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在上可人扶,民之喜悅稱父母《劉公案》第八回 東閣怒鍘夜閣老 大報冤仇受皇封

劉公案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劉公案

劉公案 - 第八回 東閣怒鍘夜閣老 大報冤仇受皇封

劉公案

第八回 東閣怒鍘夜閣老 大報冤仇受皇封

君子在上可人扶,民之喜悅稱父母。

挈矩量度似文雅,物格方正是道路。

格物知致非傳有,只有始皇焚書故。

程子細論四書補,知盡其極在格物。

話表劉墉走入內宅,見了老誥命,口尊:「母親在上,孩兒給母親請安。」

老誥命吩咐免禮,那旁坐下,問道:「我兒面帶怒色,所為何來?」

劉墉聞聽老母所問,就對母親將誆夜閣老從頭至尾、始末緣由細說一遍。

老誥命夫人說:「那夜閣老乃系國戚皇親,須要酌量科罪,不可草率行事。」

劉墉吩咐丫髻使女將金姐、鳳英喚至面前。

金姐、鳳英給義母叩頭請安已畢,就將含冤負屈之事細述一遍,將干老寫的狀詞呈上。

老夫人接過看了一遍,見是老相爺的筆跡,看畢點了點頭,將狀詞遞給劉墉說道:「吾兒酌量而行,不可造次。」

劉墉喏喏連聲,退下出了內宅。

進了大廳,眼望夜裡紅口呼:「閣老,現有金家二女告你助甥為虐,霸佔良家婦女。」

夜閣老聞言不悅,說道:「我是國戚皇親,劉羅鍋子,你敢其奈我何?」

劉墉聞言微微冷曬,說道:「好大一個皇親國戚!豈不知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夜裡紅說:「劉羅鍋子,你敢把我怎樣?」

劉墉聞言大怒,吩咐一聲:「來呀!把虎頭銅鍘抬上來!」只聽下面一聲答應,霎然把虎頭銅鍘放在當院,各各虎視眈眈候命。

夜閣老一見,微然一笑,說:「劉羅鍋子,你就是依仗小小鍘刀唬嚇人,你家閣老亦不懼怕!」劉墉大怒,吩咐一聲:「給我鍘了!」只聽下面一齊答應,跑上四個人,把夜裡紅揪翻在地,剝去衣履,不容分說,用蘆席把夜裡紅捲起,搭下廳來,放在銅鍘之上。

一邊一個人,掐著席邊;劊子手擎鍘刀之把,扭著頭向大廳上瞅。

劉墉吩咐一聲:「行刑!」只聽「咯嚓」一聲,鮮血崩流,夜閣老已廢了命。

劉墉吩咐將一屍一搭下去,門外夜閣老的親隨一見此事,急忙回府報信去了。

劉墉鍘了夜閣老,自知自己的罪名,立刻吩咐順轎進朝,面君請罪。

這且不表。

且言國舅夜龍、夜豹聞家丁報父親被劉羅鍋子用銅鍘鍘了,只氣得三一屍一神暴跳,五靈豪氣飛空,說道:「罷了!罷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我今與劉羅鍋子誓不兩立!」兄弟二人急急來在後堂,稟明母親,閤家人等聞信,痛哭不已。

弟兄二人在府外乘騎,來至午門外。

下騎步入偏殿,見了皇上,行了三跪九叩首之禮,伏在金階,口呼:「主子給臣作主!劉墉膽大妄為,用銅鍘將臣父鍘了。」

乾隆皇爺聞奏,龍心大怒,命傳宣官:「宣劉墉上殿。」

一言未盡,只見劉墉跪在金闕,口呼:「萬歲!臣劉墉領罪。」

乾隆皇爺心中大怒,諭旨下:「佞臣劉墉擅自私鍘無罪國戚,殿頭武士速將劉墉推出午門正法!命國聖監斬!」武士不敢怠慢,將劉墉上綁推出午門,綁在樁橛。

國聖吩咐放炮,火光司不敢怠慢,「咕咚」炮響一聲,驚動闔朝公伯王侯、九卿四相、八大朝臣、文武百官,皆奔午門而來。

頭裡是皇叔十四王一爺 、勉三王一爺 、大喇嘛、二喇嘛、刑部正堂傅元成、鎮殿將軍吳能,並親王、郡王等,皆上殿保本:「不知劉墉身犯何罪?綁在法樁,等旨行刑。」

聖主說道:「眾皇兄御弟,眾家愛卿有所不知,劉墉擅敢橫行,私鍘無罪的夜裡紅,罪在不赦!眾家皇兄御弟休要保本,下殿去罷。」

眾位王一爺 一齊開口,口呼:「萬歲!劉墉私鍘閣老,理應問斬。

吾主念他劉門在朝作官,輩輩忠直,再念劉同勳三朝元老,忠直無私,不懼權奸,乃是有功之臣。

吾主應當赦其罪過。」

言還未盡,只見夜龍、夜豹心中恐怕皇上准本,殺父之仇不能得報。

跪在殿角,口呼:「萬歲給臣作主。

劉墉私鍘大臣,有欺君之罪。

我主若不斬劉墉,大清律例庶民亦就看輕,誰還遵國家法度?」

言還未了,時下怒惱十四王一爺 ,站起身形,將懷中所抱的鎮國鬧龍銅錘拿起,用錘指定夜龍、夜豹,大罵:「賊子!

你們哪曉劉墉的虎頭鍘是鍘奸不鍘忠,先鍘後奏。

大約你父子依仗系國戚,在市井橫行,被劉墉訪明,方正國法。

主子護短,偏向你等,皆因看在西宮面上。

我也明知,我一不作二不休,捨了我這王位不要了,我先打乾隆,後將你兩個賊子打死,我看有多大的亂子!」言罷,舉錘往上走。

乾隆皇爺暗說:「不好!」

口呼:「皇叔休要粗魯,朕赦劉墉無罪就是了。」

立刻傳下赦旨。

劉墉隨旨上殿,叩謝不斬之恩。

只見黃門官上殿跪奏:「劉同勳還朝,在午門外候旨。」

乾隆皇爺傳旨:「宣他上殿!」劉同勳隨旨上殿,行了三跪九叩首之禮,請了聖安,跪奏閱邊之事:「各府州縣風調雨順,民情安靖。

惟良鄉縣李家寨之李唐、李紅橫行霸道,搶男霸女,欺壓良善。

依仗閣老夜裡紅系姑表親戚。

現有告狀民人羅會通、民女金姐、鳳英,皆在午門外候旨親訊。」

乾隆皇爺傳旨,宣羅會通、金姐、鳳英偏殿訴冤。

一聲旨下,男女三人入午門,在殿前一齊跪倒,各將自己的冤枉從頭至尾一一訴清。

乾隆皇爺心中不悅,眼望十四王一爺 ,口呼:「皇叔,此案怎樣科罪方服民心?」

十四王一爺 口尊:「聖上,此案李唐、李紅依仗夜裡紅的勢力橫行霸道,夜裡紅雖然鍘死,死有餘辜;父作之,子述之,令夜龍、夜豹備辦棺槨,到東閣府盛殮夜裡紅的一屍一身,貶家為民,永不敘用。

帶一屍一棺搬出北京。」

皇上允奏,夜龍、夜豹充罰謝恩,下殿而去。

王一爺 復奏:「良鄉縣知縣郭得平私通惡霸,苦害黎民,理應斬首。

姑念他授孔孟心法,宜削官革職。」

聖上允奏,郭得平謝恩而去。

王一爺 復又奏道:「羅會通乃是守法的良民,災禍從天而降,宜當捉拿李唐、李紅後,將惡霸宅院賜與羅會通居住,另娶民女為妻,以慰其心。」

聖上允奏,羅會通謝恩退出午門,回良鄉縣而去。

十四王一爺 復又奏道:「金好善乃是兩榜進士出身,死得甚苦。

其妻賢德,遇難受苦,金姐、鳳英二女子貞烈,赴京鳴冤,受了些驚懼顛險,其情可憫。

聖上還須格外撫恤方是。

聖恩浩蕩,發下帑銀,將夜閣老府改修為招安府,賜給王氏節烈牌坊,賜二女子為雙賢公主,預為國家之瑞兆也。

吾主上裁!」乾隆皇爺龍心大悅。

發下上諭:「金好善追封為翰林院庶吉士,封王氏為淑節宜人,金姐、鳳英為御兒雙賢公主,招安府內棲身,另日擇選東床 。

先入正宮院參拜皇娘。

欽差鎮殿侯吳能領三千御林軍赴良鄉縣李家寨,捉拿惡霸李唐、李紅,並滿門家眷。

凡有被搶遭難的婦女,勘明釋放,令家中人領回,餘者立斬。

古安縣中提出王氏來京,著照所請,余依議。

欽此!」聖上袍袖一抖,捲簾朝散。

文武官員齊下朝綱,各回府第。

惟鎮殿侯吳能手捧旨意,不敢回府,退出午門上馬,竟奔御教廠,點了三千御林軍,放炮起隊,直撲良鄉縣李家寨而來。

來至李家寨,將莊村圍了,進了莊,奔至府門,闖進去逢人就拿,共合拿了八十三口。

放出被搶的婦女二十七口。

竟有五十六口被綁將院中,金銀米糧、什物器皿查明上冊,一交一 與羅會通收管。

吳能督隊,在良鄉縣提出王氏,一同赴京。

進京將御林軍扎御教場,上殿復旨。

聖旨下,欽命吳能監斬李唐、李紅,並其家眷,人人梟首。

看到此間,有俚語言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無報,時候未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劉公案》公案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君子在上可人扶,民之喜悅稱父母《劉公案》第八回 東閣怒鍘夜閣老 大報冤仇受皇封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