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靖被軍士推出,將要行刑,忽有一人入阻,此人非別《唐史演義》第004回 記艷聞李郎遇俠 禪帝位唐祚開基

唐史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唐史演義

唐史演義 - 第004回 記艷聞李郎遇俠 禪帝位唐祚開基

唐史演義

第004回 記艷聞李郎遇俠 禪帝位唐祚開基

卻說李靖被軍士推出,將要行刑,忽有一人入阻,此人非別,就是敦煌公李世民。

世民與靖,曾有一面交,素知他才勇兼全,所以急忙阻住。

當即入內白淵道:「大人不記得韓擒虎遺言麼?擒虎曾謂靖可談將略,若收為我用,必能立功。

請大人不念舊惡,赦罪授官!」淵半晌才說道:「我看他狀貌魁奇,將來恐不易駕馭。」

世民道:「兒自有駕馭的法兒,請大人勿慮!」淵乃允諾。

世民即出與解縛,好言撫一慰。

靖入謝後,由世民引置幕府,待若上賓。

靖本京兆人氏,表字藥師,系隋初總管韓擒虎外甥,擒虎與談兵事,靖無不通曉,因此擒虎目為將才。

還有一段意外艷一事,小子得自傳聞,也正好就此敘明。

隋煬帝初年,南幸江都,命司空楊素守西京。

靖素負豪氣,昂然進謁,與素談論時事,英采一逼一人。

適有美一妓一執著紅拂,侍立素側,屢以目顧靖。

及靖退出,紅拂一妓一竟暗囑門吏,問靖住址,靖據實以告。

及晚宿旅舍,夜半聞叩門聲,靖起一床一開一戶,一少年持囊竟入,促靖閉門,解紫衣,脫皂帽,竟變成一個初及笄的麗人,靖大為驚異。

那麗人答道:「公可識妾否?」

靖審視良久,但說了「楊家」二字。

麗人嫣然道:「妾果是楊家的執拂一妓一。」

言已下拜。

靖慌忙答禮,且問明來意。

麗人道:「妾侍楊司空有年,閱人不少,今得見公,姿表絕倫,絲蘿不能獨生,願托喬木,是以來奔。」

靖答道:「楊司空權重京師,倘被聞知,豈不惹禍?」

麗人道:「他已是一屍一居餘氣,有何足畏?現侍兒等多半散去,他亦無心追逐,妾所以放膽前來,願公勿懼!」靖問及姓氏,答言姓張,排行居長。

乃邀與俱坐,續談衷曲。

吐屬俊雅,眉黛風一流,遂令靖不忍捨割,留作伉儷。

彷彿卓文君夜奔相如。

嗣恐楊素追捕,同赴太原,投宿靈石旅邸。

黎明即起,靖刷馬,張梳髻,突有一虯髯客,乘驢來前,至旅邸下驢,取枕欹臥,看張梳頭,靖不禁怒起,即欲呵斥。

張氏忙搖手阻靖,匆匆梳竟,斂衽向前,問客姓名。

客自稱張姓,張氏答道:「妾亦姓張。」

客喜道:「今日幸逢一妹。」

言已,躍然而起。

張氏呼靖相見,彼此行過了禮,當由靖購取酒肉,環坐共飲。

虯髯客道:「我觀李郎現在窮途,如何得此佳麗?」

靖答道:「他人不便與言,如兄磊落光明,不妨實告。」

遂具陳始末。

虯髯客道:「今將何往?」

靖答言將避地太原。

客略略點頭,隨手取出一囊,笑顧靖道:「我也有下酒物,李郎能同食否?」

靖謙言不敢。

哪知囊內是一個人頭,一副心肝,由客取置杯前,用匕首切好薄片,大嚼而盡,且語靖道:「這是天下負心人,我已銜恨十年,今始被我殺死,可消宿恨。」

全是俠客行徑。

靖只唯唯連聲,不敢細詰。

虯髯客又道:「看李郎儀容器宇,不愧丈夫,吾妹可謂得偶,但未知太原一帶,尚有異人否?」

靖答道:「有一人與靖同姓,年方弱冠,龍表鳳姿,愚看他是個真主。

此外不過與靖相伯仲了。」

虯髯客道:「此人現作何事?」

靖答言是將門子。

客點首道:「是了是了。

李郎可俾我一見否?」

靖答道:「有友人劉文靜,與他友善,靖當托文靜作一介紹,但兄何故定要一見?」

虯髯客道:「太原現有奇氣,想當應在此人身上,我所以定要一見。

惟現在尚有瑣事,不便偕行,待至太原再會,李郎當候我汾一陽一橋,幸勿誤約!」靖願如客言。

客駕驢徑去,疾行如飛,轉眼間便不知去向了。

靖知是俠士,即與張氏啟行入太原,至汾一陽一橋待客。

客果如約而來,相見甚喜,即同往劉文靜家。

虯髯客自稱善相,願見李公子。

文靜本賞識世民,聞客善相術,正欲證明確否,遂遣人迓世民過談。

世民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

虯髯客不覺變色,招靖密語道:「果是真天子,我已料定十分的八九,尚有道兄一人,令他見面,能料到十成,百無一失了。」

靖轉告文靜,文靜允訂後會期,因即告別。

屆期,虯髯客引一道士,與靖相見,復同謁文靜。

文靜方弈棋,即邀道士入局對弈,又飛書邀世民觀棋。

俄而世民到來,長揖就坐,顧盼不群。

道士悵然,斂棋入匣道:「此局全輸,不必再弈了。」

話中有話。

遂罷弈請去。

既出,語虯髯道:「此處已有人在,君不必強圖,可別謀他處罷。」

言訖,飄然自去。

虯髯客留語靖道:「李郎信人,妹尚棲身無所!我當為籌一安宅,今日便偕返西京,何如?」

靖有難色。

虯髯客道:「你怕楊素麼?他已死了。

況有我同行,你怕甚麼?」

靖乃挈同張氏,與虯髯再返京中,果然素已早死,另派代王侑留守,便放心馳入京城。

虯髯客復語靖道:「今日暫別;明日可與妹同詣某坊小宅,我當佇候。」

語畢,掉臂徑去。

翌旦,靖與張氏同至某坊,果見一小板門,才叩一二聲,即有人出迎,延入重門,豁然開朗。

室宇宏麗異常,奴婢數十人,導靖夫婦入東廳,廳內陳設,窮極珍奇。

至虯髯出見,紗帽紫衫,迥殊前飾。

後面隨一少一婦,華服雍容,亦端莊,亦秀麗。

靖料是虯髯妻室,即與張氏上前相見。

虯髯客格外慇勤,導靖夫婦入中堂。

四人甫經對坐,即有侍役搬入盛餚,開筵相待;並出女樂侑酒,列奏庭中,樂止酒酣,虯髯令蒼頭舁出寶箱,約二十具,分陳左右。

因指告靖道:「此皆我歷年所積,今特贈君夫婦。

我本欲在此建業,今既遇有真一人,不應再留。

太原李氏,真是英主,三五年內,當致太平。

李郎具有長材,得輔真一人,將來必位極人臣,妹獨具慧眼,得配君子,將來夫榮妻貴,亦足為兒女子生色。

非妹不能識李郎,非李郎不能遇妹,虎嘯風生,龍騰雲合,原非偶然的際遇。

李郎將我所贈,安心佐命,施功立業,努力前途,後此十數年,東南數千里外,傳有異聞,便是我得意時候。

妹與李郎,可瀝酒相賀。」

說至此,即將文簿匙鑰等,一併交出,並命家僮拜靖夫婦,且囑道:「兩人即你等主人,不得違慢!」靖與張氏,逡巡欲辭。

那虯髯客已挈妻入內,須臾即戎裝出來,拱手告別,出門乘馬,也不多帶行囊,只有一奴隨著,揚鞭東去。

奇極怪極!閱至此當浮一大白。

靖夫婦送客出門,倏忽不見,乃惘然返室,檢點箱櫳,價值不貲。

復遺有兵書數篋,內詳風角鳥占雲祲孤虛等術。

靖乘暇揣摩,更有所得,因此料事如神。

後至唐太宗貞觀年間,東南蠻奏稱海外番目,入扶余國,殺主自立,國已大定。

靖知虯髯成功,入告張氏,共瀝酒向東南拜賀,藉踐前約,世人稱為風塵三俠,便指李靖夫婦,及虯髯客三人。

事有所本,不得謂為虛誣。

這且不必絮表。

單說李靖既得巨貲,格外豪放,到處交遊,官吏交相薦譽,遂得顯名仕籍,入朝為殿內直長,旋出任馬邑郡丞。

聞李淵已起兵太原,料他必進攻長安,因借告變為名,自入檻車,解送長安,先行待著。

果然長安被破,不出所料,至見了李淵,自知命未該死,樂得當面唐突,不願乞憐。

世民曾與靖會面,且嘗聞韓擒虎遺言,自然有意憐才,竭力營救。

嗣是靖留居世民幕中,遇事劻襄,無不效力。

淵安民已畢,不再加戮,乃奉代王侑為皇帝,即位大興殿,改元義寧。

遙尊煬帝為太上皇,淵自為大丞相,都督內外軍事,普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設官治事。

仍用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召前尚書左丞李綱為相府司錄,專掌選事,前考功郎中竇威為司錄參軍,使定禮儀,一面追諡祖父虎為景王,父闥為元王,夫人竇氏為穆妃,又命長子建成為世子,次子世民為京兆尹秦公,四子元吉為齊公。

佈置已定,忽報西秦霸王薛舉僭稱秦帝,遣子仁杲入寇扶風,且謀取長安。

世民自請出擊,淵因令率部眾前行,到了扶風境內,遇著仁杲,即大刀闊斧的殺將過去。

仁杲抵擋不住,紛紛逃走。

扶風太守竇璡,及河池太守蕭瑀,均迎謁世民。

世民接見如禮,引二人還見乃父。

淵命璡為工部尚書燕國公,瑀為禮部尚書宋國公,復遣使慰諭河東,招降屈突通。

通正與劉文靜等,相持月餘,嘗遣牙將桑顯和,襲文靜營。

文靜與段志玄等,盡力痛擊,斬馘無算。

顯和只帶數騎逃回。

通勢日蹙,留顯和遏潼關,自引兵東趨洛一陽一。

顯和即率眾降文靜,文靜遣竇琮等,與顯和合軍追通,通結陣自固。

琮遣通子壽勸父歸降,通見壽至陣前,大罵道:「此賊何來?前與汝為父子,今與汝作仇讎。」

隨命左右用箭射壽,壽狼狽奔還。

顯和出呼通眾道:「今京城已陷,汝等皆關中人,去將何往?不若趕緊投降,尚可歸見家屬。」

通眾俱釋械願降。

通自知不免,下馬東向,再拜痛哭道:「臣力屈至此,非敢負國,天地神祇,實所共鑒。」

究欠一死。

部眾也不與多言,竟擁通至文靜營。

文靜送通至長安,淵再三慰諭,命為兵部尚書,賜爵蔣公,且遣至河東城下,招諭堯君素。

君素登城見通,欷歔泣下。

通亦垂淚沾襟,因呼君素道:「我軍已敗,義兵所指,莫不響應。

事勢至此,君應早降!」君素正色道:「公為國大臣,主上以關中委公。

代王以社稷托公,奈何負國降敵,且為他人作說客呢?」

通歎道!「君素!我因力屈乃降。」

君素道:「我力尚未屈,何用多言!」說至此,竟自下城。

通也覺懷慚,返報李淵。

淵因君素家屬,寓居長安,即命人將他家眷拘住,令君素妻致書勸降。

君素仍然不答。

淵調虞州刺史韋義節等,一逼一攻河東,令劉文靜東略弘農各郡,又遣從子孝恭等,撫一慰山南山東。

雲一陽一令詹俊等,往徇巴蜀,各地陸續投誠。

至義寧二年,淵命建成為撫寧大將軍,世民為副,統兵七萬,出徇東都。

元吉為鎮北將軍,都督太原十五郡軍事。

三子受命渡河,東南分趨,忽由江都傳到急報,煬帝為宇文化及所弒,另立秦王浩為帝了。

淵不禁慟哭道:「我北面事人,不能往救故主,敢忘哀痛麼?」

未免做作。

原來煬帝久駐江都,荒一婬一日甚。

從幸諸臣,無論文武,俱有歸志。

將作少監宇文智及,與郎將司馬德勘、直閤裴虔通等,推兄許公化及為主,謀弒煬帝,乃乘夜縱火,引兵入玄武門,直至東閤,把煬帝牽出,歷數過惡,將帝縊死。

所有煬帝弟蜀王秀、子齊王暕、趙王杲,及長孫燕王倓以下,無論宗室外戚,一併梟首。

又殺大臣虞世基裴蘊來護兒蕭巨許善心等十餘人。

惟煬帝侄秦王浩,素與智及交好,智及乃轉告化及,立浩為帝,令居別宮,只許發詔畫敕,不得與聞政事。

化及自為大丞相,總百揆,擁眾十餘萬,據有六宮妃嬪,連煬帝后蕭氏,也公然被他一奸一宿,宣一婬一無忌,一如煬帝。

煬帝遇弒,詳見《隋史演義》,故此處特從簡筆。

令弟智及為左僕射,士及為內史令,裴矩為右僕射,特錄士及裴矩兩人,為後文降唐張本。

留左衛將軍陳稜守江都,自劫蕭後秦王浩等,出發江東,擬還長安。

沿途儀衛甲仗,悉擬乘輿。

奪江都人舟楫,取道彭城水路,陸續啟行。

虎賁郎將麥孟才,虎牙郎錢傑,與折衝郎將沈光,謀誅化及,事洩被殺,既至彭城,水道不通,復奪百姓牛車,得二千輛,並載宮人珍寶,所有戈甲戎器,無車可載,統令軍士背負登途。

道遠軍疲,相率嗟歎。

司馬德勘復聯絡郎將趙行樞等,議殺化及,且遣人詣曹州,密結孟海公為外助。

孟海公見首回。

哪知化及惡貫,尚未滿盈。

孟海公覆報未來,德勘等機謀已洩。

化及佯擬出獵,召德勘等同行,帳下藏著伏兵,竟將德勘等拿下,一併處死。

德勘有應死之罪,不得與麥孟才同例。

那時魏公李密,屯兵鞏洛,阻住化及。

吳興太守沈法興,又起據江表十餘郡,聲討化及。

梁王蕭銑,因煬帝被弒,居然稱帝,徙都江陵。

李淵連得外報,也躍躍欲動,召還建成世民,脅代王侑禪讓帝位。

淵受隋禪,明是一逼一迫而來,故本編書法,概不為諱。

看官!你想代王侑是一個庸雛,一性一命都懸諸淵手,無論淵什麼說,只好唯唯從命。

一班攀龍附鳳的臣僚,當然代為擬詔,今日加唐王九錫,明日許唐王戴十二冕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

至五月戊午日,宣告禪位,其詞云:

天禍隋國,大行太上皇遇盜江都,酷甚望夷,釁深驪北,憫予小子,奄造不愆,哀號永感,心情糜潰。

仰維荼毒,讎復一靡一申,形影相吊,罔知啟處。

相國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東征西怨,致九合於諸侯,決百勝於千里。

糾率夷夏,大庇甿黎,保?朕躬,繄王是賴。

德侔造化,功極蒼旻,兆庶歸心,歷數斯在。

屈為人臣,載違天命。

在昔虞夏。

揖讓相推,苟非重華,誰堪命禹?勉強附會。

今九服崩離,三靈改卜,大運去矣,請避賢路。

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之所廢,豈其如是?庶憑稽古之聖,以誅四凶,幸值維新之恩,預充三恪。

雪冤恥於皇祖,守禋祀為孝孫,朝聞夕隕,及泉無恨。

今遵故事,遜於舊邸,庶官群辟。

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趣上尊號。

若釋重負,感泰兼懷。

假手真一人,俾除丑逆。

濟濟多士,明知朕意!

禪位詔下,即遣刑部尚書兼太保蕭造,司農少卿兼太尉裴之隱,奉皇帝璽綬,至唐王邸中。

淵三揖三讓,才行受命,吾誰欺,欺天乎?乃改大興殿為太極殿,擇於甲子日登基。

是日辰刻,先遣蕭造祭告南郊,然後即位。

淵年逾五十,鬚眉斑白,因推五運為土德,服色尚黃,戴黃冕,著黃袍,由侍衛等擁登帝座。

宗室貴戚及大臣,趨蹌入殿,列班朝賀,跪伏三呼,歷史上稱為唐高祖皇帝。

乃頒詔改義寧二年為唐武德元年,大赦天下。

官吏各賜爵一級。

義兵過處,給復三年。

罷郡置州,改太守為刺史。

退朝後賜百官宴,賞賚金帛有差。

越日,授世民為尚書令,從子瑗為刑部侍郎,裴寂為右僕射,劉文靜為納言,蕭瑀竇威為內史令,李綱為禮部尚書,竇璡為戶部尚書,屈突通為兵部尚書,獨孤懷恩為工部尚書。

殷開山以下,各晉授官秩。

廢隋大業律令,另頒新格,即就都城立四親廟。

追尊高祖熙為宣簡公,曾祖天錫為懿王,祖虎為景皇帝,廟號太祖。

父闥為元皇帝,廟號世祖。

祖妣及母皆稱後。

追諡妃竇氏為太穆皇后,追封皇子玄霸為衛王。

立世子建成為太子,封世民為秦王,元吉為齊王,又推恩宗室,凡從弟蜀公孝基以下,封王約得十人。

獨降故隋帝侑為酅國公,給宅京師,追諡隋太上皇為煬皇帝。

江都太守陳稜,因備天子儀衛,改葬煬帝於江都宮西吳公台下。

被殺王公,俱列瘞煬帝墓側,隋朝自此了結。

惟東都留守官段達王世充元文都等,得煬帝凶問,奉越王侗為皇帝,改元皇泰,與唐為敵。

此外各據一方的草頭王,互相吞併,最強悍的數部,尚角逐中原,擾攘了好幾年。

小子有詩歎道:

歷年龍戰血玄黃,大統終教屬李唐!

成即帝王敗即賊,繇來天道是無常。

欲知各處戰爭情形,請看官續閱下回。

紅拂夜奔,虯髯讓室,事見張說所著《虯髯客傳》,而正史不錄,論者以為近誣。

竊謂張說仕唐,距李靖不過數年,說以能文著名,詎屑以荒唐不經之語,留貽後世。

且後世若以說為虛談,亦將置諸敝麓,何至流傳至今,播為艷聞?是可知紅拂虯髯,必有其人。

曾見《隋唐演義》中,演述是事,且全載二人姓名。

紅拂一妓一名出塵,虯髯客名仲堅,而說傳無之。

張說猶未知其名,寧編《隋唐演義》者,顧獨能知之乎?故本編詳姓略名,存說傳之真也。

煬帝被弒,化及驕一婬一,麥孟才司馬德勘等,先後敗事,而於孟才則書謀誅,於德勘則書謀殺,一字不苟,書法直追紫一陽一。

及李氏受禪,名之曰脅,代王封公,名之曰降,書法謹嚴,尤足與綱目並傳,是固足以補正史之未逮,而不得徒目為小說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唐史演義》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卻說李靖被軍士推出,將要行刑,忽有一人入阻,此人非別《唐史演義》第004回 記艷聞李郎遇俠 禪帝位唐祚開基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