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真風早晚還, 妖訛成俗污乾坤。 宣尼既沒蘇張起, 鳳鳥不來雞雀喧。 芻少可能供驥子, 草多誰復訪蘭蓀。 堯廷忘卻征元凱, 天闕重關十二門。
路上長安惟咫尺, 灞陵西望接秦源。 依稀日下分天闕, 隱映雲邊是國門。 錦袖臂鷹河北客, 青桑鳴雉渭南村。 高風九萬程途近, 與報滄洲欲化鯤。
耳順何為土木勤, 叔孫牆屋有前聞。 縱然一世如紅葉, 猶得十年吟白雲。 性逸且圖稱野客, 才難非敢傲明君。 清甜數尺沙泉井, 平與鄰家晝夜分。
剪竹誅茆就水濱, 靜中還得保天真。 只聞神鬼害盈滿, 不見古今爭賤貧。 樹影便為廊廡屋, 草香權當綺羅茵。 階前一片泓澄水, 借與汀禽活紫鱗。 耨水耕山息故林, 壯圖嘉話負前心。 素絲鬢上分愁色, 絡緯床頭和苦吟。 筆研不才當付火, 方書多誑罷燒金。 同年二十八君子, 游楚游秦斷好音。
鴛瓦虹梁計已疏, 織茅編竹稱貧居。 剪平恰似山僧笠, 掃靜真同道者廬。 秋晚捲簾看過雁, 月明憑檻數跳魚。 重門公子應相笑, 四壁風霜老讀書。
移卻松筠致客堂, 淨泥環堵貯荷香。 衡茅只要免風雨, 藻梲不須高棟樑。 豐蔀仲尼明演易, 作歌五子恨雕牆。 燕台漢閣王侯事, 青史千年播耿光。
寫得衰容似十全, 閒開僧捨靜時懸。 瘦於南國從軍日, 老卻東堂射策年。 潭底看身寧有異, 鏡中引影更無偏。 借將前輩真儀比, 未愧金鑾李謫仙。
喧喧車馬欲朝天, 人探東堂榜已懸。 萬里便隨金鸑鷟, 三台仍借玉連錢。 花浮酒影彤霞爛, 日照衫光瑞色鮮。 十二街前樓閣上, 捲簾誰不看神仙。
洪流盤砥柱, 淮濟不同波。 莫訝清時少, 都緣曲處多。 遠能通玉塞, 高復接銀河。 大禹成門嶮, 為龍始得過。
壽歲過於百, 時閒到上京。 餐松雙鬢嫩, 絕粒四支輕。 雨雪思中岳, 雲霞夢赤城。 來年期壽菉, 何處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