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原文及翻譯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序
(宋)孟元老
【原文】
僕從先人宦游南北,崇寧癸未1到京師,卜居於州西金梁橋西夾道之南。
漸次長立,正當輦轂之下。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
垂髫之童,但一習一 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干戈。
時節相次,各有觀賞。
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游苑2。
舉目則青一樓 畫閣,繡戶珠簾。
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
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
八荒爭湊,萬國鹹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
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
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
瞻天表則元夕教池,拜郊孟享3。
頻觀公主下降,皇子納妃。
修造則創建明堂,冶鑄則立成鼎鼐。
僕數十年爛賞疊游,莫知厭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來,避地一江一 左,情緒牢落,漸入桑榆。
暗想當年,節物風一流 ,人情和美,但成悵恨。
近與親戚會面,談及曩昔,後生往往妄生不然。
僕恐浸久,論其風俗者,失於事實,誠為可惜。
謹省記編次成集,庶幾開捲得睹當時之盛。
古人有夢遊華胥之國4,其樂無涯者,僕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目之曰《夢華錄》。
然以京師之浩穰,及有未嘗經從處,得之於人,不無遺闕。
倘遇鄉一黨一 宿德,補綴周備,不勝幸甚。
此錄語言鄙俚,不以文飾者,蓋欲上下通曉爾,觀者幸詳焉。
紹興丁卯歲除日,幽蘭居士孟元老序。
《東京夢華錄》跋
(明)一胡一 震亨
《東京夢華錄》多記崇寧以後所見,時方以逸豫臨下,故若彩山燈火,水殿爭標,寶津男女諸戲,走馬角射,及天寧節女隊歸騎,年少爭迎,雖事隔前載,猶令人想見其盛。
至如都人探春,游娛池苑,京瓦奏技,茶酒坊肆,曉販夜市,一交一 易瑣細,率皆依準方俗,無強藻潤,自能詳不盡雜,質不墜俚,可謂善記風土者。
但大內所載殿閣樓觀,僅僅十一,無論諸宮,只如政和新宮,自延福、穆清已下,尚有四十餘殿,而艮岳5於時最稱雄麗,何可略也?(有刪節)
【注】1崇寧癸未: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
2教池游苑:指金明池、瓊林苑的游賞。
3拜郊孟享:孟,首。
指到郊外拜祭天帝。
4夢遊華胥之國:《列子‧黃帝》:「(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
後用「夢華」為追憶往事恍如夢境之意。
5艮(ɡen)岳:北宋末年在汴京城內東北景龍山側耗巨資人工修築的一座小山,內有大量名花奇石、珍禽異獸。
其正門名為一陽一華門,因而艮岳又名為一陽一華宮。
【譯文】
《東京夢華錄》序
(宋)孟元老
我小時候跟著在外地做官的父親周遊於南北各地,於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來到了京都,住在城西的金梁橋西邊夾道的南側。
我逐漸長大,正趕上生活在天子腳下。
太平盛世很長時間了,京城裡人口密集,物業繁華。
垂著童發的小孩兒,只知道玩耍;兩鬢花白的老人,沒有經歷過戰爭。
節日一個接著一個,我得以觀賞到各種好景。
華燈齊放的良宵,月光皎潔的夜晚,瑞雪飄飛之際,百花盛開之時,或者是七夕的乞巧,或者是重九的登高,或者是金明池的禁軍操練,或者是瓊林苑的皇上游幸,放眼所見,到處是青一樓 畫閣,繡戶珠簾。
雕飾華麗的轎車爭相停靠在大街旁,名貴矯健的寶馬縱一情 奔馳在御街上,鑲金疊翠耀人眼目,羅袖綺裳飄送芳香。
新歌的旋律與美人的笑語,迴盪在柳一陰一道上與花街巷口;簫管之音與琴弦之調,彈奏於茶坊雅聚與酒樓盛宴。
全國各州郡之人都往京都彙集,世界各國的使者都和宋朝往來。
調集了四海的珍品奇貨,都到京城的集市上進行貿易;薈萃齊九州的美味佳餚,都在京城的宴席上供人享受。
花光鋪滿道路,不阻止任何百姓乘興春遊;音樂震盪長空,又見有幾家豪門正開夜宴。
奇特一精一湛的技藝表演使人耳目一新,奢侈享受的生活使人精神放鬆。
能夠觀瞻到皇上天顏的機會,是在元宵節觀燈、金明池觀射、郊壇祭天的時候。
而且還能夠多次看到公主出嫁、皇子納妃的盛大典禮。
皇宮的重要建築成就是創建了大慶殿,重要的冶鑄偉績是製成了九鼎。
我在幾十年當中沉醉於觀賞盛典,迷戀於遊玩勝地,從來沒有感到厭倦和滿足。
不料忽然間戰火燃起,宋欽宗靖康元年的第二年,我離開汴京來到了南方,因躲避戰亂而住在一江一 左,情緒鬱悶而低落,年歲又逐漸進入老年晚景。
暗想當年在汴京城裡的生活,每逢佳節是的人物風一流 倜儻,人情和順暢美,都已化成惆悵和隱恨。
最近同親戚會面的時候,談到往昔汴京城裡的繁華景象,年輕後生們總是妄加非議,不以為然。
我擔心時間長久之後,再談起那時的風俗和景觀,更會失去歷史的真實,那就的確太可惜了。
因此,我非常慎重地把我的記憶寫下來,編成一集,這可能會使今後的人們打開此書就能夠看到(瞭解)到當年的盛況。
古代傳說有夢遊華胥之國、其樂無涯的典故,我如今追思往事,回憶起來悵然傷懷,這難道不是和華胥之夢剛剛醒來的情形一樣嗎?因此我把我所撰作的這本書命名為《夢華錄》。
但是,汴京城畢竟太大太繁華了,對於那些我沒有親身經歷的事件或者沒有去過的地方,靠聽別人講述來記錄,這就難免有遺漏或欠缺。
如果遇著故鄉的朋友或德高望重的前輩,對此書予以補充使它更加完備,那真是不勝欣慰。
這本《夢華錄》語言通俗淺顯,不刻意進行雕琢修飾,其原因大概是想使文人學士和普通百姓都能看懂而已,希望讀者能理解這一點。
宋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年),歲在丁卯,大年除夕之日,幽蘭居士孟元老序。
《東京夢華錄》跋
(明)一胡一 震亨
《東京夢華錄》多記載宋徽宗崇寧以後的景象,當時朝廷以崇尚安樂治理天下,所以像那元宵節燈山金光燦爛、臨水殿裡龍船奪標比賽、寶津樓上男女藝人的雜技表演、騎馬相逐射箭的表演以及天寧節女子舞隊騎馬歸來時少年豪俊爭相迎接的諸多場景,雖然事屬前代的記載,然後仍能讓人想像得到當時的盛況。
至於其他那些像那京城人春日裡出城踏青,在園林苑囿中遊玩,京城各瓦肆中的技藝表演,茶坊酒家、早市夜市裡細小瑣碎的一交一 易等,全都按照當時京城的一習一 俗,沒有強加一點雕琢修飾,自能詳細介紹當時的風貌,然而不顯得雜亂,語言通俗質樸而不顯得粗俗。
這本書可以稱得上是擅長記錄風土人情的。
但是它所記載的皇宮內的宮殿樓觀,只是提及了很少的一部分,且不說各個宮殿,只說政和年間營造的新宮,自延福宮、穆清殿以下,還有四十餘座宮殿,而且艮岳在當時最是雄偉壯麗,怎麼可以省略不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