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到了次日,謝金吾擺列隊伍,經無佞宅門首而過《楊家將傳》二十七 樞密計傾無佞府 金吾拆毀天波樓

楊家將傳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楊家將傳

楊家將傳 - 二十七 樞密計傾無佞府 金吾拆毀天波樓

楊家將傳

二十七 樞密計傾無佞府 金吾拆毀天波樓

卻說到了次日,謝金吾擺列隊伍,經無佞宅門首而過。

近天波樓邊,令手下敲動金鼓,喝道連聲。

謝金吾端坐馬上,過卻樓前。

正值楊令婆與柴夫人在廳上閒坐,聞府外樂聲響亮,令人出府探視。

回報:「謝副使徑乘馬喝道而過。」

令婆怒曰:「滿朝官宰,讓得我楊家。

謝金吾何等人,特來欺凌?」

即令備車馬,趨朝來奏於帝。

令婆以龍杖而入。

真宗降階而迎,列坐,因問曰:「朕未有宣命,夫人造1朝,將奏何事?」

令婆起答曰:「妾先夫蒙先帝厚恩,曾賜無佞宅、天波樓等第宅,使臣妾諸子榮耀莫加。

宰官經過者,俱下馬迴避,非是敬老妾,蓋重君命也。

今者謝金吾,動用鼓樂,不下馬而過,分明輕饅陛下,欺侮老妾。」

真宗聞奏,即宣謝金吾入,責之曰:「昔先帝遺旨,汝何獨違?今夫人劾汝輕侮朝廷,該當何罪?」

謝金吾奏曰:「臣非敢有慢國法,容奏其故。

前日陛下以敕命旌賞楊六使,臣領敕經過天波樓,亦下馬而過,斯時君命反甚輕褻2。

臣等以為相礙,正欲會同文武具奏,未敢擅進。

且天波樓離無佞宅一望之地,實當南北要道,遇聖節朝賀之日,由此而過,深為未便,乞陛下毀拆其樓,使朝廷知所尊重,千載盛事也。」

金吾奏罷,真宗默然。

王欽迎風旨進奏曰:「謝金吾所陳,極當於理。

且無佞宅與天波樓隔越,拆之誠便於事。」

真宗曰:「卿等且退,待朕再與文武商議。」

令婆悶悶而出。

私地3,王欽又力奏其事。

真宗允旨下敕,就著謝金吾監眾拆毀之。

旨敕既下,王、謝不勝之喜。

消息傳入楊府中,令婆與郡夫人議曰:「不想謝金吾劾奏朝廷,要拆天波樓,王欽亦互同此主意。

今聖上允其奏,此賊必來毀拆。

若不能作主,深貽夫君羞也。」

郡主曰:「待見八殿下商議,再奏聖上,或能挽回天意。」

令婆曰:「事不宜遲,太郡當即往。」

柴氏徑辭令婆,來八王府中,相見畢。

柴氏曰:「主上聽信謝金吾罔奏,要拆毀天波樓。

且此樓創始,乃先帝之命。

望殿下念其父子忠勤於國,復奏止息其事,則楊家必深報德矣。」

八王曰:「聖旨既下,難以即奏。

且此樓不便於天使,主上有意去之。

如今之計,謝金吾好利人也,汝歸商議,多用金寶,買賄與他,寬容數日,遇有機會,我當奏於主上。」

柴太郡領命辭歸,見令婆,道知買囑之事。

令婆曰:「若得此樓不拆,安惜金寶為哉?只恐謝金吾不肯接受。」

大郡曰:「可令心腹付之,無有不接。」

令婆然之。

即整備黃金四十兩,玉帶一圍,遣人往謝府送去。

果然,金吾見楊府禮物,便自心動,乃作傲曰:「彼恃朝廷只在他一家而已,今日亦識謝某乎?」

知心人劉憲進曰:「既楊家服輸,小心於樞密,正做個人情,緩緩拆之。

待朝廷意阻,若留得不動,則令婆正有孝敬在後,豈不兩全其美?」

金吾曰:「汝言有理。」

遂受下禮物。

遣人於楊府回復。

令婆聞知,私喜曰:「若金吾肯息此事,聖上必不深較。」

乃遣人於八王府中,緝探復奏消息。

不想謝金吾所受賄賂,已漏於王欽知道,乃力奏真宗,亟行是事。

真宗得奏,復敕謝金吾作急回報。

金吾領旨,不得已,督率人夫,將天波樓上層拆去,尚留中層未拆。

八王遣人報知令婆:「聖意難回,可星夜往三關與六使商議,則能計較。」

令婆得報,憂悶不已。

八十娘十進曰:「母親勿憂。

且依殿下所言,令六哥回來計較。

不然,涓十涓之勢弗遏4,恐後日無佞宅亦難保也。」

令婆曰:「汝言雖是,誰去報知?」

九妹曰:「女兒曾識三關路徑,願走一遭。」

令婆曰:「汝速去速回。」

九妹裝點齊備,辭別母親,望三關而來。

時值五月天氣,途中暄熱,九妹趁早而行。

不消一日,到三關寨,見六郎。

道知:「謝金吾奏主上拆毀天波摟,母親著兄星夜回去計較。」

六使驚曰:「朝中文武不諫,八殿下亦坐視那?」

九妹曰:「八殿下力諫不允。

是他著人來說,要與哥哥商議。」

六使憂憤無地,密令九妹入後寨訊曰:「我鎮守此處關隘,職責亦重,朝廷又無詔命;倘被覺知,則有擅離之罪,進退兩難,如何處置?」

九妹曰:「母親立待,哥哥只得私離數日,待事定之後,仍復回寨。」

六使乃喚過岳勝分付曰:「母親有大事商量,著吾妹來召,只得私下三關數日,事定後即便到此。

汝與孟良等,謹慎邊境,遵守號令。

待焦贊問我所在,只說往眉山打獵未回,不可漏此風聲與知。」

岳勝領諾而出。

是夜,六使辭岳勝、孟良等,悄悄離佳山寨,望汴京而來,有詩為證:

單馬宵征恨不平,君王何以重十奸十臣?

誰知禍起蕭牆內?詐死埋名不忍聞。

二騎行了半夜,將近烏鴉林,忽一人跳出林外,攔住去路叫曰:「本官分付,不與焦贊知之。

我已聽得多時。」

六使大驚曰:「汝不守關寨而私來此?」

焦贊笑曰:「本官亦且私離三關,如何反說我來?小可聞得東京最好光景,平生未睹,今日特要跟本官同走一遭。」

六郎曰:「汝真惱殺我矣!此來正怕人知,汝心十性十又急,若到京城,必生出禍患,那時誰任其咎?作急歸寨,我回來重賞於汝。」

焦贊曰:「若不允我去,先到沛京,揚說本官私離三關。」

九妹曰:「只一個人,哥哥便帶他同去,叮嚀勿使生事便了。」

六郎依九妹之言,帶焦贊一同來到無佞府中。

入見令婆,拜札畢。

令婆見六使,汪然淚下曰:「汝父子八人,投入中朝,於今凋零,只有汝在。

先帝敬我楊府,建設第宅相待,今被謝金吾欺虐,奏毀天波樓,若不早為定汁,後日無佞宅莫得安矣。」

六使曰:「母親勿憂,待不肖5密進八殿下府中商議。

我父子有死難之功,主上寧肯相忘?」

令婆乃令柴太郡等相見。

太郡曰:「八王若肯主張是事,決有好消息。」

六使然其言。

因安頓焦贊在偏房居住,著府中軍校防守,勿令出去生事。

時焦贊初到,亦且過得。

一連數日,便坐臥不住,與軍校議曰:「我隨本官到此,正待看汴京風景。

今著人監守於我,莫若不來,猶得散誕。

汝等若肯帶我向城中遊玩,多買酒食相謝。」

軍校曰:「去且無妨,只恐你生面,被人識破,那時連累著本官也。」

贊曰:「自有方略,決不與人識破。」

軍校乃背了六使,開後門,與焦贊出得無佞府,大踏步望汴京而來。

果然好一座城郭,有《西十江十月》詞為證:

堪羨京師形勝,朱門十萬人家。

汴京自古最繁華,絃管高歌月夜。

市列珠璣錦繡,風十流人物豪奢。

菁蔥雲樹繞堤沙,真是堪描堪畫。

焦贊轉過仁和門,但見車馬往來,人煙輳7集,不覺失口曰:「若非本官挾帶,安得見此光景?」

軍校驚曰:「汝膽好大!此處乃京城地面,緝訪軍家無數,鬧出禍來,誰人來救?」

焦贊笑曰:「便道一聲何妨?」

言罷,行到歌管巷,見酒館中擺列齊整。

贊曰:「相與進裡面,沽飲三杯而去。」

軍校曰:「此間不是我等飲酒處。

往城東,望高樓飲玩。」

日色將晚,軍校催促回去。

贊曰:「難得來此,只在城中尋店安下,明日回去未遲。」

從人見他十性十急,只得依從。

近一更時分,焦贊尚未安歇,乘月下,與軍校閒走。

偶經過謝金吾門首,聽得府中樂聲嘹亮,歌音不歇。

焦贊問曰:「此是那個家中?風送歌音,如此清亮。」

軍校笑曰:「速行,休問此處。

我本官正因其人要拆毀「滴水天波樓」,才下三關。

正是當朝十寵十臣謝副使府中,想必正在歡飲,樂人未散,故有此樂音也。」

焦贊初未知謝金吾家,則全然無事,聽說是本官對頭,便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謂軍校曰:「汝二人只在外面等候,我入府中察訪消息便來。」

軍校嚇得渾身酥十麻,叫苦曰:「汝生出事節,我等定遭連累。

可急轉店中,明日侵早回去,本官亦弗覺。

不然,我先走去報知。」

焦贊怒曰:「任汝二人去,定要依我行也。」

徑別了軍校,閃進謝府後門而去。

二軍慌忙各自逃奔不題。

----------------------------------------

【註釋】

1 造:於此作「到」「來」解,另如「造訪」。

2 褻[xie,音謝]:輕慢,不莊重。

3 私地:暗地裡。

私,暗中。

4 涓十涓之勢弗遏:涓十涓,細流。

弗遏,不能遏止。

5 不肖[xiao,音笑]:不肖子孫的略語。

6 菁蔥[jīng cōng,音京囪]:青蔥,蔥綠色。

7 輳[cou,音湊]:形容人多。

輳,車輪的輻集於轂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楊家將傳》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卻說到了次日,謝金吾擺列隊伍,經無佞宅門首而過《楊家將傳》二十七 樞密計傾無佞府 金吾拆毀天波樓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