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大名南樂人。少年時為官吏。同光初年,在《舊五代史白話文》王章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舊五代史白話文

舊五代史白話文 - 王章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王章傳

王章,大名南樂人。

少年時為官吏。

同光初年,在樞密院做事,後回歸大名,歷官至都孔目官。

後唐清泰末年,屯駐大名的捧聖都虞候張令昭作亂,趕走節度使劉延皓,自稱為留後,王章仍任原官職,為張令昭所役使。

唐末帝派范延光征討平定張令昭,搜索叛一黨一很嚴。

王章的妻子就是白文珂的女兒,白文珂與副招討使李敬周很要好,便將王章托付給李敬周。

當攻下逆賊城池後,李敬周把王章藏起來,裝在袋子裡放在駱駝背上,運到洛一陽一,藏在李敬周的家裡。

到唐末帝失敗後,王章任宮中職務,歷任河一陽一糧料使。

漢高祖掌管侍衛親軍時,任他為都孔目官,王章跟從漢高祖到河東,專管錢糧。

後漢建國初年,授予三司使、檢校太傅,跟隨杜重威到鄴下征伐。

第二年,高祖去世,隱帝即位,加封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不久,蒲、雍、岐三鎮反叛。

這時,在遭受契丹寇犯京城之後,國家方興,物力不充足,王章與郭威、史弘肇、楊..等盡心忠於王室,知無不為,罷免不急需的事務,節省無用的開支,收聚財賦,致力於西征,軍隊所需的費用,供給沒有缺乏。

到三鎮叛亂平定後,除犒賞之外,國家尚有多餘的積蓄。

然而王章專權謀求錢財,盤剝百姓過份,激起下民對朝廷的怨憤,輿論都指責他。

以前的制度,秋夏兩季禾苗的租賦,農民每交一斛時,再附交二升,叫「鼠雀耗」。

到乾佑年間,交一斛時,又另交兩斗,叫「省耗」。

百姓深受其苦。

又,官府借貸放出緡錢,都以八十緡為一陌,到王章時人民交給官府仍以八十緡為一陌,而官府給予人民時卻以七十七緡為一陌,成為常例。

百姓有為田產訴之於官時,雖然不過十數戶,王章必令在全州普查田地面積,以期多量出田地數量,以增加稅收,不到幾年,百姓大為困苦。

王章與楊..不喜歡文士,郡官請求月俸,王章都將一些不能用於軍中的物資給他們,稱這些物資為「閒雜物」,命有關部門高估閒雜物的價值,估定後還要抬高,叫作「抬估」,王章仍不滿意,隨意再令添估。

王章急斂財賦,嚴用刑法,人民有違犯鹽、礬、酒麴的禁令者,即使是絲毫點滴,也全處以極刑。

官吏因此為一奸一,人民難以活命。

王章與楊..同郡,尤其親密,獎勵提拔的人,沒有不是老鄉的。

總是輕視文官,說:「這些人如給他一把算盤,連正反都不懂,有什麼用!」後來在家中設宴,招待賓客,因史弘肇、蘇逢吉乘醉相爭而作罷。

王章從此悶悶不樂,暗中尋求到地方任職,楊..與史弘肇極力勸阻他。

而家中經常出現怪異,王章更加心懷憂恐。

乾佑三年(950)冬天,與史弘肇、楊..等一同遇害,被滅了全家。

妻子白氏,在禍前幾個月就死了。

沒有兒子,只有一女,嫁給戶部員外郎張貽肅,生病多年,帶病受戮。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王章,大名南樂人。少年時為官吏。同光初年,在《舊五代史白話文》王章傳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