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邢吉正在作法,忽聽得腦後寒光一縷,急將身一體一閃《七俠五義》第二十一回 擲人頭南俠驚佞黨 除邪祟學士審虔婆

七俠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七俠五義

七俠五義 - 第二十一回 擲人頭南俠驚佞黨 除邪祟學士審虔婆

七俠五義

第二十一回 擲人頭南俠驚佞黨 除邪祟學士審虔婆

且說邢吉正在作法,忽聽得腦後寒光一縷,急將身一體一閃,已然看見展爺目光炯炯,煞氣騰騰,一道陽光直奔瓶上。

所謂邪不侵正。

只聽得拍的一聲響亮,將個瓶子炸為兩半。

老道見法術已破,不覺「啊呀」了一聲,栽下法台。

展爺恐他逃走,翻身趕下台來。

老道剛然爬起要跑,展爺一抽一後就是一腳。

老道往前一撲,趴在地下。

展爺即上前,從腦後手起劍落,已然身首異處。

展爺斬了老道,從新上台來細看,見桌上污血狼藉,當中有一個木頭人兒,連忙輕輕提出,低頭一看,見有圍桌,便扯了一塊將木頭人兒包裹好了,揣在懷內。

下得台來,提了人頭,竟奔書房而來。

此時已有五鼓之半。

且說龐吉正與龐福在書房說道:「今日天明已是六日,明日便可成功。

雖然報了殺子之仇,只是便宜他全一屍一而死。」

剛說至此,只聽得卡嚓的一聲,把窗戶上大玻璃打破,擲進一個一毛一茸一茸血淋琳的人頭來。

龐吉猛然吃這一嚇,幾乎在椅子上栽倒。

旁邊龐福嚇縮作一一團一。

遲了半晌,並無動靜。

龐賊主僕方才裝著膽子,掌燈看時,卻是老道邢吉的首級。

龐吉忽然省悟:這必是開封府暗遣能人前來破了法術,殺了老道。

即叫龐福傳喚家人,四下裡搜尋,哪裡有個人影。

只得叫人打掃了花園,埋了老道一屍一首,撤去法台,忿忿悔恨而已。

且說南俠離了花園,來至牆外樹上,將包裹取下,拿了大衫披在身上,直奔開封。

只見內外燈燭輝煌,俱是守護相爺。

連忙叫人通報。

公孫先生聞聽展爺到來,不勝歡喜,便同四勇士一併迎將出來。

剛然見面,不及敘寒溫,展爺便道:「相爺身一體欠安麼?」

公孫先生詫異道:「吾兄何以知之?」

展爺道:「且到裡面再為細講。」

大家拱手來至公所。

將包裹放下,彼此遜座。

獻茶已畢,公孫策便問展爺:「何以知道相爺染病?

請道其詳。」

南俠道:「說起來話長。

眾位賢弟且看此物,便知分曉。」

說罷,懷中掏出一物,連忙打開,卻是一塊圍桌片兒,裡面裹定一個木頭人兒。

公孫策接來,與眾人在燈下仔細端詳,不解其故。

公孫策又細細看出上面有字,彷彿是包公的名字與年庚,不覺失聲道:「啊呀!這是使的魘魔法兒罷!」

展爺道:「還是老先生大才,猜得不錯。」

眾人便問展爺,此物從何處得來。

展爺才待要說,只見包興從裡跑出來道:「相爺已然醒來,今已坐起,現在書房喝粥呢!派我出來,說與展義士一同來的。

叫我來請進書房一見。

不知展爺來也不曾?」

大家聽了各各歡喜。

原是燈下圍繞著看木頭人兒,包興未看見展爺,倒是展爺連忙站起,過來見了包興。

包興只樂得心花開放,便道:「果然展爺來了。

請罷,我們相爺在書房恭候呢。」

此時公孫先生同定展爺,立刻來至書房,參見包公。

包公連忙讓座。

展爺告坐,在對面椅子上坐下。

公孫主簿在側首下位相陪。

只聽包公道:「本閣屢得義士救護,何以酬報!即如今若非義士,我包某幾乎一命休矣。

從今後,務望義士常在開封,扶助一二,庶不負渴想之誠。」

展爺連說:「不敢,不敢。」

公孫策在旁答道:「前次相爺曾差人到尊府去聘請,吾兄恰值公出未回,不料吾兄今日才到。」

展爺道:「小弟萍蹤無定,因聞得老爺拜了相,特來參賀。

不想在通真觀聞得老爺得病原由,故此連夜趕來。

果然老爺病體痊癒,在下方能略盡微忱。

這也是相爺洪福所致。」

包公與公孫策聞聽展爺之言,不甚明白,問:「通真觀在哪裡?如何在那裡聽得信呢?」

展爺道:「通真觀離三寶莊不遠。」

便將夜間在跨所聽見小道士與婦人的言語,因此急急趕到太師的花園,正見老道拜壇,瓶子炸了,將老道殺死,包了木人前來,滔滔不斷述說了一遍。

包公聞聽,如夢方醒。

公孫策在旁道:「如此說來,黃寡一婦一案也就好辦了。」

一句話提醒包公,說:「是呀。

前次那婆子他說不見了女兒,莫非是小道士偷拐去了不成?」

公孫策連忙稱是:「相爺所見不差。」

復站起身來,將遞折子告病,聖上欽派陳林前來看視,並賞御醫診視,一併稟明。

包公點頭道:「既如此,明日先生辦一本參奏的折子,一來恭請聖安,銷假謝恩;二來參龐太師善用魘魔妖法,暗中謀害大臣,即以木人並殺死的老道邢吉為證。

我於後日五鼓上朝呈遞。」

包公吩咐已畢,公孫策連忙稱是。

只見展爺起身告辭,因老爺初癒,惟恐勞了神思。

包公便叫公孫策好生款待。

二人作別,離了書房。

此時天已黎明,包公略為歇息,自有包興、李才二人伺候。

外面公所內,展爺與公孫先生、王、馬、張、趙等各敘闊別之情。

展爺又將得聞相爺欠安的情由,述說一遍。

大家聞聽,方才省悟,不勝歡喜。

雖然熬了幾夜未能安眠,到了此時,各各一精一神煥發,把乏困俱各忘在九霄雲外了。

所謂人逢喜事一精一神爽,是再不能錯的。

彼此正在交談,只見伴當人等安放杯筷,擺上酒餚,極其豐盛。

卻是四勇士與展爺見包公之時,便吩咐廚房趕辦餚饌,與展爺接風撣塵,彼此大家慶賀。

因這些日子相爺欠安,鬧得上下沸騰,各各愁悶焦躁,誰還拿飯當事呢,不過是喝幾杯悶酒而已。

今日這一暢快,真是非常之樂。

換盞傳杯,高談闊論。

說到快活之時,投機之處,不由得哈哈大笑,歡呼振耳。

惟有四爺趙虎比別人尤其放肆,杯杯淨,盞盞干,樂得他手舞足蹈,未免醜態畢露。

包興忽然從外面進來,大家彼此讓座。

包興滿面笑容道:「我奉相爺之命,出來派差,一抽一空特來敬展爺一二杯。」

展爺忙道:「豈敢,豈敢。

適才酒已過量,斷難從命。」

包興那裡肯依。

趙虎在旁攛掇,定要叫展爺立飲三杯。

還是王朝分解,叫包興滿滿斟上了一盞敬展爺。

展爺連忙接過,一飲而盡。

大家又讓包興坐下。

包興道:「我是不得空兒的,還要覆命相爺。」

公孫策問道:「此時相爺又派出什麼差使呢?」

包興道:「相爺方才睡醒,喝了粥,吃了點心,便立刻出簽,叫往通真觀捉拿談明、談月和那婦人,並傳黃寡一婦、趙國盛一齊到案。

大約傳到就要升堂辦事。

可見相爺為國為民,時刻在念,真不愧首相之位,實乃國家之大幸也。」

包興告辭,上書房回話去了。

這裡眾人聽見相爺升堂,大家不敢多飲,惟有趙虎已經醉了。

連忙用飯已畢,公孫策便約了展爺來至自己屋內,一邊說話,一邊打算參奏的折底。

此時已將談明、談月並金香、玉香以及黃寡一婦、趙國盛俱各傳到。

包公立刻升堂。

喊了堂,入了座,便吩咐先帶談明。

即將談明帶上堂來,雙膝跪倒。

見他有三旬以上,形容枯瘦,舉止端詳,不像個做惡之人。

包公問道:「你就是叫談明的麼?快將所做之事報上來。」

談明向上叩頭道:「小道士談明,師傅邢吉,在通真觀內出家。

當初原是我師徒二人,我師傅邢吉每每行些暗昧之事,是小道時常諫勸,不但不肯聽勸,反加責處,因此小道憂思成病。

不料後來小道有一族弟,他來看視小道。

因他賭一博蓄娼,無所不為,鬧的甚為狼狽,原是探病為由前來借貸。

小道如何肯理他呢?他便哀求啼哭。

誰知被師傅邢吉聽見,將他叫去,不知怎麼,三言兩語也出了家了。

登時換了衣服鞋襪,起名叫作談月。

啊呀,老爺呀!自談月到了廟中,我師傅如虎生翼。

他二人做的不尷不尬之事,難以盡言。

後來我師傅被龐太師請去,卻是談月跟隨,小道在廟看守。

忽見一日夜間,有人敲門,小道連忙開了山門一看,只見談月帶了個少年小道士一同進來。

小道以為是同道。

不然,又不知是他師徒行的什麼鬼祟,小道也不敢管,關了山門,便自睡了。

至次日,小道因談月帶了同道之人,也應當見禮。

小道便到跨所,進去一看,就把小道嚇慌了。

誰知不是道士,卻是個少年女子,在那裡梳頭呢。

小道才要一抽一身,卻見談月小解回來,便道:『師兄既已看見,我也不必隱瞞。

此女乃是我暗裡帶來,無事便罷,如要有事,自有我一人承當。

惟求師兄不要聲張就是了。

』老爺想,小道素來受他的挾制,他如此說,小道還能管他麼?只得諾諾退去,求其不加害於我便是萬幸了。

自那日為始,他每日又到龐太師府中去,他便將跨所封鎖。

回來時,便同那女子吃喝耍笑。

不想今日他剛要走,就被老爺這裡去了多人將我等拿獲。

這便是實在事跡,小道敢作證見,再不敢撒謊的。」

老爺聽罷,暗暗點頭道:「看此道不是作惡之人,果然不出所料。」

便吩咐帶在一旁,便帶談月。

只見談月上堂跪倒。

老爺留神細看,見他約有二旬年歲,生的甚是俏一麗,兩個眼睛滴溜嘟嚕的亂轉,已露出是個不一良之輩了。

又見他滿身華裳,更不是出家的形景。

老爺將驚堂木一拍,道:「一奸一人婦女,私行拐帶,這也是你出家人做的麼?講!」

談月才待開言,只見談明在旁厲聲道:「談月,今日到了公堂之上,你可要從實招上去。

我方才將你所作所為,俱各稟明了。」

一句話把個談月噎的倒一抽一了一口氣。

只得據實招道:「小道談月,因從那黃寡一婦門口經過,只見有兩個女子,一個極醜,一個很俊,小道便留心。

後來一來二去,漸漸地熟識。

每日見那女子門前站立,彼此有眷戀之心,便暗定私約,悄從後門出入。

不想被黃寡一婦撞見,是小道多用金帛買囑黃寡一婦,便應允了。

誰知後來趙家要迎娶,黃寡一婦著了急了,便定了計策。

就那日迎娶的夜裡,趁著忙亂之際,小道算是俗家的親戚,便將玉香改妝,私行逃走。

彼時已與金香說明。

他原是長得醜陋,無人聘娶,莫若頂替去了。

到了那裡,生米已成熟飯了,他也就反悔不來了。

心想是個巧宗兒,誰知今日犯在當官。」

說罷往上磕頭。

包公問道:「你用多少銀子買囑了黃寡一婦?」

談月道:「紋銀三百兩。」

包公問道:「你一個小道士,那裡有許多銀子呢?」

談月道:「是偷我師傅的。」

包公道:「你師傅哪裡有許多銀子呢?」

談月道:「我師傅原有魘魔神法,百發百中。

若要害人,只用桃木做個人兒,上面寫著名姓年庚,用污血裝在瓶內。

我師傅作起法來,只消七日,那人便氣絕身亡。

只因老包……」說至此,自己連忙啐了一口,「呸!呸!只因老爺有殺龐太師之子之仇,龐太師懷恨在心,將我師傅請去。

言明做成此事,謝銀一千五百兩。

我師傅先要五百兩,下欠一千兩,等候事成再給。」

包公聽罷,便道:「怪不得你還要偷你師傅一千兩,與玉香遠走高飛;作長久夫妻呢!這就是了。」

談月聽了此言,吃驚不小:「此話是我與玉香說的,老爺如何知道呢?必是被談明悄悄聽去了。」

他哪裡知道,暗地裡有個展爺與他洩一了底呢。

先將他二人帶將下去,吩咐帶黃寡一婦母女上堂。

不知如何審辦,且聽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七俠五義》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且說邢吉正在作法,忽聽得腦後寒光一縷,急將身一體一閃《七俠五義》第二十一回 擲人頭南俠驚佞黨 除邪祟學士審虔婆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