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在古代泛指禽一獸之類動物,五禽,是指虎、《中醫養生學》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

中醫養生學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 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

中醫養生學

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

禽,在古代泛指禽一獸之類動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鳥五種禽一獸。

戲,即遊戲、戲耍之意。

所謂五禽戲,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一獸的動作,組編而成的一套鍛煉身一體的功法。

以模仿禽一獸動作來達到健身目的的方法,最早見於戰國時期。

《莊子·刻意》有:「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的記載,至漢初《淮南子·一精一神訓》則有:「熊經、鳥伸、鳧浴、蝯**、**視、虎顧,是養形之人也」的說法,而五禽戲之名相傳出自華佗。

《後漢書·方術傳》載,華佗云:「我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

隨著時間的推移,輾轉傳授,逐漸發展,形成了各種流派的五禽戲,流傳至今。

一、養生機理

五禽戲屬古代導引術之一,它要求意守、調息和動形諧調配合。

意守可以使一精一神寧靜,神靜則可以培育真氣;調息可以行氣,通調一經脈;動形可以強筋骨,利關節。

由於是模仿五種禽一獸的動作,所以,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動作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區別。

虎戲即模仿虎的形象,取其神氣、善用爪力和搖首擺尾、鼓蕩週身的動作。

要求意守命門,命門乃元一陽一之所居,一精一血之海,元氣之根、水火之宅,意守此處,有益腎強腰,壯骨生髓的作用,可以通督脈、去風邪;鹿戲即模仿鹿的形象,取其長壽而一性一靈,善運尾閭,尾閭是任、督二脈通會之處,鹿戲意守尾閭,可以引氣周營於身,通經絡、行血脈、舒展筋骨;熊戲即模仿熊的形象,熊體笨力大,外靜而內動。

要求意守中宮(臍內),以調和氣血。

練熊戲時,著重於內動而外靜。

這樣,可以使頭腦虛靜,意氣相合,真氣貫通,且有健脾益胃之功效;猿戲即模仿猿的形象,猿機警靈活,好動無定。

練此戲就是要外練肢一體的靈活一性一,內練抑制思想活動,達到思想清靜,體輕身健的目的。

要求意守臍中,以求形動而神靜;鳥戲又稱鶴戲,即模仿鶴的形象,動作輕翔舒展。

練此戲要意守氣海,氣海乃任脈之要一穴一,為生氣之海;鶴戲可以調達氣血,疏通經絡,活動筋骨關節。

五禽戲的五種功法各有側重,但又是一個整體,一套有系統的功法,如果經常練一習一而不間斷,則具有養一精一神、調氣血、益臟腑、通經絡、活筋骨、利關節的作用。

神靜而氣足,氣足而生一精一,一精一足而化氣動形,達到三元(一精一、氣、神)合一,則可以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恰如華佗所說:「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二、練功要領

(一)全身放鬆

練功時,首先要全身放鬆,行緒要輕鬆樂觀。

樂觀輕鬆的情緒可使氣血通暢,一精一神振奮;全身放鬆可使動作不致過分僵硬、緊張。

〔二)呼吸均勻

呼吸要平靜自然,用腹式呼吸,均勻和緩。

吸氣時,口要合閉,舌一尖輕抵上顎。

吸氣用鼻,呼氣用嘴。

(三)專注意守

要排除雜念,一精一神專注,根據各戲意守要求,將意志集中於意守部位,以保證意、氣相隨。

(四)動作自然

五禽戲動作各有不同,如熊之沉緩、猿之輕靈、虎之剛健,鹿之一溫一馴、鶴之活潑等等。

練功時,應據其動作特點而進行,動作宜自然舒展,不要拘緊。

具體作法及注意事項詳見《中醫健身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醫養生學》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禽,在古代泛指禽一獸之類動物,五禽,是指虎、《中醫養生學》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