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引用格言警句,在論辯、遊說中會受《戰國策》信陵君殺晉鄙

戰國策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戰國策

戰國策 - 信陵君殺晉鄙

戰國策

信陵君殺晉鄙

【提要】

引用格言警句,在論辯、遊說中會受到很好的效果。

尤其那些具有普遍一性一、對仗工整的格言,宛如烙印一樣會銘記在人們心中。

【原文】

,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

唐且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

今趙王自郊迎,卒然見趙王,臣願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曰:「無忌謹受教。」

【譯文】

信陵君殺死晉鄙,拯救邯鄲,擊破秦兵,保住趙國,趙孝成王準備親自到郊外迎接他。

唐雎對信陵君說:「我聽人說:『事情有不可以讓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記的,有不可以不忘記的。

』」信陵君說:「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唐雎回答說:「別人厭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厭恨人家,又不可以讓人知道。

別人對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記;我對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記。

如今您殺了晉鄙,救了邯鄲,破了秦兵,保住了趙國,這對趙王是很大的恩德啊,現在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您,我們倉促拜見趙王,我希望您能忘記救趙的事情。」

信陵君說:「我敬遵你的教誨。」

【評析】

雎這種由普遍到個別的說服方法在戰國說客中比較少見,先由一般的公理、原理、原則作大前提,再最後推出結論,這種方法就是演繹法。

演繹法在西方比較流行,西方哲學家、論辯家都是運用演繹法的大師。

當代人由於西化程度已非常高,受到的西方的理工學科的影響也較大,所以我們在說服受眾的時候應該多用演繹法。

唐雎叫信陵君謙虛謹慎,淡忘功勞,這的確是高明的處世哲學。

正如《老子》22章中所說的:「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戰國策》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提要】引用格言警句,在論辯、遊說中會受《戰國策》信陵君殺晉鄙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