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一江一山歸一統,嘉慶聖駕坐北京《劉公案》第一回 上參本嘉慶私訪 天順當寶慶施威

劉公案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劉公案

劉公案 - 第一回 上參本嘉慶私訪 天順當寶慶施威

劉公案

第一回 上參本嘉慶私訪 天順當寶慶施威

大清一江一 山歸一統,嘉慶聖駕坐北京。

石庵上殿捧本奏,天順當內訪惡凶。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

且言大清國自太祖高皇帝開基定鼎以來,一統一江一 山,君正臣良,諸邦外國附庸納進朝覲。

真是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傳至仁宗睿皇帝,登基駕坐九五,年號嘉慶,王公大臣輔佐,臨朝聽政。

這一日臨朝,靜鞭三響,嘉慶皇帝已登九五。

只見左班走出一位臣宰,手捧本章,在品級山行了三跪九叩朝王禮,跪在丹墀,高舉本章。

嘉慶皇爺見是吏部天官鐵脖劉墉上本,龍心暗想:「這又不知參劾哪家官員?」

遂命司禮監接上本來。

捲簾散朝,袖本回宮,駕坐御書房,展開本章,閃龍目閱看。

見本章乃參劾九門提督和珅。

本內所言:「和珅家金磚墁地,家中有鑄就的金山銀山,有敵國之富。

皆因在通州開設一座『天順當』,當內私安十三盤鑄錢爐,竟鑄沙板剪邊魚眼。

人若去當當,一半制錢,一半私米,取息六分。

若有說閒話或攪擾天順當,門前撮著油漆棍,無論舉監生員,打死勿論。

勢惡霸道,人人不敢側目。」

嘉慶皇爺覽畢暗想:「世上竟有這樣的惡霸!有心不信,劉墉從來無虛奏之本。

不如朕前去訪察一番。」

想罷,在更衣殿更換一件藍布袍,青緞帽襯,腰繫一條河南帶子,足登薄底舊緞靴,腰掛檳榔荷包。

又打點一個小包袱,內包一件傳國寶衣,飛龍小馬褂上墜著十三個虎頭扣,上安貓兒眼大的十三顆避塵珠。

有避火緞沿著領子,若穿在身,冬暖夏涼。

復又包上《百中經》、《玉匣記》,袖吞兩塊毛竹板,打扮像一位算命先生模樣。

暗暗出了東華門,信步走至大街,無心觀看街上熱鬧,逕奔齊化門。

出了齊化門,兩足酸痛,暗說:「不好!此離通州四十里,怎樣走去?」

正然躊躇犯想,見有一人推著一輛小車。

皇爺一點手,推車之人走近前,放下小車,口尊:「先生,你老莫非雇我小車嗎?」

皇爺說:「正是。

我要雇腳,不知你要多少錢的腳價?」

車伕口尊:「大太爺,你老是要往何處去?」

皇爺說:「我上通州壩。」

車伕說:「通州離京四十里,來回八十里路,總得一天的工夫,你老給我一弔錢吧。」

皇爺聞言說:「好,我就與你一弔錢。

可得走快些,早到通州方好。」

車伕口尊:「大太爺上車罷。」

皇爺聞言,賜上車一坐,小車往懷裡一翻,將皇爺壓倒在地。

車伕說:「不好!」急忙把車扶起,拉起皇爺。

皇爺說:「好一奴一才!我未坐穩,車就翻了,這車我如何坐得?」

車伕說:「你老是不明白,你老想,小車兒是一個獨輪,你老坐在一邊,豈有不翻之理?」

皇爺說:「我一個人該坐兩邊不成?」

車伕說:「你老人家只坐一邊,先等我搬些磚頭、石塊趁著,方可坐。」

皇爺擺手說:「我不要磚頭、石塊趁車。」

車伕說:「不然再等候一位客官,一邊一位,可就趁勻。」

皇爺擺手說:「兩人坐車,我不花錢。」

車伕說:「要不將你包袱放在這邊趁著罷。」

皇爺這才歸座。

暗中有保駕的都城隍、土地並小鬼,把車推的推,拉的拉,車伕兩手掐著車把,帶上襻,彎腰撅腚,往前推行,自覺不費多大的氣力,遂口內吆吆喝喝唱起來:「楊六郎大戰兩狼山,殺得韃子無處顛。」

皇爺不愛聽殺韃子,皆因皇爺是滿洲人。

皇爺說:「你住了聲吧,不可唱它。

你再揀新鮮的唱。」

車伕說:「什麼新鮮呢?大清國的故事新鮮。」

皇爺說:「你就唱大清國罷。」

車伕說:「你老聽。」

信口就唱:「大清嘉慶皇爺坐寶殿,天分不過二三年。」

皇爺說:「你住了吧,你怎麼又咒罵朝廷?」

車伕說:「這是背地之言,罵之無妨。」

皇爺說:「背地也不許咒罵。

你揀好的唱。」

車伕說:「我唱《玉杯記》,你老聽。」

遂唱道:「王二姐在繡房,想起二哥張家男。

自從那年去趕考,整整六年未回還。

你在南京貪歡樂,撇下一奴一家受孤單。

白日說笑還好受,到了夜晚對誰言?象牙床 上無伴侶,紅綾被裡少半邊。

伸伸腿來無倚靠,蜷蜷腿來攢金蓮。

那天做夢你回轉,夫妻見面兩合一歡 ,顛鸞倒鳳多一會,架上金雞兩翅扇。

老天不遂人心願,二哥呀!狗咬尿泡白喜歡。

正月想到二月裡,盼到清明三月天,四月五月望穿眼,盼到六月整半年。

七月盼到七夕會,盼到八月月兒圓,九月想到重陽節,十月想你換上棉。

十一月整想一個月,想到臘月二十三」皇爺說:「你的腦袋不濟,嗓子洪亮。」

車伕說:「腦袋雖然不濟,我在家裡打過子弟班。」

皇爺說:「你在家打過子弟班?我也未曾問你家住哪裡,姓什名誰?」

車伕說:「我住在北京順天府鼓樓大街,坐北朝南的門。

我姓張,名寶慶,屬大龍的,今年二十三歲了。」

皇爺聞言,心中暗想:「朕回京後,將他選去,命他編曲與朕聽。」

正然思想,忽聽寶慶說:「到了通州了。」

皇爺說:「你再往前多送幾步。」

寶慶說:「天不早了,我還趕回京,若送你老到通州壩上,還得多給我加錢,我好住店。」

皇爺無奈,下了小車,邁步就走。

張寶慶走上前,拉住皇爺衣衫,口呼:「先生且慢走,快給我一弔錢。

好趕回京去。」

皇爺說:「你送我四十里路,我就於心不忍,你還給我一弔錢。」

張寶慶說:「大太爺,你老休打哈哈,快給我錢,我好趕路。」

皇爺說:「我要有一弔錢,我不會盤用呢?何用你送我呢?」

張寶慶聞言,笑嘻嘻作一揖,口呼:「大太爺莫要打哈哈,快給我一弔錢,我好趕回家去,孝養我那年殘的老母去。

感大太爺之大恩了。」

皇爺聞言,回手向囊中一摸,並未帶出錢來,心下為了難。

忽然看見包袱,暗說:「有了。」

遂打開包袱,取出飛龍馬褂,叫聲:「張寶慶,你將這馬褂去天順當當銀子,不要你當錢,當一千兩是你的,當一萬兩也是你的。

拿回家去,與你母制做壽衣壽木,不枉她養你一場。

余剩下三五百兩,你做一個買賣,強如推車賺腳力。

看你的造化吧。」

張寶慶接過馬褂仔細一看,暗想:「這馬褂太舊,為何值這些銀?」

暗中交代:此飛龍馬褂自順治老佛爺傳到嘉慶皇爺之手,已是五帝一百五十三年,如何不舊?

閒言少敘,張寶慶口呼:「大太爺,你老若是周濟我,你老將那一件青夾衫給我拿了去當才是。」

皇爺說:「夾衫雖新,不如馬褂值銀。

你自管當去,就知道了。」

張寶慶說:「我去當馬褂,你老與我看著小車,可別拐了我的小車去。」

皇爺說:「焉有此理?」

張寶慶手執馬褂,進了通州城,不一時來到天順當,走近櫃外,把馬褂遞上櫃頭。

那櫃上的朝奉接過一看。

說:「這馬褂太舊,給你寫二百銅錢吧。」

張寶太說:「你拿過來吧,你沒眼力,本主教我多當銀子哩。」

二人正然講話,驚動櫃裡監事的劉萬山。

這劉萬山是和珅的打頂馬的,見過主子穿的飛龍馬褂。

今日忽聽櫃檯爭辯,遂上櫃檯問道:「你二人因何爭辯?」

張寶慶見上來一人,頭戴一頂紅纓帽,身穿藍緞袍子,反穿火狐狸馬褂,青洋縐腰帶,腰中掛檳榔荷包,足蹬薄底青緞靴,手擎烏木桿長煙袋。

看罷,口呼:「大掌櫃,我當馬褂,他無眼力,給當二百錢。」

劉萬山聞言,拿過馬褂一看,大吃一驚,暗想:「這是皇爺家傳國至寶,因何倒在貧人之手?大約大清福盡,該著我家相爺為皇上了,不然不能得此馬褂,我必得戴亮紅頂、雙眼花翎。」

想罷,問道:「你當多少錢?」

張寶慶見問,暗想:「適才給我當二百錢,是矬子也長不高。

咳!橫財不富命窮的人。」

乃說:「我當一弔錢罷。」

劉萬山聞言,急忙命人寫了當票,拿過一弔錢往下遞。

張寶慶連錢帶票接過來,轉身出了天順當。

不一時來到皇爺面前說:「我當來了。」

皇爺問:「你當了多少銀子?」

張寶慶聞言,將舌頭一伸,脖子一縮,口呼:「大太爺別說當銀子,朝奉只當給二百錢。

我使了大大的勁,要了一弔錢,那小子瞎了眼,他就給我寫了一弔錢。」

皇爺說:「我只當你有多大命運,原來你是一弔錢之命。

今日你遇見了我,你若不發財,你這一輩子再發財可就難了。

你數一數,這一弔錢短數否?」

張寶慶聞言,把錢挑數,挑出四百五小錢,以外短五成錢。

皇爺問:「當的錢怎麼還短數?若是贖去,也照此數贖回去嗎?」

張寶慶說:「若是回贖,小錢不要,短數須添足。」

皇爺說:「你將錢拿了去換,所短之錢令他補上。」

張寶慶說:「我不敢去,要惹大禍。」

皇爺說:「我承當。」

暗中土地神說:「不好,若抗旨,我怎當土地神?」

遂入了張寶慶的竅。

立刻張寶慶將眼瞪直說:「我去教他換錢補短數。」

轉身跑進城。

奔到天順當,大喊道:「當鋪中小子們,快給爺爺補短數,換了私錢,萬事皆休,牙崩半個不字,我是你們八輩老祖宗!」

劉萬山聞言大怒,吩咐:「大家一齊動手,打這小子!」眾伙友各抄兵刃,跳出櫃檯來動手。

劉萬山把辮子盤起,撇卻外衣,抄起兩把順刀,跳出櫃外,舉刀就剁。

張寶慶倚仗會把式,二則身有膂力,三則土地神相助,近前抄了一根門閂,迎將上去,指東打西,只聽乒乓一陣響亮,打倒了七八個人,越打越有精神,眾人害怕倒退。

劉萬山見來得兇猛,暗說:「不好!一人捨命,萬夫難當。」

遂吩咐:「不用打了,給他拿一吊好錢吧。」

張寶慶聞言,暗想:「殺人不過頭點地,這小子既服了軟,就算完。」

遂接錢在手,出了天順當,奔出城來見了皇爺,述說一遍。

皇爺說:「你回京,我進通州城。」

遂將當票揣起,二人分手。

這且不表。

且言嘉慶皇爺出京通州私訪,未曾出宮,即在上書房留下一道諭旨,是令十七王一爺 、勉三王一爺 赴通州接駕之旨,要改扮行裝,須要嚴。

二位王一爺 得了諭旨,立刻改換行裝,暗暗出京,逕奔通州大路而行。

未知赴通州接著聖駕否,且看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劉公案》公案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大清一江一山歸一統,嘉慶聖駕坐北京《劉公案》第一回 上參本嘉慶私訪 天順當寶慶施威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