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其自取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莊子南華》02.齊物論:鹹其自取

莊子南華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莊子南華

莊子南華 - 02.齊物論:鹹其自取

莊子南華

02.齊物論:鹹其自取

鹹其自取

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鹹其自取,怒者其誰耶?」

「吹萬不同」,風刮過來,那個吹的味道,莊子起了個名詞叫做」吹萬」。

我們現在說吹牛,這個「吹」是從《莊子》來的。

講到這裡,我想起了年輕時候見到的事情。

四川青城山上有很多道家的廟子,其中一個叫上清宮,如果諸位到青城山玩過就會看到,那個道觀很大,裡頭有面牆壁很高,有人畫了一幅畫在上面,遊人見了都站在那裡看半天,看了就笑,笑得不得了,晝面上是一頭牛,很多人抓著牛在吹,有的抓尾巴,有的抓耳朵,有的抓牛的臉,有的抓牛的腿,都在那裡吹,有人抓住牛的腿吹,那個牛一腿蹬過去。

用吹牛兩個字畫了這麼一幅畫,那幅畫畫得真妙。

莊子不講吹牛,講「吹萬」,宇宙萬有的生命,都是這股「氣」一「吹」,吹出來的。

以前我們小時候,看過賣一種「糖人」,不管你要什麼形狀,他都能一口氣吹出來。

宇宙萬有的生命就是相近於那麼「吹」出來的。

形而下這個生命怎麼來?一「氣」所生,我們不要當成風喔,也不要當成空氣的氣喲,這個「氣」是個代名詞。

莊子說「吹萬不同」,一股「氣」吹山來,就產生現象的不同,所以我們在座的這麼多人,就有男一女老幼,胖瘦高矮,健康不健康等各種不同的樣子。

形而下就是這股力量吹出來的。

吹出來使宇宙萬有不同,這個還容易懂,那宇宙萬有怎麼來的?講形而上,「無何有之鄉」,「本來無一物」「天籟」又是怎麼一回事?

「而使其自已也。」

一「吹」出來變成萬物以後,就不齊了,但是原始就是一口「氣」,「吹」出來以後,每一口氣又分散成萬氣,所以你有你的氣,我有我的氣,大家的牛脾氣一狗脾氣老虎獅子脾氣,各有不同,「吹萬不同」。

那麼,誰去主宰啊?沒有主宰,上帝、神、菩薩都作不了主宰,「或其自缺。

天堂地獄,喜怒哀樂,善惡是非,都是你造的,你「吹」出來的。

「怒者其誰耶?」

這裡的「怒」不是發脾氣,是形容很堅強的生命的氣力。

它形容吹的時候臉都漲起來了。

像發了脾氣一樣。

你把泡泡糖吹成球,越吹得大,你的臉就越漲得紅,臉兩邊鼓起來像發怒一樣,所以我們有一個名詞叫「鼓吹」。

這個「吹」「氣」的是誰啊?是上帝嗎?還是上帝的外婆?是唯物嗎?還是唯心?都不是,就是你自己!

「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戚其自取,怒者其誰耶?」

《齊物論》的中心要點,就這幾句話。

一股「氣」吹出來變成了這個生命後,把它抓住就有萬氣的不同了。

「鹹其自缺這個「其」,等於大海的水一樣,你心量大一點就多舀一點,心量小一點就步舀一點。

所以這個生命,你抓取多一點,氣就大一點,抓取少一點,氣派就小一點;有些人是正氣,有些人是邪氣;有些人是陰陽不正氣,有些人是半陰半陽的氣;各種各樣,是萬氣不同。

誰作主宰?無主宰。

自然來的,歸於自然。

莊子這個道理同佛說的《楞嚴經》一樣:「清靜本然,周遍法界。」

它沒有主宰,也不是自然。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循業發現。」

「隨眾生心」,隨你的心;「應所知量」,「應」是感應,你所知的範圍量有多大,它「吹」的「氣」就有多大;「循業發現」,跟著你自己心念的業力發現。

你要曉得喲,佛當時在印度的時候,是比莊子前還是後,這個時間無法考證,但他們說的原理是一個,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

莊子是這樣表達「怒者其誰耶?」

生命裡頭有一「氣」,你找找看,那個東西誰啊?」

那就是生命的本來。

「吹」「氣」,那個東西不屬於「氣」。

我們喉嚨只有三寸,一口氣上不來,「吹萬」也不吹了,這個形體不屬於我了。

這個形體,不能依它的時候,那佃東西跑到哪裡去了?要找回來。

所以禪宗後來提出一個「參話頭」的方法,參「念佛是誰?」

「找是誰?」

莊子早就給你提出來了:「怒者其誰耶?」

魂魄與神氣

大知閒閒,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

與接為構,日以心斗:縵者、窖者、密者。

小恐惴惴,大恐縵縵。

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

樂出虛,蒸成菌。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下面莊子告訴我們知見上要懂:

大知閒閒,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莊子的文章不是說空話嗎?你不要看兩個字都是閒,但它們是不同的閒。

前面的「閒」是門字裡一個木架子;後面的「閒」是門字裡一個月亮。

嚴格來講這兩個字在古文裡有差別,後來則是通用,中國原始的文字並不一定是通用的。

因為古人蓋的房子沒有房門,原始的房子蓋起來,像碉堡一樣,下面開個門,下層養豬呀、貓呀的,上層住人。

如果去大一陸的西南、西北邊疆有些地方就能看得到,一些山洞的門口用木架子一擋就算了,並不怕小偷,只防牛羊跑出去,所以叫「閒」。

這個「閒」,門字裡頭一個木架子,古代叫做「鹿角」,像鹿的角一樣,現在叫「木馬」,拿木馬來擋就擋住了,所以這個「閒」字也有房子的意思。

後面的「閒」字,我們晚上吃完飯沒有事情,在屋裡坐著,看從門縫裡面透進月光來,優哉游哉,當然是很清閒的。

所以莊子用這兩個字是有道理的。

「大知閒閒,小知閒閒;」真理大智慧的人,他是有個範圍的,有他的道德的標準。

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

「其寐也」,睡著了,「魂交」,「魂」跟誰交呢?「魂」跟氣相交。

氣就是「魄」,所以我們叫「氣魄」。

真理睡著的話,神氣相交,因此第二天能一精一神飽滿,如果睡不好,神氣沒有相交,就不行。

「魂」「魄」這兩個字,都是從田從鬼的象形會意字。

魂字左邊的雲字,就是象徵雲氣的簡寫。

一個人的一精一神清明,如雲氣蒸蒸上升,便是魂的象徵。

在白天的活動,它就是一精一神,在睡夢中的變相活動,它便是靈魂。

魄字,邊旁是白,一半形聲,一半會意。

在肉一體生命中的活動力,包括荷爾蒙、維他命、維你命、維我命的,氣呀血呀,肌肉,蛋白質等等,都加起來,就是它的作用。

所以俗話說一個人的氣魄、魄力等等,就是這個意思。

有些人身一體衰老了,變得不成樣子,成了骷髏一樣,就是魂跟魄兩個分開了。

年輕的時候這兩樣東西總在一起。

以神仙丹道家學說來講,認為生時魄在肉一體生命活力中普遍存在。

不經亦修煉,不得和魂凝聚為一,死後魄就歸沉於地。

因此,魂就是鬼影,魄是鬼形。

到了宋代的理學家們,一變張橫渠的理論,便構成「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的說法。

二氣,是指一抽一象的陰陽二氣。

其實,都是從道家的魂魄之說脫胎轉變而來。

為什麼老年人睡不著呢?中國養生的道理,醫學的道理告訴我們:水火不相濟。

水火為什麼不相濟啊?心腎不交,心火不能下降,思想情緒的火不能清下來;腎水不能上升,荷爾蒙、維他命等不夠了。

心火不降,腎水不升,心腎不交,就睡不著了。

中國養生之道講究培養脾氣,把心神一寧定就睡著了,一愛一睡得很,所以老年人一愛一睡覺是長壽之相。

老年人睡不著,從生理上講是因為心腎不交,在理論上講是因為魂魄兩個分開了。

按照中國文化的講法,人睡著時,魂並沒有離開身一體,而是歸到某個部分。

如果魂在後腦,就會做夢,如果到了前腦,就醒了,魂藏在心腎的中間,能睡得很安祥。

我們看到中國古畫裡,人做夢的時候會在頭頂上有一個自己出去了。

「其覺也形開,」睡醒了,就像那個花一樣,神氣充沛了,因為它們相交了一一夜,睡夠了。

那形態,充滿了氣與神,像花一樣張開了。

「大知閒閒,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一個是講智能的境界,知識的境界,一個是講吹大牛,說小話的境界;「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

是講睡著跟醒來的境界。

好像這六句話不相干,現在我們說明你就懂了,都相干。

神氣充足的人是「大知」,他們的智慧高,不充足就「小知」;神氣充足的人是「大言」,不充足是「小言」,這些都是由你的一精一神魂魄,就是神與氣兩個東西充沛與否來的。

所以腦子過度使用,文章寫多了,不容易睡著,因為魂與魄兩個不相交了。

如果多煉氣養氣呢,氣養充足了,一定能睡著。

這是氣把魂魄、一精一神吸收回來了,就睡著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莊子南華》諸子百家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鹹其自取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莊子南華》02.齊物論:鹹其自取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