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哀公1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論語解讀》提拔正直的幹部

論語解讀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論語解讀

論語解讀 - 提拔正直的幹部

論語解讀

提拔正直的幹部

【原文】

哀公1問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2,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註釋】

1哀公:魯國的國君,姓姬名蔣,魯定公的兒子,在位27年(公元前494一466)。

2舉直錯諸枉:舉,提拔。

直,正直,這裡指正直的人。

錯,同「措」,放置。

諸,「之於」的合音。

枉,與「直」相對,不正直,這裡指不正直的人。

【譯文】

哀公問道:」怎樣做才能使老百姓服從呢?」

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會服從;把不正直的人提拔到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會服從。

【讀解】

孔子曾經對學生樊遲進一步發揮了這一觀點。

孔子說:「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夠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來。」

樊遲不理解老師的話,就去請教成績優異的同學子夏,子夏說,「這是含義非常深刻的話呀!比如說,舜帝有天下,在眾人之中提拔了皋陶,那些不正直的人就靠邊站了;商湯王有天下,在眾人之中提拔了伊尹,那些不正直的人也就靠邊站了。」

從政治國離不了選拔任用幹部,幹部選得好,老百姓就擁護;選得不好,老百姓就反對。

好與不好,標準是正直與否。

問題是,考查的難點也正是在正直與否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論語解讀》諸子百家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原文】哀公1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論語解讀》提拔正直的幹部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