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東坡易傳》第五十七卦 巽 巽為風 巽上巽下

東坡易傳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東坡易傳

東坡易傳 - 第五十七卦 巽 巽為風 巽上巽下

東坡易傳

第五十七卦 巽 巽為風 巽上巽下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彖》曰:重巽以申命。

君子和而不同,以「巽」繼「巽」,小人之道也。

無施而可,故用於申命而已。

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所以為「巽」者,初與四也。

二五雖據用事之地,而權不在焉,故曰「剛『巽』乎中正而志行」,言必用初與四而後得志也。

權雖在初與四,而非用事之地,故曰:「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言必順二五而後亨也。

「利有攸往」,為二、五用也;「利見大人」,見九五也。

有其權而無其位,非九五之大人,孰能容之?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一事。

「申」,重也;兩風相因,是謂「隨風」,申命之象也。

古之為令者,必反覆申明之,然後事必行。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初六有其權而無其位,九二、九三之所病,故疑而進退也。

小人而權在焉,則《易》謂之武人;武人負其力而不貞於君,志亂也;及其治也,則以貞於其君為利。

九二:巽在一床一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九二以一陽一居一陰一,能下人者也。

知權在初六,故「巽」於一床一下,下之而求用也。

初六,武人也;方且進退,我則下之而求其用,故求者紛然,而用者不力。

譬之用史、巫,將以求福於神,神之降福未可知,而史、巫先享其利也。

故「吉」而後「無咎」。

紛然而求人者,非吉之道也,其所以吉者,居得其中,用事之地也。

九三:頻巽,吝。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九三以一陽一居一陽一,而非用事之地也。

知權之在初六也,下之則心不服,制之則力不能,故頻蹙以待之。

「復」之六三不能止初九之為「復」也,故「頻復」;「巽」之九三不能止初六之為「巽」也,故「頻巽」。

六一四:悔亡,田獲三品。

《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六一四,有其權而無其位者,與初六均也,蓋亦居可疑之地矣。

而有九五以為之主,坦然以正待之,故「悔亡」。

九五不求,而六一四自求用,故其用也力。

譬之於田:田者盡力以獲禽,而利歸於君。

「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者之庖。」

君子不勞而「獲三品」,其與史巫之功亦遠矣。

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

無初有終。

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九五履中正之位,進不頻蹙以忌四,退不過「巽」以下之,蓋貞而已矣。

此四所以心服而為之用也,是以「吉」且「悔亡」而「無不利」。

「無不利」者,四與五皆利也。

九五之德如此,故有「後庚」之終「吉」。

上九:巽在一床一下,喪其資斧,貞凶。

《象》曰:「巽在一床一下」,上窮也;「喪其資斧」,正乎凶也。

九二以一陽一居一陰一,上九處「巽」之極,故皆「巽」於一床一下。

而上九一陽一亢於上,非能下人者也;九二之「巽」,將以用初六;而上九之「巽」,將以圖六一四也,有用斧之意焉,特以處於無位之地,故喪其斧也。

以上下言之則「正」,以勢言之則「凶」。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東坡易傳》易經書籍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東坡易傳》第五十七卦 巽 巽為風 巽上巽下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