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向尊前訴羽觥, 百壺清酌與君傾。 身同綠樹年年老, 事比紅塵日日生。 六國英雄徒反覆, 九原松柏甚分明。 醉鄉路與乾坤隔, 豈信人間有利名。
因論沈湎覺前非, 便碎金罍與羽卮。 采茗早馳三蜀使, 看花甘負五侯期。 窗間近火劉伶傳, 坐右新銘管仲辭。 此事十年前已說, 匡廬山下老僧知。
行客起看仙掌月, 落星斜照濁河泥。 故山遠處高飛雁, 去馬鳴時先早雞。 關柳不知誰氏種, 岳碑猶見聖君題。 芻蕘十軸僮三尺, 豈謂青雲便有梯。
耨月耕煙水國春, 薄徒應笑作農人。 皇王尚法三推禮, 白社寧忘四體勤。 雨灑蓑衣芳草暗, 鳥啼雲樹小村貧。 猶勝墮力求飧者, 五斗低腰走世塵。
嵐似屏風草似茵, 草邊時膾錦花鱗。 山中宰相陶弘景, 谷口耕夫鄭子真。 宦達到頭思野逸, 才多未必笑清貧。 君看東洛平泉宅, 只有年年百卉春。
洞壑雙扉入到初, 似從深阱睹高墟。 天開白日臨軍國, 山夾黃河護帝居。 隋煬遠遊宜不反, 奉春長策竟何如。 須知皇漢能扃鐍, 延得年過四百餘。
佛頂抄經憶惠休, 眾人皆謂我悠悠。 浮生真個醉中夢, 閒事莫添身外愁。 百歲付於花暗落, 四時隨卻水奔流。 安眠靜笑思何報, 日夜焚修祝郡侯。
高臥東林最上方, 水聲山翠剔愁腸。 白雲送雨籠僧閣, 黃葉隨風入客堂。 終去四明成大道, 暫從雙鬢許秋霜。 披緇學佛應無分, 鶴氅談空亦不妨。
萬古清淮照遠天, 黃河濁浪不相關。 縣留東道三千客, 宅鎖南塘一片山。 草色淨經秋雨綠, 燒痕寒入曉窗斑。 閩王美錦求賢制, 未許陶公解印還。
丹井冷泉虛易到, 兩山真界實難名。 石和雲霧蓮華氣, 月過樓台桂子清。 騰踏回橋巡像設, 羅穿曲洞出龍城。 更憐童子呼猿去, 颯颯蕭蕭下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