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原文】甘羅者,甘茂孫也《課外文言文》《史記·甘羅列傳》原文及翻譯

課外文言文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課外文言文

課外文言文 - 《史記·甘羅列傳》原文及翻譯

課外文言文

《史記·甘羅列傳》原文及翻譯

史記

【原文】

甘羅者,甘茂孫也。

茂既死後,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於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於秦。

秦使張唐往相燕,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

張唐謂文信侯曰:「臣嘗為秦昭王伐趙,趙怨臣,曰:『得唐者與百里之地。

』今之燕必經趙,臣不可以行。」

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強也。

甘羅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質矣,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

甘羅曰:「臣請行之。」

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請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甘羅曰:「大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

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臣,何遽叱乎?」

於是甘羅見張卿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

卿曰:「武安君南挫強楚,北威燕、趙,戰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也。」

甘羅曰:「應侯之用於秦也,孰與文信侯專?」

張卿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

甘羅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

曰:「知之。」

甘羅曰:「應侯欲攻趙,武安君難之,去鹹一陽一七里而立死於杜郵。

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

張唐曰:「請因孺子行。」

令裝治行。

行有日,甘羅謂文信侯曰:「借臣車五乘,請為張唐先報趙。」

文信侯乃入言之於始皇曰:「昔日茂之孫甘羅,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孫,諸侯皆聞之。

今者張唐欲稱疾不肯行,甘羅說而行之。

今願先報趙,請許遣之。」

始皇召見,使甘羅於趙。

趙襄王郊迎甘羅。

甘羅說趙王曰:「王聞燕太子丹入質秦歟?」

曰:「聞之。」

曰:「聞張唐相燕歟?」

曰:「聞之。」

「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張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

燕、秦不相欺者,伐趙,危矣。

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

王不如繼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強趙攻弱燕。」

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

秦歸燕太子。

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太史公曰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註:節選自《史記》卷七十一《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譯文】

甘羅是甘茂的孫子。

甘茂死去的時候,甘羅才十二歲,侍奉秦國丞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派剛成君蔡澤到燕國,三年後燕國國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

秦國準備派張唐去輔助燕國,打算跟燕國一起進攻趙國來擴張河間一帶的領地。

張唐對文信侯說:「我曾經為昭王進攻過趙國,因此趙國怨恨我,曾稱言說:『能夠逮住張唐的人,就賞給他方圓百里的土地。

』現在去燕國必定要經過趙國,我不能前往。」

文信侯聽了怏怏不樂,可是沒有什麼辦法勉強他去。

甘羅說:「君侯您為什麼悶悶不樂得這麼厲害?」

文信侯說:「我讓剛成君蔡澤奉事燕國三年,燕太子丹已經來秦國作人質了,我親自告訴張卿去燕國任相,可是他不願意去。」

甘羅說:「請允許我說服他去燕國。」

文信侯呵叱說:「快走開!我親自請他去,他都不願意,你怎麼能讓他去?」

甘羅說:「項橐七歲就作了孔子的老師。

如今,我已經滿十二歲了,您還是讓我試一試。

何必這麼急著呵叱我呢?」

於是文信侯就同意了。

甘羅去拜見張卿說:「您的功勞與武安君白起相比,誰的功勞大?」

張卿說:「武安君在南面挫敗強大的楚國,在北面施威震懾燕、趙兩國,戰而能勝,攻而必克,奪城取邑,不計其數,我的功勞可比不上他。」

甘羅又說:「應侯范睢在秦國任丞相時與現在的文信侯相比,誰的權力大?」

張卿說:「應侯不如文信侯的權力大。」

甘羅進而說:「您確實明瞭應侯不如文信侯的權力大嗎?」

張卿說:「確實明瞭這一點。」

甘羅接著說:「應侯打算攻打趙國,武安君故意讓他為難,結果武安君剛離開鹹一陽一七里地就死在杜郵。

如今文信侯親自請您去燕國任相而您執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麼地方了。」

張唐說:「那就依著你這個童子的意見前往燕國吧。」

於是讓人整治行裝,準備上路。

行期已經確定,甘羅便對文信侯說:「借給我五輛馬車,請允許我為張唐赴燕先到趙國打個招呼。」

文信侯就進宮把甘羅的請求報告給秦始皇說:「過去的甘茂有個孫子甘羅,年紀很輕,然而是著名門第的子孫,所以諸侯們都有所聞。

最近,張唐想要推托有病不願意去燕國,甘羅說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

現在甘羅願意先到趙國把張唐的事通報一聲,請答應派他去。」

秦始皇召見了甘羅,就派他去趙國。

趙襄王到郊外遠迎甘羅。

甘羅勸說趙王,問道:「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嗎?」

趙王回答說:「聽說這件事了。」

甘羅又問道:「聽說張唐要到燕國任相嗎?」

趙王回答說:「聽說了。」

甘羅接著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來,說明燕國不欺騙秦國。

張唐到燕國任相,表明秦國不欺騙燕國。

燕、秦兩國互不相欺,顯然是要共同攻打趙國,趙國就危險了。

燕、秦兩國互不相欺,沒有別的緣故,就是要攻打趙國來擴大自己在河間一帶的領地。

大王不如先送給我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幫助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

趙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

秦國送回燕太子,趙國有恃無恐便進攻燕國,結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讓秦國佔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羅回來後把情況報告了秦王,秦王於是封賞甘羅讓他做了上卿,又把原來甘茂的田地房宅賜給了甘羅。

太史公說:甘羅年紀很輕,然而獻出一條妙計,名垂後世。

雖然他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戰國時代名副其實的謀士。

須知,當著秦國強盛起來的時候,天下特別時行權變謀詐之術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課外文言文》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史記【原文】甘羅者,甘茂孫也《課外文言文》《史記·甘羅列傳》原文及翻譯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