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字子陵,是王誕同一曾祖的弟弟《南史白話文》王華傳

南史白話文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南史白話文

南史白話文 - 王華傳

南史白話文

王華傳

王華字子陵,是王誕同一曾祖的弟弟。

祖父王薈,是衛將軍、會稽內史。

父親王纂,是司徒右長史。

晉安帝隆安初年,王恭起兵討伐王國寶,當時王纂遇到母親的喪事呆在家裡。

王恭發出討伐檄文,下令起兵,王纂立即聚眾響應,以女兒為貞烈將軍,以妻子為屬官。

後來王國寶死去,王恭傳令讓王纂罷兵。

王纂起兵的時候,殺人很多,到現在已經控制不住,於是便舉兵以討伐王恭為名。

王恭派劉牢之進擊王纂,王纂敗逃,不知逃到了什麼地方。

長子王泰被王恭所殺。

王華當時十三歲,就在軍中,與王纂互相失散,隨著和尚釋曇冰逃跑,讓他提著衣物跟在後面,津渡的巡邏兵都很懷疑他們。

王華走得慢,曇冰罵道:「奴才懈怠,跟不上我!」用棍子捶了王華好幾十下,眾人才不懷疑了,因此得以免禍。

後來遇到赦免,回到了吳地,因為父親存亡不明,所以他穿布衣,吃菜飯,不與人交遊達十幾年。

宋武帝想徵召利用他的才幹,於是便為王纂發喪,讓王華照禮服喪。

服喪完畢,武帝北伐長安,當時兼任鎮西將軍、北徐州刺史,召王華為州主簿。

後來為別駕,歷次任職都很有名。

文帝鎮守江陵,他擔任西中郎主簿、咨議參軍。

文帝尚未親理政事的時候,完全委任給司馬張邵。

王華好勝,不想讓別人在自己前面。

張邵一性一格豪邁,每次行動常常帶著很多隨從。

王華則是出入乘坐牛車,隨行的不過兩三個人,故意與他形成對照。

曾經有一次和他相逢,王華假裝不知道是張邵,對左右的人說:「這人儀仗十分盛大,一定是殿下吧!」於是便下了牛車,立在道邊,等張邵到了,才大吃一驚。

張邵曾經穿白衣登城,被王華所彈劾,張邵獲罪被調走,由王華代任司馬。

文帝即將入京繼承帝位,因為少帝陷害,不敢東下。

王華說:「先帝對天下立有大功,四海歸服。

雖然繼承人不循正軌,但是威望不改。

徐羨之是個中等才能的寒士,傅亮是個平民書生,並非有晉宣帝、王大將軍的心意是很明白的。

害怕像廬陵王那樣嚴斷,將來必定不能自容。

殿下寬宏仁慈,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而且越過名次前來奉迎,希望能有大德,紛繁議論,恐怕都不正確。

徐羨之、傅亮、謝晦又要與檀道濟、王弘五人同功,誰肯相讓,看來必定不能成功。

今天前往接受徵召,不須有任何顧慮。」

文帝聽從了,說:「你又想做我手下的宋昌了。」

於是便留下王華總管後方。

皇上即位,以王華擔任侍中、右衛將軍。

在此以前,會稽的孔寧子擔任文帝的鎮西咨議參軍,以文才受到欣賞,到現在當了黃門侍郎,兼任步兵校尉。

孔寧子先前曾做何無忌安成國的侍郎,回到東部修建宅院,門樓蓋得可以容下高高的華蓋,鄰里都笑話他。

孔寧子說:「大丈夫有什麼固定的狀況呢?」

孔寧子與王華都有富貴的願望,自從徐羨之等人掌權,二人就日夜在文帝面前構陷他們。

孔寧子曾經東歸到金昌亭,左右的人想把船停泊在那裡,孔寧子命令離開那裡,說:「這裡是殺君亭,不可停泊。」

王華常常閒居吟詠,常常朗誦王粲的《登樓賦》說:「希望天下能政治清平,憑借大道而施展才力。」

平時出入遇著了徐羨之等人,經常切齒怒罵。

他慨歎說:「還能見到太平的時代嗎?」

元嘉二年(425),孔寧子去世。

三年,殺了徐羨之等人。

王華升為護軍將軍,侍中職位仍舊。

宋代的時候,只有王華和南一陽一劉湛不作謙讓,得官就做,以此為習慣。

王華的處事與常人不同,他不曾參加宴席聚會。

終身不飲酒,有宴會的地方不去。

如果有人談論事情,乘車到了門上,主人便坐車出去迎上。

後來王弘輔佐大政,而王弘的弟弟王曇首被文帝所信賴,與王華同等。

王華常常說自己的力量用不完,屢屢感歎說:「宰相同時並存幾個人。

天下怎麼會得安寧?」

元嘉四年死去,年齡四十三歲。

元嘉九年,以殺死徐羨之的功勞,被追封為新建縣侯,謚號為宣。

孝武帝即位,配享文帝廟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南史白話文》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王華字子陵,是王誕同一曾祖的弟弟《南史白話文》王華傳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