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材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莊子南華》04.人間世:無用之材

莊子南華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莊子南華

莊子南華 - 04.人間世:無用之材

莊子南華

04.人間世:無用之材

無用之材

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

其大蔽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數。

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輳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

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音mán),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

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楂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

大枝折,小枝洩。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

匠石覺而診其夢。

弟子曰:「趣取無用,則為社何邪?」

曰:「密!若無言!彼亦直寄焉!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

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與眾異,而以義喻之,不亦遠乎!」

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

其大蔽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數。

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輳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

「匠石」這個「石」,古人的解釋有好幾種說法,這不太重要,在古代,只有對那些專業研究書本的人才重要。

有人解釋說,「匠」,是個工匠師,這個匠人姓石。

在這兩個字上作文章,寫博士論文,我是不幹的,因為划不來。

莊子的話,十有九都是寓言。

反正有這麼一個人,是個工匠頭子,到齊國來選木材,他到了「曲轅」這個地方,看到一棵「櫟社樹」。

樓來有人考證,曲轅是孔子的故鄉曲阜。

是不是?不知道。

「櫟社樹」就是屬於神廟的一棵樹。

「社」,在古代是土地壇一類的廟子,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忠烈祠,是代表國家社稷的一個廟子。

譬如我們到日本可以看到,一個石頭打的,上面圓圓的四個洞,那是社稷前面的神燈用的。

中國上古的那一套文化,日本還保留著一些。

日本人叫做神樹,神木,也就是「櫟社樹」。

這棵樹大得呀,可以「蔽數千牛」。

數千頭牛夏天在樹下一站,像被涼蓬一樣都遮住了。

人手拉手圍這棵樹,有一百圍那麼大。

這棵樹高得很,有「十仞」之高,七尺為一仞,就是幾十丈高。

後面還有些旁枝伸出來,把旁枝砍下來可以作一個獨木舟,這棵樹的旁枝有幾十根,可以做幾十隻獨木舟。

「觀者如市,」我們到日本京都,京都的神社就是這樣,來參拜神木的人多得很。

可是這位專門來選大木材的匠石,經過那裡連眼睛都不斜一下,看都不看就一路走過去了。

跟著師傅的這些徒弟,圍著這棵樹就看了個飽,看滿足了一回頭才發現,師傅並沒有站下來看,已經走到前面去了。

於是趕快追到師傅那裡,對師傅說,自從我們拿起斧頭跟你學手藝以來,那麼多年跑遍了江湖大山,沒有看見過這麼好一棵大樹,師傅你連眼睛都不斜一下,看都不看,停都不停,只管向前走。

這是什麼道理呢?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

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音mán),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

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匠石說:算了吧,你們不要囉嗦了,這是「散木也」,沒有用的木頭。

你看那棵樹那麼大,又有什麼用呢?拿來作船吧,放在水裡會沉下去;拿來作棺材吧,埋到地下去沒多久就腐爛了,做棺材的木頭應該是很不容易爛的;拿來做傢俱呢,它很快就毀壞了;拿來做門窗,一下雨就容易吸收水分,因為吸水分太重容易長濕氣,它容易壞;拿來做柱頭,要生白螞蟻。

這個木頭呀,「百無一用是書生」,和讀書人一樣,沒有一點用處。

因為沒有用呀,所以

它活的年紀那麼大,很安全。

匠石給學生上了一課,學生相不相信,不知道。

徒弟也沒有經驗,反正是聽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莊子南華》諸子百家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無用之材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莊子南華》04.人間世:無用之材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