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原文】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課外文言文》《貞觀政要·誠信》原文及翻譯(四)

課外文言文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課外文言文

課外文言文 - 《貞觀政要·誠信》原文及翻譯(四)

課外文言文

《貞觀政要·誠信》原文及翻譯(四)

貞觀政要

【原文】

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雜,必懷之以德,待之以信,厲之以義,節之以禮,然後善善而惡惡,審罰而明賞。

則小人絕其私佞,君子自強不息,無為之治,何遠之有?善善而不能進,惡惡而不能去,罰不及於有罪,賞不加於有功,則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錫祚胤1,將何望哉!

太宗覽疏歎曰:「若不遇公,何由得聞此語!」

【【註釋】】

1永錫祚胤:錫,賜。

祚,皇位。

胤,子孫後代。

這裡的意思是把帝位長久傳下去。

【譯文】

要使君子小人判然有別,是非分明,君王必須用恩德來安撫他們,用誠信來對待他們,用道義來勉勵他們,用禮儀來節制他們,然後表揚善行,摒除劣跡,謹慎處罰,明白賞賜。

如果這樣做,小人就會無處藏身,君子就會自強不息,推行無為而治的治國方針,就為期不遠了。

如果表揚善行卻不能發揚善行,摒棄劣跡卻不能杜絕惡行,刑罰不加於有罪的人,賞賜不加於有功之臣,那麼危亡之期,也許保不久就要到來,永遠使子孫後代享受昌盛國運、永享太平,還有什麼指望呢?

唐太宗看了奏疏,感歎道:「如果不遇到魏徵,我怎麼可能聽到這樣的肺腑之言呢?」

【原文】

太宗嘗謂長孫無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書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須威權獨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懾服四夷。

惟有魏徵勸朕『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

朕從此語,天下大寧,絕域君長,皆來朝貢,九夷1重譯,相望於道。

凡此等事,皆魏徵之力也。

朕任用豈不得人?」

徵拜謝曰:「陛下聖德自天,留心政術。

實以庸短,承受不暇,豈有益於聖明?」

【【註釋】】

1九夷:各個少數民族。

【譯文】

唐太宗對長孫無忌等大臣說:「我剛剛即位的時候,有許多人上書建議,他們有的要我獨攬大權,不要重用臣下;有的要我加強兵力,以使四方少數民族威懾臣服。

只有魏徵勸我『減少武功,提倡文治,廣施道德仁義,他說只要中原安定了,遠方異族自然會臣服』。

我聽從了他的建議,終於使天下贏得了太平,邊遠地區異族的首領都前來朝貢,各個少數民族派人前來源源不斷。

這一切都是魏徵的功勞。

我難道不是用人有道嗎?」

魏徵拜謝說:「這是因為陛下聖德,用心政務所致,我才疏學淺,承受聖意尚且力不從心,怎麼會對您有這麼大的幫助呢?」

【原文】

貞觀十七年,太宗謂侍臣曰:「《傳》稱『去食存信』,孔子曰:『民無信不立。

』昔項羽既入鹹一陽一,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

房玄齡對曰:「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廢一不可。

能勤行之,甚有裨益。

殷紂狎侮五常,武王奪之;項氏以無信為漢高祖所奪,誠如聖旨。」

【譯文】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論語》上說:『寧可不要糧食也要保持百姓對國家的信任』,孔子說:『百姓不信任國家,便不能立國。

』從前,楚霸王項羽攻入鹹一陽一,已經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夠努力推行仁政,那麼誰能和他爭奪天下呢?」

房玄齡回答說:「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廢棄任何一項都不行,如果能夠認真推行這五常,對國家是大有益處的。

殷紂王違反五常,被周武王滅掉,項羽因為無信,被漢高祖奪了天下。

陛下之言極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課外文言文》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貞觀政要【原文】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課外文言文》《貞觀政要·誠信》原文及翻譯(四)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