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張熙約其堂叔張勘赴西安投書,到達後,張勘才知是投《大義覺迷錄》一、張熙堂叔張勘被追捕的經過

大義覺迷錄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大義覺迷錄

大義覺迷錄 - 一、張熙堂叔張勘被追捕的經過

大義覺迷錄

一、張熙堂叔張勘被追捕的經過

編者按:張熙約其堂叔張勘赴西安投書,到達後,張勘才知是投逆書,心中害怕而逃走,岳鍾琪派人追捕未獲,因寫此奏章。

而張勘到家第二天,即被湖南方面逮捕。

(參見《副都統海蘭等奏折》)

【原文】

陝西總督臣岳鍾琪謹奏,為據實復奏事。

竊查逆犯張熙,供稱伊弟張勘,由商州一路先回湖南等語。

彼時臣一面奏聞,一面即飛遣確人追緝。

先令由商州一路,挨門逐戶盤察查拿,仍另遣人星夜兼程,預抵襄一陽一,在各飯店馬頭守候蹤跡,密伺查捕。

以凡自西安往湖南者,不拘水陸分途,沖偏各徑,悉由襄一陽一徑過也。

茲奉朱批諭旨下,詢張勘曾否拿獲,仰見睿慮周詳,恐其逃回,預漏消息,則逆犯曾靜等,不無潛匿遠?之患。

但臣曾細詢張熙,自西安至湖南住家處,水陸必行,四十餘日。

今雖據商州一路躡緝之人役回稱,挨戶盤查,並無張勘蹤跡。

而襄一陽一守候之人,至今尚未回陝。

竊計欽差兼程南下,到彼必速,料張勘縱能脫漏,亦難迅速抵家,不至預透風聲,令逆一黨一 潛遁也。

茲奉朱批垂詢,擬合繕折據實復奏,伏乞皇上睿鑒。

謹奏。

雍正六年十二月初七日。

朱批:大奇事。

張勘到家,次日已被欽差差役拿獲,凡張熙開列名單所有之人,一人未曾免脫,皆就擒矣。

諭卿喜之。

【譯文】

陝西總督臣岳鍾琪謹奏,為了據實報告情況事。

查逆犯張熙供稱,他的兄弟(應為族叔,此處疑為筆誤或誤刻———譯者)張勘,從商州一路,先回湖南去了等話。

當時,臣一面奏報皇上知道,一方面便立刻派得力人員追捕。

先讓他們從商州大路,挨門逐戶地進行盤問搜查;另一方面更另派人日夜兼程,先趕往襄一陽一,在各飯店、碼頭守候張勘蹤跡,暗中伺捕。

因為凡從西安往湖南去的,不論走水路或陸路,或走大路小路,都得從襄一陽一經過。

今收到下發的朱批諭旨,詢問張勘是否拿獲了。

因而想見皇上英明睿智,考慮問題十分周詳。

恐怕犯人逃回,預先洩漏消息,那麼逆犯曾靜等人,不是沒有遠逃藏匿的可能。

但是臣曾仔細詢問過張熙,從西安到湖南他家住處,水路陸路,必須走上四十多天才能到達。

今根據從商州一路追捕的差役回來報告說,挨戶盤查,並未發見張勘蹤跡。

而在襄一陽一守候的人,至今仍沒有回陝西來。

臣計算欽差兼程南下,到湖南一定很快,料想張勘縱然能逃脫追捕,也難於迅速回到家中,不至於預先走漏風聲,使逆一黨一 潛逃。

今蒙皇上朱批諭旨查詢此事,理當繕寫奏折,具實奏報,謹請皇上明察,謹奏。

雍正六年十二月初日。

雍正硃筆批示:真是大奇事!張勘回到家的第二天,已經被欽差派去的差役所拿獲。

凡張熙所開列名單上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人逃脫,都被捕獲。

特告訴愛卿高興一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大義覺迷錄》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編者按:張熙約其堂叔張勘赴西安投書,到達後,張勘才知是投《大義覺迷錄》一、張熙堂叔張勘被追捕的經過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