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高智商迷題精選,高智商偵探推理遊戲
腦筋急轉彎最早起源於古代印度,就是指當思維遇到特殊的阻礙時,要很快的離開習慣的思路,從別的方面來思考問題,現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的智力問答題,腦筋急轉彎是種娛樂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大眾化的文字遊戲。
有一個香港人旅遊來到泰國,在一家商店看上了一家相機,這種相機在香港皮套和相機一共值3000港幣,可這家店主故意要410美元,而且他不要泰國銖,只要美元,更不要港幣。現在相機的價錢比皮套貴400美元,剩下的就是皮套的錢。這個香港人現在掏出100美元,請問他能夠買回這個皮套能嗎?
【推理結果】:
很多人看到此題都會認為皮套10美元,相機400美元,這樣看來相機確實比皮套貴400美元,但仔細看題會發現並非如此。假設皮套x元,則相機應該是400+x元,可得x+400+x=410,計算可得皮套為5美元,而非10美元,如果誤算的話就會多出5美元。100美元就應找95美元。
從前有一個地主,他雇了兩個人給他種玉米。兩人中一人擅長耕地,但不擅長種玉米,另一人恰相反,擅長種玉米,但不擅長耕地。地主讓他們種20畝地的玉米,讓他倆各包一半,於是工人甲從北邊開始耕地,工人乙從南邊開始耕地。甲耕一畝地需要40分鐘,乙卻得用80分鐘,但乙的種玉米的速度比甲快3倍。種完玉米後地主根據他們的工作量給了他們20兩銀子。問,倆人如何分這20兩銀子才算公平?
【推理結果】:
很多人看到此題都會立刻下筆運算,但仔細審題你會發現地主是讓他倆各包一半,當然工作量就是一人一半,工錢是與工作量有關的,這與他們的工作速度並無關係,工錢自然均分,所以一人10兩銀子。
某人租了一輛車從城市A出發,去城市B,在途中的一個小鎮上遇到了兩個熟人,於是三人同行。三人在城市乙呆了一天準備回城市甲,但是他的朋友甲決定在他們相遇的那個小鎮下車,朋友乙決定跟他回城市A,他們用AA制的方式各付費用。從城市A到城市B往返需要40塊錢,而他們相遇的小鎮恰是AB兩城的中點。三個人應怎麼付錢呢?
【推理結果】:
由於三人相遇的小鎮恰是兩城市的中點,所以可以將旅遊的這個人的旅程分為四段,朋友甲只走了兩段,朋友乙走了三段,此人則走了全程,往返兩城需要40元,三人走的總路程是9段,總費用均分到每段路程上,得一段費用是40/9元,進而得甲的費用是8.9元,乙的費用是13.3元,此人的費用就是17.8元。
現有2頭豬、3頭牛和4隻羊,它們各自的總價都不滿1000元錢。如果將2頭豬與1頭牛放在一起,或者將3頭牛與1隻羊放在一起,或者將4隻羊與1匹馬放在一起,那麼它們各自的總價都正好是1000元錢了。那麼豬、牛、羊的單價各是多少元錢?
【推理結果】:
360,280,160。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畢業於名牌大學數學系的學生,因為他是學校的佼佼者,所以十分傲慢;一位老者很看不慣就給他出了一道求容積的題,老者只是拿了一個燈泡,讓他計算出燈泡的容積是多少。傲慢的學生拿著尺子算了好長時間,記了好多數據,也沒有算出來,只是列出了一個複雜的算式來。而老者只是把燈泡中注滿了水,然後用量筒量出了水的體積,很簡單就算出了燈泡的容積。
現在如果你手中只有一把直尺和一隻啤酒瓶子,而且這只啤酒瓶子的下面2/3是規則的圓柱體,只有上面1/3不是規則的圓錐體。以上面的事例做參考,你怎樣才能求出它的容積呢?
【推理結果】:
先把啤酒瓶底的直徑測量出來,這樣就可以計算出瓶底的面積。再在瓶中注入約一半的水,測出水的高度,做好記錄;蓋好瓶口後,把瓶子倒過來測量出瓶底到水面的高度,做記錄。將兩個做好的記錄相加再乘以瓶底的面積便可知啤酒瓶的容積了。
某城市發生了一起車禍,汽車司機撞人後逃跑了。已知該城市只有兩種顏色的車,黑色25%,灰色75%。車禍發生時有一個人目睹了車禍的過程,他指證是灰車,但是根據專家分析,當時那種條件能看正確的可能性是90%。那麼,逃跑的車是黑車的概率到底是多少?
【推理結果】:
T=(25%*90%)/(25%*90%+10%*75%)=12/39=75%
有5個人去買蘋果,他們買的蘋果數分別是A,B,C,D,E,已知A是B的3倍,C的4倍,D的5倍,E的6倍,則A+B+C+D+E最小為多少?
【推理結果】:
由已知A=3B=4C=5D=6E,ABCDE都是整數,所以A要能被3、4、5、6整除,於是A最小為3Ⅹ4Ⅹ5=60,A=60,B=20,C=15,D=12,E=10,A+B+C+D+E=117
一家飾品店在關門之前處理貨物,一條絲巾以20元的價錢賣不出去,老闆決定降價到8元一條;結果沒人要,無奈,老闆只好再降價,降到3.2元一條,依然賣不出去,無奈,老闆只好把價格降到1.28元一條。老闆心想,如果這次再賣不出去,就要按成本價銷售了。那麼這條絲巾的成本價是多少呢?
【推理結果】:
老闆降價是有規律的,他每次都是以原價格的2.5倍往下降,20/8=2.5,8/3.2=2.5,3.2/1.28=2.5,1.28/2.5=0.512。因此,這條絲巾的成本價是0.512元。
在一次貿易會上,有5個人進入貿易廳都要把自己隨身攜帶的公文包交給保安驗證,經過驗證後保安再把公文包還給他們。由於保安的疏忽四個人離開時發現每個人拿的都不是自己的公文包。想一下,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是多少?如果是n個人呢?(n>1)
【推理結果】:
1/25,1/n*n
在一天(包括白天和黑夜)當中,鐘錶的三根針能夠重合嗎?什麼時候重合?
【推理結果】:
設三針完全重合的時間是a+b小時,此時的時針,分針,秒針的角度(與12點方向的順時針夾角)相等。先考慮時針與分針重合的情況:時針1小時走過30度,分針1分鐘走過6度,可列出方程(a+b)30=b*60*6,330b=30ab=a/11(a=0,1,2,3,….10)當b=1,相當於12點,這時是時針開始走第2圈了。將b小時換成分鐘,是60a/11分,
a=0時,0時0分0秒,重合;
a=1時,60/11分=5分300/11秒,不重合;
a=2時,120/11分=10分600/11秒,不重合;
a=3時,80/11分=16分240/11秒,不重合;
a=4時,240/11分=21分540/11秒,不重合;
a=5時,300/11分=27分180/11秒,不重合;
a=6時,360/11分=32分480/11秒,不重合;
a=7時,420/11分=38分120/11秒,不重合;
a=8時,480/11分=43分420/11秒,不重合;
a=9時,540/11分=49分60/11秒,不重合;
a=10時,600/11分=54分360/11秒,不重合。所以一天24小時(從0時0分0秒到23時59分59秒)中完全重合2次,分別是0時0分0秒和12時0分0秒。
小紅和小麗一塊到新華書店去買書,兩個人都想買《綜合習題》這本書,但錢都不夠,小紅缺少4.9元,小麗缺少0.1元,用兩個人合起來的錢買一本,但是錢仍然不夠,那麼,這本書的價格是多少呢?
【推理結果】:
這本書的價格是4.9元。小紅口袋裡就沒有錢,小麗口袋裡有4.8元。
小紅的媽媽買了許多果凍,這些果凍一共有48個,小紅的媽媽對小紅說:如果你能把這些果凍分成4份,並且使第一份加3,第二份減3,第三份乘3,第四份除3所得的結果一致,那你就可以吃這些果凍了。小紅想了好長時間,終於把這個問題想出來了,聰明的你知道怎麼分嗎?
【推理結果】:
四份分別是12,6,27,3。設這四份果凍都為X,則第一份為X+3,第二份為X3,第三份為3X,第四份為X/3,總和為48,求得X=9。這樣就知道每一份各是多少了。
有一隊人一起去郊遊,這些人中,他們有的人戴的是藍色的頭巾,有的人戴的是黃色的頭巾。在一個戴藍色頭巾的人看來,藍色頭巾與黃色頭巾一樣多,而戴黃色頭巾的人看來,藍色頭巾比黃色頭巾要多一倍。那麼,到底有幾個人戴藍色頭巾,幾個人黃色頭巾?
【推理結果】:
由於每個人都看不到自己頭上戴的頭巾,所以,戴藍色頭巾的人看來是一樣多,說明藍色頭巾比黃色頭巾多一個,設黃色頭巾有X個,那麼,藍色頭巾就有X+1個。而每一個戴黃色頭巾的人看來,藍色頭巾比黃色頭巾多一倍。也就是說2(X1)=X+1,解得X=3。所以,藍色頭巾有4個,黃色頭巾有3個。
弟弟讓姐姐幫他解答一道數學題,一個兩位數乘以5,所得的積的結果是一個三位數,且這個三位數的個位與百位數字的和恰好等於十位上的數字。姐姐看了以後,心裡很是著急,覺得自己摸不到頭緒,你能幫姐姐得到這首題的答案嗎?
【推理結果】:
兩道題都做對的有15個人。40+31(604)=15。
老師給全班60個學生佈置了兩道作業題,其中有40個人做對了第一道題,有31個人做對了第二道題,有4個人兩道題都做錯了。那麼,你能算出來兩道題都做對的人數嗎?
【推理結果】:
根據題干所提的我們先假設,兩位數是AB,三位數是CDE,則AB*5=CDE。
第一步:已知CDE能被5整除,可得出個位為0或5。
第二步:若後一位數E=0,由於E+C=D,所以C=D。
第三步:又根據題意可得CDE/5的商為兩位數,所以百位小於5。
第四步:因為上一步得出了C=D,因此,當C=1,2,3,4時,D=1,2,3,4,CDE=110,220,330,440。
第五步:若E=5,當C=1,2,3,4時,D=6,7,8,9,CDE=165,275,385,495。
所以,這道題應該有8個這樣的數。
有A、B、C、D四個數,它們分別有以下關係:A、B之和大於C、D之和,A、D之和大於B、C之和,B、D之和大於A、C之和。請問,你可以從這些條件中知道這四個數中那個數最小嗎?
【推理結果】:
C最小。由題意可得(1)A、B>C、D;(2)A、D>B、C;(3)B、D>A、C。由(1)+(2)得知A>C,由(1)+(3)可得知B>C,由(2)+(3)得知D>C,所以,C最小。
一個家庭有4個兒子,把這四個兒子的年齡乘起來積為15,那麼,這個家庭四個兒子的年齡各是多大?
【推理結果】:
把15分解因數,15=5*3*1*1或15=15*1*1*1,因此,這個家庭4個兒子的年齡為5歲,3歲,1歲,1歲或者15歲,1歲,1歲,1歲。這4個兒子中,有可能有一對是雙胞胎,也有可能有三個是三胞胎。
用水果刀平整地去切一個大西瓜,一共切10刀,最多能將西瓜切成多少塊?最少能切多少塊?
【推理結果】:
最多能將西瓜切1024次塊,就是2的10次方。最少切11塊。
小李有40元錢,他想用他們買飲料,老闆告訴他,2元錢可以買一瓶飲料,4個飲料瓶可以換一瓶飲料。那麼,小李可以買到多少瓶飲料?
【推理結果】:
先用40元錢買20瓶飲料,得20個飲料瓶,4個飲料瓶換一瓶飲料,就得5瓶,再得5個飲料瓶,再換得1瓶飲料,這樣總共得20+5+1=26瓶。
畢業了,寢室的5個人需要分書架,一共有3個一模一樣的書架,把這三個書架分給3個人,然後分到書架的三個人各拿出1000元,平均分給其餘兩人。這樣一分,大家都覺得挺合理的。事後,其中一人算了半天也不知道到底一個書架是多少錢,你能告訴他嗎?
【推理結果】:
得到書架的三個人每個人拿出1000元,一共是3000元,將3000元給兩個人平分,也就是兩個人每人拿到3000/2=1500元,所以說,書架的價值應該是1500+1000=2500元。
媽媽跟小軍一塊去逛街,回來後天已經黑了,媽媽叫小軍開燈,小軍想捉弄一下媽媽,連拉了7次燈,猜猜小軍把燈拉亮沒?如果拉20次呢?25次呢?
【推理結果】:
小軍拉第一次燈時燈已經亮了,再拉第二下燈就滅了,如果照此拉下去,燈在奇數次時是亮的,偶數次是關的,所以7次後燈是亮的,20次是關的,25次燈是亮的。
6點放學,雨還在下,麗麗為了考考青青,便對青青說:「青青,雨已經下了三天了,看樣子不打算停了,你覺得40小時後天會黑嗎?」
【推理結果】:
因為40小時已經超過了一天一夜的時間,但沒有超過48小時,所以用48去掉一天的時間24小時,剩餘16小時,在下午六點的基礎上再加上16個小時,六點到夜裡12點只需6個小時,所以剩餘的10個小時是第二天的時間,即是第二天的上午10點,此時明顯天是亮的,所以那時天不會黑。
天天跟甜甜一塊到草地上玩彈珠,天天說:「把你的彈珠給我2個吧,這樣我的彈珠就是你的3倍了。」
甜甜對天天說:「還是把你的彈珠給我2個吧,這樣我們的彈珠就一樣多了。」
分析一下,天天跟甜甜原來各有多少個彈珠?
【推理結果】:
第一步:先假設天天有彈珠x個,甜甜有彈珠y個;
第二步:由天天的話可以得到x+2=3y;
第三步:由甜甜的話可以得到x2=y;
第四步:解兩個式子得x=4,y=2即為答案。
有100石大米,需要用牛車運到米行,米行恰巧找來了100輛牛車,牛車有大小之分,大牛車一次可以運三石,中型的牛車可以運兩石,而小牛車卻需要用兩輛才能運一石。請問如果既要把大米運完又要把100輛車用夠,該如何分配牛車?
【推理結果】:
首先可以設大牛車用x輛,中型牛車y輛,小型牛車z輛,依題意知x+y+z=100,3*x+2*y+z/2=100,然後分情況討論即可得出答案。
幼兒園的老師給三組小孩分桃子,如只分給第一組,則每個孩子可得7個;如只分給第二組,則每個孩子可得8個;如只分給第三組,則每個孩子可得9個。
老師現在想把這些蘋果平均分別三組的孩子,你能告訴她要每個孩子分幾個嗎?
【推理結果】:
設有N個桃子,一組X個孩子,二組Y個孩子,三組Z個孩子,則有N/X=7,N/Y=8,N/Z=9。由上式知道桃子數量是7、8、9的公倍數;然後算出最小公倍數504,分別除以7、8、9,得出小組的數量比:72:63:56;最後用504除以7、8、9的和,得出每個孩子分到的桃是21個。
有一口深4米的井,井壁非常光滑。井底有只青蛙總是往井外跳,但是,這只青蛙每次最多能跳3米,你覺得這只青蛙幾次能跳到井外去嗎?為什麼?
【推理結果】:
此題易混淆人的做題思路。多數人認為青蛙一次跳3m,兩次就可以跳6米,超過了井的深度,兩次就可以跳出井。這是錯誤的。因為題中說「井壁非常光滑」
,說明青蛙在跳到3米高度時,會因為觸到井壁而重新落回井底,所以無論這只青蛙跳多少次,它都跳不到井外去,除非它一次跳的高度超過井的深度。
一個商人趕一輛馬車走50公里的路程去縣城賣50箱蘋果,一個箱子裡有30個蘋果。馬車一次可以拉10箱蘋果。但商人進城時喜歡帶上他的兒子。在進城的路上他的兒子每走一公里由於口渴都要吃掉一個蘋果。那麼商人走到縣誠可以賣出多少個蘋果?
【推理結果】:
這50箱蘋果可以均分為5份,也就是分5次賣完。由於馬車一次運10箱蘋果,一箱有30個蘋果,也就是商人進一次城時運300個蘋果,走一公里商人的兒子都要吃一個,當到達城裡時,他的兒子已經吃了49個蘋果,第二次同樣他的兒子都要吃掉49個蘋果,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也一樣,所以最後他兒子一共吃了49*5=245個蘋果,所賣蘋果總數是50*30245=1255個蘋果。
星期天,洛洛全家人出去遊玩,由於玩的太高興了,忘記了時間,他們慌慌張張來到一條小河邊,河上有座橋,一次只允許兩個人通過。如果他們一個一個過橋的話,洛洛需要15秒,妹妹要20秒,爸爸要8秒,媽媽要10秒,奶奶要23秒。如果兩個一塊過橋的話,只能按著走路慢的人的速度來走。過橋後還要走2分鐘的路。洛洛一家人急著到對面去趕最後一班的公交車。他們只有3分鐘的時間,問小明一家能否趕上公交車?他們該怎樣過橋?過橋用了多長時間?
【推理結果】:
第一步:在這裡奶奶走的最慢,其次是妹妹,然後是洛洛、媽媽、爸爸,所以因該讓走的最慢和次慢的同時過橋,也就是先讓奶奶和妹妹過橋,所用時間以奶奶為準,即23秒;
第二步:這一次同樣讓走路最慢和次慢的同時過,即洛洛和媽媽過橋,所用時間以洛洛為準,即15秒;
第三步:這一次爸爸一個人過,所用時間是8秒。此時他們一家過橋一共用了46秒;
第四步:過完橋他們還要走兩分鐘的路,走完路需要時間是兩分鐘46秒,此時離三分鐘還有14秒,所以他們趕的上公交車。過橋順序是奶奶和妹妹,洛洛和媽媽,爸爸,過橋用了46秒。
雞媽媽領著自己的孩子出去覓食,為了防止小雞丟失,她總是數著,從後向前數到自己是8,從前向後數,數到她是9。雞媽媽最後數出來她有17個孩子,可是雞媽媽明明知道自己沒有這麼多孩子。那麼這只糊塗的雞媽媽到底有幾個孩子呢?雞媽媽為什麼會數錯?
【推理結果】:
第一步:此時雞媽媽數數是從後向前數,數到她自己是8,說明她是第八個,她的後面有7只小雞;
第二步:雞媽媽又從前往後數數,數到她她自己是9,說明她前面有8只小雞;
第三步:雞媽媽的孩子總數應該是15,而不是17,雞媽媽數錯的原因是她數了兩次都把她自己數進去了。
小麗花90元買了件衣服,她腦子一轉,把這件衣服120元賣了出去,她覺得這樣挺划算的,於是又用100元買進另外一件衣服,原以為會150元賣出,結果賣虧了,90元賣出。問:你覺得小麗是賠了還是賺了?賠了多少還是賺了多少?
【推理結果】:
第一步:小麗花了90元買了一件衣服,結果120元賣出,此時她賺了12090=30元;
第二步:小麗又花了100元買了另外的衣服,90元賣出,此時她賺的錢是90100=10元,說明這次她賠了10元,這裡的150元是干擾的數字;
第三步:第一步小麗賺了30元,但第二步她賠了10元,所以賺的錢數是3010=20元。
總的來說小麗還是賺了,並且賺了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