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岳鍾琪因張熙投書勸自己謀反,故深懼雍正疑心,所以才《大義覺迷錄》一、感泣悚惶,披肝瀝膽再上奏折

大義覺迷錄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大義覺迷錄

大義覺迷錄 - 一、感泣悚惶,披肝瀝膽再上奏折

大義覺迷錄

一、感泣悚惶,披肝瀝膽再上奏折

編者按:岳鍾琪因張熙投書勸自己謀反,故深懼雍正疑心,所以才寫了這個奏折以表示忠心,雍正在折後的批語中,對岳鍾琪好言安慰,進行表彰,才算使岳鍾琪吃了一顆定心丸。

【原文】

陝西總督臣岳鍾琪謹奏,聖恩超越古今,特再瀝陳謝悃事。

竊臣因欲速得逆犯張熙謀逆實情,故偽與盟誓。

在臣鄙念,惟知有國,不知有身。

然方自愧識見遲鈍,不能於初接逆書之時,即以甘言試誘,早得底裡。

至次日雖與盟誓,已覺無及。

而逆犯張熙,竟肯吐露實情者,實由上天聖祖默奪其魄,非臣盟誓所能誘致。

乃荷朱批諭旨:此等盟誓,消災滅罪,賜福延生。

又重之以天祖之鑒臨,臣感泣悚惶,驚喜一交一 迫。

時伏念微臣自顧鄙野,逢曠代難遇之聖君,承古今未有之隆眷,正不知從前歷劫何修得此,乃荷朱批。

謂臣亦自乘願力而來輔佐聖主。

臣戴此恩綸,如蚊負天,不識措身何地,惟是君父期待之厚,注念之切,遠邁隆古,至於此極。

臣雖木石,能勿世世生生,矢忠誠於萬祀也。

為此瀝陳感激之私,百叩恭謝,伏乞皇上睿鑒。

謹奏。

雍正六年十月十七日。

朱批:朕生平居心行事,惟一誠實二字。

凡諭卿之旨,少有心口相異處,天祖必佑之。

朕之誠實,卿必盡知。

而卿之忠赤,朕實洞曉。

朕惟朝天焚香,對天祖叩頭,祝願祈我良佐多福多壽多男子耳。

五內欣悅,覽之。

【譯文】

陝西總督臣岳鍾琪謹奏,皇上給臣的恩惠真是超越了古今,今特再次披肝瀝膽上奏,以表示感謝的事。

臣因為想迅速得到叛逆犯人張熙謀反的真情,所以假裝與他一心締結盟誓,在臣本心的鄙陋想法,惟知道有國家,而把自身利益置於度外。

但也自愧見識遲鈍,沒有能在初接見他投來的逆書時,便用好話去誘他說出真情,早日得到他的底細。

到第二天雖然採用和他結盟發誓的辦法,已覺得來不及補救。

而不料叛逆犯人張熙竟然吐露出了實情,這實是由上天和聖祖皇帝在冥冥中奪走了他的魂魄所致,並不是臣用假盟誓能夠引誘他說出來的。

可是卻受到皇上硃筆批下的諭旨,說這種盟誓,只能使臣消災滅罪,降福延壽,又說這是上天和聖祖在天之靈明察一切而降給臣的。

臣看到皇上這個諭旨,真是感動得哭泣而又有些惶恐,驚喜一交一 加。

想起來臣自知德才淺陋,有幸遇上千古難遇的聖明君主,承受了古來沒有過的隆厚恩德,真不知從前幾生歷盡多少劫難,才修到今生這種福氣,乃至蒙受皇上朱批,說臣是乘著前生與皇上盟誓的力量,而今生來輔佐聖明君主。

臣受到這種深厚恩惠的聖諭,真如蚊子背負青天,不知應當把自己放到什麼地方了。

只感到皇上對臣期待的深厚,關心的懇切,遠遠超過了古人,到這裡可以說是到達極點了。

臣即使是一棵樹木或一塊石頭,也會生生世世不忘,發誓忠誠於皇上,萬年也不會改變的。

為此特披膽瀝膽地陳說臣感激皇上之心情,百拜叩頭,望皇上明察。

謹此奏聞。

雍正六年十月十七日。

雍正硃筆批示:朕生平存心作事,奉行的只有「誠實」這二個字。

凡是對你下的諭旨,如稍微有一點心口不一的地方,必遭上天和祖宗發出的雷霆所擊死。

朕的誠實你必定都知道,你的忠誠,朕亦是完全曉得的。

朕只能每天朝天燒香,對上天和祖宗叩頭祝願,希望我這個優良的臂膀(你)多福多壽多生男孩。

滿懷喜悅的心情看過了你的奏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大義覺迷錄》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編者按:岳鍾琪因張熙投書勸自己謀反,故深懼雍正疑心,所以才《大義覺迷錄》一、感泣悚惶,披肝瀝膽再上奏折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