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藥用】本品為雲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中藥學教材》吳茱萸的作用與功效·十三 祛寒藥

中藥學教材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中藥學教材

中藥學教材 - 吳茱萸的作用與功效·十三 祛寒藥

中藥學教材

吳茱萸的作用與功效·十三 祛寒藥

吳茱萸

【藥用】本品為雲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

【性味與歸經】辛、苦,大熱。

有小毒。

入肝、胃、脾、腎經。

【功效】溫中止痛,降逆止嘔,殺蟲。

【臨床應用】1.用於脘腹冷痛,?痛,疝痛,腳氣疼痛,以及經行腹痛等症。

吳茱萸溫散開郁、疏肝暖脾,善解厥陰肝經的郁滯,而有行氣止痛的良效。

其治胃腹冷痛,可配溫中散寒的淡乾薑或行氣止痛的廣木香;治寒疝少腹痛,可配理氣止痛的台烏藥、小茴香及川楝子;治腳氣疼痛,可配舒肝活絡的木瓜。

由於本品祛寒、止痛之功甚佳,故在臨床上又常配合桂枝、當歸、川芎等品,治婦女少腹冷痛、經行後期。

還可配伍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治脾腎虛寒、腹痛洩瀉。

2.用於肝胃不和、嘔吐涎沫等症。

本品能疏肝理氣,又有降逆止嘔之功,故可用治肝胃不和而致嘔吐涎沫,可配生薑、黃連等同用。

此外,根據近人經驗,治蟯蟲病,可用淡吳萸三錢,加水煎取汁,第一天晚上服頭汁,第二天晚上服二汁,連服三至五劑。

【處方用名】吳萸、淡吳萸(每斤吳茱萸用甘草一兩煎汁浸泡,泡至吳茱萸開裂為度,曬乾用。

辛烈之性稍減。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按語】1.吳茱萸辛苦大熱,不但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且能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根據臨床體會,以止痛與止嘔兩種功效為最佳。

凡肝氣鬱滯所致的?痛、頭痛,肝胃失調所致的胃痛、嘔吐,吳萸是常用的藥品。

2.吳萸是厥陰肝經的主藥,其性雖屬大熱,但在肝氣鬱滯的情況下,如有熱象,亦可配合寒涼藥同用,如左金丸,即以本品輔助黃連,治肝火?痛、嘔吐吞酸;又如戊己丸,用本品配伍黃連、白芍,治下痢腹痛。

3.本品溫中散寒的功效,與乾薑相似,故寒郁中焦,脘腹冷痛,吳萸、乾薑,每常同用。

但乾薑尚能溫上焦,可溫肺化飲;吳萸還能溫下焦,暖厥陰以治寒疝,助腎陽而治寒瀉,這是兩藥功用不同之點。

【方劑舉例】吳茱萸湯《傷寒論》:吳茱萸、人參、大棗、生薑。

治嘔而腹滿,或乾嘔吐涎沫,頭痛脘痛,吞酸嘈雜,吞不紅,無熱象者。

一 發散風寒藥·一 解表藥 麻黃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桂枝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紫蘇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荊芥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防風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羌活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細辛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白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稿本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香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生薑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藥學教材》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吳茱萸【藥用】本品為雲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中藥學教材》吳茱萸的作用與功效·十三 祛寒藥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