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九候脈法【原文】十二經皆有動脈,上部《四聖心源白話解》卷三·脈法解·三部九候脈法

四聖心源白話解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四聖心源白話解

四聖心源白話解 - 卷三·脈法解·三部九候脈法

四聖心源白話解

卷三·脈法解·三部九候脈法

三部九候脈法

【原文】

十二經皆有動脈,上部之動脈在頭,中部之動脈在手,下部之動脈在足,是為三部,一部三候,是為九候。

《素問‧三部九候論》: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足少十陽十之頷厭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脈,足十陽十明之地倉、大迎也;上部人,耳前之動脈,手少十陽十之和髎也。

中部天,手太十陰十之太淵、經渠也;中部地,手十陽十明之合谷也;中部人,手少十陰十之神門也。

下部天,足厥十陰十之五里也;下部地,足少十陰十之太溪也;下部人,足太十陰十之箕門也。

【翻譯】十二經都有動脈,上部的動脈在頭,中部的動脈在手,下部的動脈在足,這就是三部,一部有三候,這就是九候。

《素問‧三部九候論》: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三候,有天有地有人。

上部天,兩額的動脈,足少十陽十經的頷厭十穴十;上部地,兩頰的動脈,足十陽十明經的地倉、大迎十穴十;上部人,耳前的動脈,手少十陽十經的和髎十穴十。

中部天,手太十陰十經的太淵、經渠十穴十;中部地,手十陽十明經的合谷十穴十;中部人,手少十陰十經的神門十穴十。

下部天,足厥十陰十經的五里十穴十;下部地,足少十陰十經的太溪十穴十;下部人,足太十陰十經的箕門十穴十。

【原文】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

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

上部之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

下部之天,女子則取太沖。

下部之人,胃氣則候於十陽十明之沖十陽十,仲景謂之趺十陽十。

此三部九候之法也。

(《難經》: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與《素問》不同,此一部中之三部九候也,另是一法。

【翻譯】下部的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

中部的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

上部的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

下部的天,女子則取太沖。

下部的人,胃氣則候於十陽十明之沖十陽十,仲景謂之趺十陽十。

這是三部九候的方法。

(《難經》說:三部,是寸關尺,九候,是浮中沉,與《素問》不同,這是一部中的三部九候,是另外的一個方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四聖心源白話解》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三部九候脈法【原文】十二經皆有動脈,上部《四聖心源白話解》卷三·脈法解·三部九候脈法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