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消風1散消風散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歌訣】《湯頭歌訣》9.消風散__十祛風之劑

湯頭歌訣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湯頭歌訣

湯頭歌訣 - 9.消風散__十祛風之劑

湯頭歌訣

9.消風散__十祛風之劑

9.消風1散消風散熱。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

消風散內羌防荊 芎樸參苓陳草並

殭蠶蟬蛻藿香入 為末茶調或酒行

頭痛目昏項背急 頑麻2癮疹3服之清

【詞解】1消風:本方有消風散熱之功,故名消風散。

2頑麻:即經久不愈的麻木證(患處不痛不癢,肌肉內有如蟲行,按之不知,掐之不覺),多由氣血俱虛,經脈失於濡養,或風、熱、濕、寒、痰、瘀留於脈絡所致。

3癮疹:癮(yin),音隱。

又名「風癮疹」。

多因風濕或風熱之邪侵襲人一體 ,鬱於肌膚腠理之間而發。

症見疹出色紅(屬風熱),或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風一團一 ,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者成塊成片,瘙癢,時隱時現。

【組成】羌活 防風 川芎 人參 茯苓殭蠶蟬蛻藿香各二兩(各60克) 荊芥 厚樸陳皮炙甘草各半兩(各l5克)

【用法】上12味藥共研細末,每次服二錢(6一9克),用茶水調下,或者用酒調下。

【功用】消風散熱,理氣健脾。

【主治】風熱上攻。

症見頭痛目昏,項背拘急,鼻嚏聲重,以及皮膚頑麻,癮疹瘙癢等。

又治婦人血風。

【分析】風熱上攻為本方的主證。

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風邪流竄經絡,則氣血運行不暢,以致肌肉經脈失養,故正氣不足為本方的兼證。

鼻嚏聲重為本方的次要症狀。

方中用防風、蟬蛻疏散風熱,蟬蛻又能止癢,共為君藥。

活、荊芥、殭蠶助助君藥疏散風邪,以止痛止癢,因癢自風來。

止癢必先疏風;藿香散邪辟穢,共為臣藥。

川芎行氣活血止頭痛,又能辛散疏風;人參、甘草、茯苓益氣健脾,以助脾運,生化有源,茯苓又可滲濕;厚樸、陳皮行氣散滿,使風邪無留壅,共為佐藥。

甘草兼有調和諸藥及使藥之用。

服時用茶調下,可防止升散太過耗傷肺氣,且茶葉苦寒則有助於清風熱:用酒調服可加速血行(血行風自滅),可助祛風,均為佐藥之用。

諸藥相配,消風散熱,理氣健脾。

按:本方可治諸風上攻而致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體煩痛,皮膚頑麻,瘙癢隱疹等症。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湯頭歌訣》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9.消風1散消風散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歌訣】《湯頭歌訣》9.消風散__十祛風之劑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