應道:「當得。

當得。」

丁二爺又叫小童將昨日的漁船喚了來,將周老的衣服業已洗淨曬乾,叫他將漁衣換了。

又賞了漁船上二兩銀子。

就叫僕從幫著周老兒拿著銀兩,隨去料理。

周老兒便要跪倒叩頭,丁二爺與展爺連忙攙起,又囑咐道:「倘若茶樓開了之後,再不要粗心改換字號。」

周老兒連說:「再不改了。

再不改了。」

隨著僕人歡歡喜喜去了。

此時展爺從人已到,拉著馬匹在一邊伺候。

丁二爺問道:「那是展兄的尊騎麼?」

展爺道:「正是。」

丁二爺道:「昨日家兄遣人來喚小弟,小弟叫來人帶信回稟家兄,說與吾兄巧遇。

家兄欲見吾兄,如渴想漿。

弟要敦請展兄勁敝莊盤桓幾日,不知肯光顧否?」

展爺想了一想,自己原是無事,況假滿尚有日期,趁此何不會會知己,也是快事,便道:「小弟久已要到寶莊奉謁,未得其便。

今既承雅一愛一,敢不從命。」

便叫過從人來,告訴道:「我上松江府茉花村丁大員外丁二員外那裡去了。

我們乘舟,你將馬匹俱各帶回家去罷。

不過五六日,我也就回家了。」

從人連連答應。

剛要轉身,展爺又喚住悄悄地道:「展忠問時,你就說為聯姻之事去了。」

從者奉命,拉著馬匹各自回去不提。

且說展爺與丁二爺帶領小童一同登舟,竟奔松江府。

水路極近,丁二爺乘舟慣了,不甚理會;惟有展爺今日坐在船上,玩賞沿途景致,不覺地神清氣爽,快樂非常,與丁二爺說說笑笑,情投意合。

彼此方敘明年庚。

丁二爺小,展爺大兩歲,便以大哥呼之。

展爺便稱丁二爺為賢弟。

因敘話間又提起周老兒一事,展爺問道:「賢弟奉伯母一之命前來進香,如何帶許多銀兩呢?」

丁二爺道:「原是要買辦東西的。」

展爺道:「如今將此銀贈了周老,又拿什麼買辦東西呢?」

丁二爺道:「弟雖不才,還可以借得出來。」

展爺笑道:「借得出來更好,他若不借,必然將燈吹滅,便可借來。」

丁二爺聽了,不覺詫異道:「展大哥,此話怎講?」

展爺笑道:「莫道人行早,還有早行人。」

便將昨晚之事說明。

二人鼓掌大笑。

說話間,舟已停泊,搭了跳板,二人棄舟登岸。

丁二爺叫小童先由捷徑送信,他卻陪定展爺慢慢而行。

展爺見一條路徑,俱是三合土壘成,一半是天然,一半是人力,平平坦坦,乾乾淨淨。

兩邊皆是密林,樹木叢雜。

中間單有引路樹。

樹下各有一人,俱是濃眉大眼,闊腰厚背。

頭上無網巾,發挽高綹,戴定蘆葦編的圈兒。

身上各穿著背心,赤著雙膊,青筋暴露,抄手而立。

卻赤著雙足,也有穿著草鞋的,俱將褲腿卷在膝蓋之上,不言不語。

一對樹下有兩個人。

展爺往那邊一望,一對一對的實在不少,心中納悶,便問丁二爺道:「賢弟,這些人俱是做什麼的?」

二爺道:「大哥有所不知。

只因江中有船五百餘隻,每每地械鬥傷人。

因在江中蘆花蕩分為交界,每人各管船二百餘隻。

十船一小頭目,百船一大頭目,又有一總首領。

奉府內明文,蘆花蕩這邊俱是我弟兄二人掌管。

除了府內的官用魚蝦,其下定行市開秤,惟我弟兄命令是從。

這些人俱是頭目,特來站班朝面的。」

展爺聽罷,點了點頭。

走過土基的樹林,又有一片青石魚鱗路,方是莊門。

只見廣梁大門,左右站立多少莊丁伴當。

台階之上,當中立著一人,後面又圍隨著多少小童執事之人。

展爺臨近,見那人降階迎將上來,倒把展爺嚇了一跳。

原來兆蘭弟兄乃是同胞雙生,兆蘭比兆蕙大一個時辰,因此面貌相同。

從小兒兆蕙就淘氣。

莊前有賣吃食的來,他吃了不給錢,一抽一身就走。

少時賣吃食的等急了,在門前亂嚷。

他便同哥哥兆蘭一齊出來,叫賣吃食的廝認。

那賣吃食的竟會分不出來是誰吃的。

再不然,他兄弟二人倒替著吃了,也竟分不出是誰多吃,是誰少吃。

必須賣吃的著急,央告他二人,方把錢文付給,以博一笑而已。

如今展爺若非與丁二官人同來,也竟分不出是大爺來。

彼此相見,歡喜非常。

攜手剛至門前,展爺便從腰間把寶劍摘下來,遞給旁邊一個小童。

一來初到友家,不當腰懸寶劍;二來又知丁家弟兄有老伯母在堂,不宜攜帶利刃:這是展爺細心處。

三個人來至待客廳上,彼此又從新見禮。

展爺與丁母太君請安。

丁二爺正要進內請安去,便道:「大哥暫且請坐。

小弟必替大哥在家母前稟明。」

說罷進內去了。

廳上丁大爺相陪。

又囑咐預備洗面水,烹茗獻茶,彼此暢談。

丁二爺進內有二刻的工夫,方才出來說:「家母先叫小弟問大哥好。

讓大哥歇息歇息,少時還要見面呢。」

展爺連忙立起身來恭敬答應。

只見丁二爺改了面一皮,不似路上的光景,嘻嘻笑笑,又是頑戲,又是刻薄,竟自放肆起來。

展爺以為他到了家,在哥哥的面前嬌癡慣了,也不介意。

丁二爺便問展爺道:「可是嚇,大哥。

包公待你甚厚,聽說你救過他多少次,是怎麼件事情呀?小弟要領教,何不對我說說呢。」

展爺道:「其實也無要緊。」

便將金龍寺遇凶僧,土龍崗逢劫奪,天昌鎮拿刺客,以及龐太師花園衝破邪魔之事,滔滔說了一回。

道:「此事皆是你我行俠之人當作之事,不足掛齒。」

二爺道:「也倒有趣,聽著怪熱鬧的。」

又問道:「大哥又如何面君呢?聽說耀武樓試三絕技,敕賜『御貓』的外號兒,這又是什麼事情呢?」

展爺道:「此事便是包相爺的情面了。」

又說包公如何遞折,聖上如何見面。」

至於演試武藝,言之實覺可愧。

無奈皇恩浩蕩,賞了『御貓』二字,又加封四品之職。

原是個瀟灑的身一子,如今倒弄得被官拘束住了。」

二爺道:「大哥休出此言。

想來是你的本事過的去,不然聖上如何加恩呢?大哥提舞劍,請寶劍一觀。」

展爺道:「方纔交付盛價了。」

丁二爺回首道:「你們誰接了展老爺的劍了?拿來我看。」

只見一個小童將寶劍捧過來呈上。

二爺接過來,先瞧了瞧劍鞘,然後攏住劍靶,將劍一抽一出,隱隱有鐘磬之音。

連說:「好劍!好劍!但不知此劍何名?」

展爺暗道:「看他這半天言語嘻笑於我,我何不叫他認認此寶,試試他的目力如何。」

便道:「此劍乃先父手澤,劣兄雖然佩帶,卻不知是何名色,正要在賢弟跟前領教。」

二爺暗道:「這是難我來了。

倒要細細看看。」

瞧了一會道:「據小弟看,此劍彷彿是『巨闕』」說罷,遞與展爺。

展爺暗暗稱奇道:「真好眼力!不愧他是將門之子。」

便道:「賢弟說是『巨闕』,想來是『巨闕』無疑了。」

便要將劍入鞘。

二爺道:「好哥哥,方才聽說舞劍,弟不勝欽仰。

大哥何不試舞一番,小弟也長長學問。」

展爺是斷斷不肯,二爺是苦苦相求。

丁大爺在旁卻不攔擋,止於說道:「二弟不必太忙,讓大哥喝杯酒助助興,再舞不遲。」

說罷,吩咐道:「快擺酒來。」

左右連聲答應。

展爺見此光景,不得不舞,再要推托,便是小家氣了。

只得站起身來,將袍襟掖了一掖,袖子挽了一挽,說道:「劣兄劍法疏略,不到之處,望祈二位賢弟指教為幸。」

大爺、二爺連說:「豈敢!豈敢!」一齊出了大廳。

在月台之上,展爺便舞起劍來。

丁大爺在那邊,恭恭敬敬留神細看。

丁二爺卻靠著廳柱,蹺著腳兒觀瞧。

見舞到妙處,他便連聲叫好。

展爺舞了多時,煞住腳步道:「獻醜!獻醜!二位賢弟看著如何?」

丁大爺連聲道好稱妙。

二爺道:「大哥劍法雖好,惜乎此劍有些押手。

弟有一劍,管保合式。」

說罷便叫過一個小童來,密密吩咐數語。

小童去了。

此時丁大爺已將展爺讓進廳來。

見桌前擺列酒餚,丁大爺便執壺斟酒,將展爺讓至上面,弟兄左右相陪。

剛飲了幾杯,只見小童從後面捧了劍來。

二爺接過來,噌愣一聲將劍一抽一出,便遞與展爺道:「大哥請看。

此劍也是先父遺留,弟等不知是何名色。

請大哥看看,弟領教。」

展爺暗道:「丁二真正淘氣,立刻他就報仇,也來難我來了。

倒要看看。」

接過來彈了彈,掂了掂,便道:「好劍!此乃『湛盧』也。

未知是與不是?」

丁二爺道:「大哥所言不差。

但不知此劍舞起來又當何如?大哥尚肯賜教麼?」

展爺卻瞧了瞧丁大爺,意思叫他攔阻。

誰知大爺乃是個老實人,便道:「大哥不要忙,先請飲酒助助興,再舞未遲。」

展爺聽了道:「莫若舞完了再飲罷。」

出了席,來至月台,又舞一回。

丁二爺接過來道:「此劍大哥舞著吃力麼?」

展爺滿心不樂,答道:「此劍比劣兄的輕多了。」

二爺道:「大哥休要多言。

輕劍即是輕人。

此劍卻另有個主兒,只怕大哥惹他不起。」

一句話激惱了南俠,便道:「老弟,你休要害怕。

任憑是誰的,自有劣兄一面承管,怕他怎的!你且說出這個主兒來。」

二爺道:「大哥悄言。

此劍乃小妹的。」

展爺聽了,瞅了二爺一眼,便不言語了。

大爺連忙遞酒。

忽見丫環出來說道:「太君來了。」

展爺聞聽,連忙出席整衣,向前參拜。

丁母只略略謙遜,便以子侄禮見畢。

丁母坐下。

展爺將座位往側座挪了一挪,也就告座坐了。

此時,丁母又細細留神,將展爺相看了一番,比屏後看得更真切了。

見展爺一表人材,不覺滿心歡喜,開口便以賢侄相稱。

這卻是二爺與丁母商酌明白的:若老太太看了中意,就呼為賢侄;倘若不願意,便以貴客呼之。

再者男婚女配,兩下願意,也須暗暗通個消息,妹一子願意方好。

二爺見母親稱呼展爺為賢侄,就知老太太是願意了。

他便悄悄兒溜出,竟往小一姐繡戶而來。

未知說些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七俠五義》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且說丁二爺叫小童打開包袱。仔細一看,卻《七俠五義》第三十回 濟弱扶傾資助周老 交友投分邀請南俠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