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要點】一、提出針刺後可出現六種不同反《黃帝內經》下卷 靈樞篇 行針

黃帝內經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 - 下卷 靈樞篇 行針

黃帝內經

下卷 靈樞篇 行針

【本章要點】

一、提出針刺後可出現六種不同反應的問題,進行探討。

二、闡明針刺後出現六種不同反應的原因,是在於各人一體質的不同和氣血的盛衰。

三、最後指出針刺氣逆(如暈針)與愈刺而病癒甚者與體質無關,完全是由於醫療作風的草率或技術上的錯誤造成的。

【原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九針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氣,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已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或發針而氣逆;或數刺病益劇。

凡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

岐伯曰:重一陽一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

黃帝曰:何謂重一陽一之人?岐伯曰:重一陽一之人,熇熇1高高,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髒氣有餘,一陽一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

黃帝曰:重一陽一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一陰一者也。

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一陰一者也。

岐伯曰:多一陽一者,多喜;多一陰一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一陰一。

其一陰一陽一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岐伯曰:一陰一陽一和調,而血氣淖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

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一陰一氣多而一陽一氣少,一陰一氣沉而一陽一氣浮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

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一陰一而少一陽一,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

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一陰一陽一之氣,浮沉之勢也。

此皆粗之所敗,上2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註釋】

1熇熇:火熱熾盛的意思。

2上:這裡是針刺的醫生。

【譯文】

黃帝向岐伯問道:我從你這裡熟悉了九針,而施行於百姓,百姓的氣血,各不相同。

有的神氣激昂,氣行在針前;有的針和氣同時相逢;有的在針拔一出之後,氣才獨自行至;有的經過數次針刺後,才覺有氣來;有的在針刺後,產生暈針等不一良反應;有的針刺數次後,病情反而加重。

以上這六種情況,在針刺時表現各不相同,我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一陽一氣重的人,神易激動,氣也就容易引發。

黃帝說:怎樣才能判斷人是否一陽一氣重?岐伯說:一陽一氣重的人,火一樣熾一熱,說話利索,趾高氣昂,心肺的髒氣有餘,一陽一氣滑盛激揚,所以神一騷一動而氣先行。

黃帝說:有的一陽一重的人,神氣卻並不見先行,這是為什麼?岐伯說:這人很有些一陰一氣罷了!黃帝說:怎麼知道這人很有些一陰一氣呢?岐伯說:多一陽一的人多樂觀,多一陰一的人多惱怒,常發怒而又消解得快,所以說他很有「一陰一」的色彩,要他一陰一陽一離合難,所以神氣不能先行。

黃帝說:那些氣與針相逢的,又怎麼樣?岐伯說:一陰一陽一和調,則氣血潤澤滑利,所以針入而氣出,迅速地相逢。

黃帝說:針拔一出後氣才獨至的人,這是什麼氣的作用呢?岐伯說:這類人一陰一氣多而一陽一氣少,一陰一氣深沉而一陽一氣膚淺的人內藏不露,所以在針拔一出後,一陽一氣才慢慢出來,獨自成行。

黃帝說:針刺數次才有氣感,這是什麼氣在作用呢?岐伯說:這樣的人多一陰一而少一陽一,神氣沉潛很難被激動,所以數次針刺後才有所感覺。

黃帝說:針刺後出現暈針等現象,是什麼氣的作用呢?岐伯說:針刺後出現暈針以及針刺數次後病情加重的,與人一體一陰一陽一二氣,及其或沉或浮之狀無關,這都是由於疏忽造成的,是醫生的失誤,病人的形質神氣並沒有一毛一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黃帝內經》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本章要點】一、提出針刺後可出現六種不同反《黃帝內經》下卷 靈樞篇 行針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