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世子搖頭道:「兒臣無事不能出官《鏡花緣》第三十七回 新貴妃反本為男 舊儲子還原作女

鏡花緣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鏡花緣

鏡花緣 - 第三十七回 新貴妃反本為男 舊儲子還原作女

鏡花緣

第三十七回 新貴妃反本為男 舊儲子還原作女

話說世子搖頭道:「兒臣無事不能出官;即使出去,亦有護衛,何能一人上船。

好在近日眾宮娥不來伺侯,明日阿母上轎,兒臣暗藏轎內,即可出去。

務望阿母攜帶!」林之洋道:「只要小柄王辦的嚴密,俺一自一遵命。」

到了次日,國王命人備轎送林之洋回船,並命眾宮娥替林之洋改換男裝,伺候上轎。

世子在旁看見人眾,惟有垂淚,十分著急,忙到轎前附耳道:「此時耳目眾多,不能同去。

兒臣之命,全仗阿母相救。

若出十日之外,恐不能見阿母一之 面。

兒臣住在牡丹樓,切須在意!」送了幾步,哽咽而去。

林之洋回到船,原來國王昨日備了鼓樂,已將唐敖、多九公護送回來。

此時林之洋見了唐、多二人,惟有再三拜謝;呂氏、婉如、蘭音,也都相見,真是悲喜一交一 一集。

林之洋道:「妹夫到海外原為遊玩,那知是俺救命恩人。

俺在那裡受罪,本要尋死,因得夢兆,必有仙人相救,俺才忍耐。

今仙人還不賞光,卻虧妹夫救俺出來。」

多九公道:「這是林兄吉人天相,所以湊巧得唐兄同來。

當日路過黑齒,唐兄曾有『以德報德』之話,今日果然應了。

可見林兄這場災難,久有預兆,我們何能曉得。」

唐敖道:「舅兄為何步履甚慢?難道國王果真要你纏足麼?」

林之洋見問,不覺又是好笑,又是愧恨道:「他把俺硬算一婦一人做他的老婆也罷了,偏偏還要穿耳、纏足。

俺這兩腳好像才出閣的新一婦一,又像新進館的先生,這些時好不拘束。

偏那宮人要早見功,又用猴骨熬湯,替俺薰洗。

今雖放的照舊,奈被猴骨洗的倒像多吃兩杯,只覺害酒軟弱,至今還是無力。

當日上去賣貨,曾有一個喜蛛落在腳上,那知卻是這件喜事!」婉如道:「爹爹耳上還有一副金環,俺替你取下來。」

林之洋道:「那穿耳宮娥也不顧死活,揪著耳朵就是一針,今日想起,俺還覺痛。

這總怪厭火國囚徒把俺一胡一 須燒去,嘴上光光的,國王只當俺年輕,才有這番災難。

聞得國王昨日送妹夫回船,還有謝儀一萬兩,可送來麼?」

唐敖道:「久已送來。

舅兄何以得知?」

林之洋將世子屢次送信、諸事照應,並後來求救各話,備細說了。

唐敖道:

「世子既有患難,我們一自一應設法救他;況待舅兄如此多一情一,尤當『以德報德』。

且世子若非一情一急,豈肯把現成國王棄了,反去改換一女一裝,投奔他邦之理?我們必須把他救出,方可起身,九公以為如何?」

多九公道:「『以德報德』,一自一應如此。

但如何設法,必須商酌萬全,才好舉行。

林兄在宮多日,路徑最熟,可有妙計?」

唐敖道:「這位世子可像歧舌世子?如會騎射,就易設法了。」

林之洋道:

「世子雖是男裝,他是一女一人,未必曉得騎射。

妹夫如真心救他,俺倒有計,除了妹夫,別人都不能。」

唐敖道:「此等仗義之事,用著小弟,無不效勞。

不知是何妙計?」

林之洋道:「據俺主意:到了夜晚,妹夫將俺駝上,一同竄進王宮,將他救出,豈不是好?」

唐敖道:「王宮甚大,世子住處,舅兄知道麼?」

林之洋道:「世子送俺時,他說住在牡丹樓。

他們那裡牡丹甚高,到了開時,都是登樓看牡丹。

俺們到彼,只檢牡丹多處找他,一自一然見面了。」

唐敖道:「今晚且同舅兄竄進王宮,看是如何,再作計較。」

多九公道:「林兄因感世子之一情一,唐兄只知惟義是趨,都是忿不顧身,竟將王宮內院視為兒戲。

請教二位:彼處既是宮院,外面豈無兵役把守?裡面豈無人夫巡邏?二位進去,設被捉獲,不知又有什麼良策?據老夫愚見,還需慢慢商量。

如此大事,豈可造次!」唐敖道:「小弟同舅兄至彼,一自一然加意小心,相機而行,豈敢造次。

九公只管放必。」

到了下午,用過晚飯,唐敖身上換了一件短衣;林之洋也把衣服換了。

因向日所穿舊鞋甚覺寬大,即命水手上去另買一雙合腳的。

結束停當,天已昏黑。

呂氏恐丈夫上去又惹是非,再三苦勸,林之洋那裡肯聽,即同唐敖別了多九公,踱進城來。

走了多時,到王宮牆下。

四顧無人,唐敖駝了林之洋,將身一縱,攛上牆頭,四處眺望。

只聽裡面梆鈴之一聲 ,絡繹不絕。

隨即越過幾層高牆,梆鈴之一聲 ,漸覺稀少。

唐敖輕輕道:「舅兄,你看:此處鴉雀無聞,甚覺清靜,大約已到內院了。」

林之洋道:「迎面這些樹木,想是牡丹樓,俺們下去看看。」

唐敖隨即攛入院內。

林之洋輕輕跳下,方才腳踹實地,不防樹林跳出兩隻大犬,狂吠不止,將二人衣服咬住。

那些更夫聞得犬吠,一齊提著燈籠,如飛而至。

唐敖措手不及,連忙摔脫惡犬,將身一縱,攛上高牆。

眾人趕到林之洋跟前,捉燈照道:「原來是為一女一盜。」

內中有個宮人道:「你們不可胡說!這是國王新立王妃,不知為何這樣打扮?夤夜至此?必有緣故。

國主正在夜宴,且去奏聞,請令定奪。」

隨即啟奏,立刻帶到艷陽亭。

國王一見,登時把憐香惜玉之心,又從冷處熱轉過來道:「孤家已命人選你回去,此時你又一自一來,是何意見?」

林之洋見問,無言可答,惟有發愣。

國王笑道:「我知你意了:你捨不得此處富貴,又來希冀孤家一寵一 幸。

你既有此美意,我又何必固卻。

只要你從此將足纏小,一自一然施恩收入宮內。

你須一自一己要好,莫象從前任一性一,將來一自一有好處。」

分付宮人即送樓上,改換一女一裝,仍派從前宮娥,照舊伺侯,俟足纏好,隨即奏聞,以便擇吉入宮。

眾官娥答應,將林之洋攙到樓上,香湯沐浴,換了衣履,仍舊梳頭、纏足。

林之洋忖道:「今日雖又被難,喜得妹夫未被捉獲。

他今攛在牆上,必探俺的住處,前來相救。

俺且用話把宮人驚嚇驚嚇,省得兩足又要吃苦。」

因說道:「俺今日一情一願進宮,恨不能兩足纏小,好同國王成親;不勞諸位混來動手。

你們待俺有一情一義,俺日後進宮也有一情一義;你們待俺利害,少不得俺有報仇日子!俺要得起時來,莫講你們幾個臭宮娥,就是各宮王妃,俺要他命,他也脫不過的。」

眾宮娥聽了,因想起當日啟奏打一肉一各事,惟恐記恨,一齊叩頭,只求王妃高抬貴手,莫記前仇。

林之洋道:「俺只論以後,不講從前。

你們莫怕,只管起來。

你們教俺莫記前仇,只要依俺三件事。」

眾宮娥立起道:「任憑多少,一奴一婢無有不遵。

不知那三件?只管分付。」

林之洋道:「第一件:纏足、搽粉各事,俺一自一動手,不准你們費心。

可依得?」

眾人道:「依得。」

林之洋道:「第二件:世子如來同俺說話,不勞你們立在眼前。

可依得?」

眾人道:「依得。

請問第三件呢?」

林之洋道:「這裡樓房許多,你們另住一間,不要同俺一房。

這件可依得?」

眾人聽了,都默默無言。

林之洋道:「想是怕俺一人在內,夜間逃走?也罷,俺在裡間居住,你們都在外間。

裡間樓窗,每到夜晚,你們上鎖,將鑰匙領出。

這樣嚴緊,難道還不放心?俺要逃走,今日也不來了。」

眾宮娥聽了,都一齊應道:「這件也依得。」

於是忙忙亂亂,各去張羅床 帳。

林之洋假意用力把腳裹了,眾人這才放心。

天有二更,眾宮娥把樓窗鎖好,領了鑰匙,各去睡了,不多時,酣聲如雷。

將及三鼓,林之洋睡在床 上,忽聽樓窗有人彈指聲,忙到窗前,輕輕問道:

「外面是妹夫麼?」

唐敖道:「我一自一從摔脫惡犬,攛在高牆,後來見眾人把你送到樓上,我也就跟來。

此時眾人已睡,你作速開門,隨我回去。」

林之洋道:「樓窗上鎖,不能開放;若驚醒他們,加意防備,更難脫身。

據俺主意:妹夫且去,明日俺同小柄王商量討策。

你只看樓上掛有紅燈,即來相救。

速速去罷!」唐敖答應。

只聽嗖的一聲去了。

次日世子聞知,前來探望。

林之洋告知詳細。

世子不覺感一激一涕零道:「恰好明日乃兒臣誕辰,阿母可分付宮娥備宴與兒臣慶壽,將宴送至兒臣那邊,一自一有道理。」

林之洋點頭,即白宮人預備送去。

天將掌燈,世子命宮人邀樓上眾官娥前去吃酒。

眾人聞世子賞宴,個個歡喜,都要爭去;林之洋隨向眾人去了。

世子見宮娥全到,忙到樓上,開了樓窗,掛起紅燈。

忽從房上攛進一人。

世子知是唐敖,連忙倒身下拜。

唐敖忙攙起道:「這位莫非就是世子麼?」

林之洋連連點頭。

唐敖道:「事不宜遲,我們走罷。」

於是把林之洋駝在背上,懷中抱了世子,將身一縱,跳在牆上;一連越過幾層高牆,才攛到官外。

放下世子,林之洋也從肩上跳下。

幸有微月上升,尚不甚黑,三人一齊趲行,越過城池,來至船上,見了多九公,隨即開船。

世子換了一女一裝,拜林之洋為父,呂氏為母;見了婉如、蘭音,十分相契。

多九公問起名姓,才知世子姓陰,名若花。

唐敖聽見「花」字,猛然想起當日夢中之事。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古香齋輸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鏡花緣》才子佳人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話說世子搖頭道:「兒臣無事不能出官《鏡花緣》第三十七回 新貴妃反本為男 舊儲子還原作女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