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魏國在當時的地緣上處於中間地帶《戰國策》獻書秦王

戰國策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戰國策

戰國策 - 獻書秦王

戰國策

獻書秦王

【提要】

魏國在當時的地緣上處於中間地帶,它的地緣特點決定了它必受到各國的保衛。

充分考慮地緣因素是每一個國家施展外交活動的首要前提。

【原文】

(闕文)曰:「昔竊聞大王之謀出事於梁,謀恐不出於計矣,願大王之熟計之也。

梁者,山東之要也。

有蛇於此,擊其尾,其首救;擊其首,其尾救;擊其中身,首尾皆救。

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

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斷山東之脊也,是山東首尾皆救中身之時也。

山東見亡必恐,恐必大合,山東尚強,臣見秦之必大憂可立而待也。

臣竊為大王計,不如南出。

事於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廣大,國可富,兵可強,主可尊。

王不聞湯之伐桀乎?試之弱密須氏以為武教,得密須氏而湯之服桀矣。

今秦國與山東為仇,不先以弱為武教,兵必大挫,國必大憂。」

秦果南攻蘭田、鄢、郢。

【譯文】

(遺漏文字)有人上書給秦昭王說:「我聽說大王謀劃出兵魏國,這個計劃恐怕不妥當,希望大王慎重考慮一下。

魏國猶如山東六國的腰部。

譬如這裡有一條蛇,你打它的尾,它的頭就會來救護;你打它的頭,它的尾巴就會來救護;打擊它的腰部,首尾都會來救護。

現在的魏國就好比是天下諸侯的腰身。

秦國要攻打魏國,就是向天下人顯示要腰斬山東六國的脊樑,這顯然也將造成山東六國'首尾皆救腰身'的局面。

山東六國必定害怕被消滅,只要一害怕,必定廣泛聯合在一起。

六國的力量還很強大,我看秦國一定很快就要遭受巨大的憂患了。

我私下替大王考慮,不如向南方出兵。

矛頭對準楚國,楚國兵力弱,諸侯必定不能相救。

這樣,秦國的領土就可以擴大,國家能夠富足,兵力會加強,君王也能受到天下人的尊崇。

大王聽說過商湯討伐夏桀的事嗎?他先對弱小的密須國用兵,以此訓練和整頓自己的軍事力量,等攻下密須國以後,商湯認為可以征服夏桀了。

現在秦國與山東六國為敵,如果不以弱國來訓練戰鬥力量,那麼軍隊必將遭受嚴重挫傷,國家必定面臨更大的憂患。」

秦兵果然取道蘭田,攻打楚國鄢、郢二城。

【評析】

戰國說客最善於運用的說話技巧就是類比與典故。

用類比非常形象,不需要牽涉一堆地緣政治學理論,直接說明問題。

用典故也是非常的直接,用相同處境下的古人處理事務的成功案例,作出示範和引導,不言而喻地說服對方應該如何處理問題。

我們在說話前要多花時間考慮如何說話,多在自然界、社會歷史當中尋找有利於我們說話的現象和事例,然後加以運用,會收到奇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戰國策》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提要】魏國在當時的地緣上處於中間地帶《戰國策》獻書秦王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