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節儉和守禮節【原文】(兌下坎上)節(1):《周易譯注》節(卦六十)

周易譯注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周易譯注

周易譯注 - 節(卦六十)

周易譯注

節(卦六十)

——倡導節儉和守禮節

【原文】

(兌下坎上)節(1):亨。

苦節(2),不可貞。

初九:不出戶庭,無咎。

九二;不出門庭,凶。

六三:不節若(3),則嗟若(4)。

無咎。

六一四:安節(5),亨。

九五:甘節(6),吉。

往有尚(7)。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註釋】

(1)節是本卦的標題。

節的意思是節制、節儉和禮節。

全卦的內容講禮節和節約。

標題的「節」字與內容有關,又是卦中的多見詞。

(2)苦節:意思是以節制為苦事。

(3)若;句尾的助詞,沒有實際意義。

(4)嗟:感慨,歎息。

(5)安節:意思是安於節儉的生活。

(6)甘節:意思是以節制為樂事。

(7)尚:資助,幫助。

【譯文】

節卦:亨通。

以節制守禮為苦事,吉凶不可占問。

初九:在家室內不出門,沒有災禍。

九二:在庭院內不出門,凶險。

六三:不知節儉守禮,就會後悔歎息。

知道就沒有災禍。

六一四:安於節制守禮的生活,亨通。

九五:以節制守禮為樂事,吉利。

出行會得到幫助。

上六:以節制守禮為苦事,佔得凶兆,悔恨不已。

【讀解】

節儉和遵守禮節是人們的行為準則。

一個社會沒有禮節,猶如球場上的比賽沒有規則,將會亂套。

據說,周公曾經制「禮」,就是為了使社會生活有所規範,使人們行為有度。

又據說,春秋時代的孔子對周禮十分嚮往,主張『克己復禮」,表明他對以禮治國的重視。

中國歷來被稱做「禮儀之邦」,大概便是指的始自周代的尊禮傳統。

後來孔子的學說佔了上風,他所推行的仁、義、禮、知、信也就成了歷代治國者奉行的教條,或叫做「禮教」。

遵守禮節沒有什麼不好,可以算作是有教養的文明表現。

節制克儉也沒有什麼不好,它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頭腦,懂得應當珍惜什麼。

這些美德,應當成為社會全體成員信奉和遵守的準則,尤其是統治集一團一的成員,更應成為表率。

這不僅是因為他們代表著國家的形象,而且也因為他們手中握有可以使人頭腦膨一脹的權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周易譯注》易經書籍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倡導節儉和守禮節【原文】(兌下坎上)節(1):《周易譯注》節(卦六十)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