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古稱「按蹻」,是我國傳統的攝生保健方法之一《中醫養生學》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

中醫養生學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 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

中醫養生學

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

按摩古稱「按蹻」,是我國傳統的攝生保健方法之一。

運用手和手指的技巧,按摩人一體一定部位或一穴一位,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目的的養生方法,叫做保健按摩。

由於保健按摩法簡便易行,平穩可靠,所以受到養生家的重視,並將其作為益壽延年的方法,積累、整理、流傳下來,成為深受廣大群眾喜一愛一的養生健身措施。

一、保健按摩的作用

保健按摩主要是通過對身一體局部刺激,促進整體新陳代謝,從而調整人一體各部分功能的協調統一,保持機體一陰一陽一相對平衡,以增強機體的自然抗病能力。

達到舒筋活血,健身、防病之效果。

(一)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素問·血氣形志篇》說:「……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素問·調一經論》也指出:「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

說明按摩有疏通經絡之作用。

由於按摩大多是循經取一穴一,按摩刺激相應一穴一位。

因而,可使氣血循經絡運行,防止氣血滯留,達到疏通經絡,暢達氣血之目的。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

(二)調和營衛,平衡一陰一陽一

營衛氣血周流,則可貫通表裡內外,臟腑肌腠,使全身成為一個協調統一的整體。

營衛相通,氣血調和,機體皆得其養,則內外調和,一陰一平一陽一秘。

明代養生家羅洪在《萬壽仙書》中說:「按摩法能疏通一毛一竅,能運旋榮衛」。

按摩就是依據中醫理論原則,結合具體情況而分別運用不同手法,以柔軟、輕和之力,循經絡、按一穴一位,施術於人一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節全身,藉以調和營衛氣血,增強機體健康。

由於保健按摩可行氣活血,通調營衛一陰一陽一。

所以,按摩後血液循環加快,皮膚淺層的一毛一細血管擴張,肌肉放鬆,關節靈活,除感到被按摩部分具有一溫一暖舒適的感覺外,也給全身帶來一種輕鬆、愉快、舒適與靈活感,使人一精一神振奮,消除疲勞,久久行之,對保證身一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二、保健按摩方法

保健按摩法多以自我按摩為主,簡便易行,行之有效。

較有代表一性一的保健按摩如:眼保健功、干沐浴法等,為大家所熟知,現介紹一些傳統的保健按摩法,以述其大要。

(一)熨目

《諸病源候論》云:雞鳴以兩手相摩令熱,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

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具體做法:兩手相摩一擦,一搓一熱後,將手掌放於兩眼之上,這就是熨眼。

如此反覆熨眼三次。

然後,用食指、中指、無名指輕輕一按壓眼球,稍停片刻。

做燙目,宜在黎明時分。

功用:養睛明目,常做此法,可使眼睛明亮有神,而不生病痛。

(二)摩耳

具體做法:兩手掌按壓耳孔,再驟然放開,連續做十幾次。

然後,用雙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

再用同樣方法按摩耳一垂30次,以耳部感覺發一熱為度。

功用:常做此法,可增強聽力,清腦醒神。

(三)按雙眉

具體做法:用雙手拇指關節背側按摩雙眉,自眉頭至眉廓,經攢竹、魚腰、魚尾、絲竹空等一穴一。

做時可稍稍用力,自己感覺略有痠痛為度,可連續按摩5~10次。

功用:明目、醒神。

(四)摩腹

具體做法:用手掌面按在腹上,先以順時針方向,再以逆時針方向,各摩腹20次。

立、臥均可。

飯後,臨睡前均可進行。

功用:飯後摩腹,有助於消化吸收;臨睡前摩腹,可健脾胃、助消化,並有安眠作用。

(五)捶背

捶背分自己錘打及他人捶打兩種。

自己捶打:兩一腿開立,全身放鬆,雙手半握拳,自然下垂。

捶打時,先轉腰,兩拳隨腰部的轉動,前後一一交一一替叩擊背部及小腹。

左右轉腰一次,可連續做30~50次。

叩擊部位,先下後上,再自上而下。

他人錘打:坐、臥均可。

坐時,身一體稍前傾;臥時,取俯臥位,兩臂相抱,枕於頭下。

捶打者用雙拳沿脊背上下輕輕錘打,用力大小以捶擊身一體,震而不痛為度。

從上而下為一次,可連續打5~10次。

功用:背部為督脈和足太一陽一膀一胱經循行之處,按摩、捶打背部,可促進氣血運行,和調五臟六腑,舒筋通絡,益腎強腰。

(六)摩湧一泉

具體做法:用左手拇指按摩右足湧一泉一穴一;用右手按摩左足。

按摩時,可反覆摩一搓一3O~50次,以足心感覺發一熱為度。

此法適宜在臨睡前或醒後進行。

功用:常摩湧一泉一穴一,具有調肝、健脾、安眠、強身的作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醫養生學》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按摩古稱「按蹻」,是我國傳統的攝生保健方法之一《中醫養生學》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