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巴金森氏病,是老年人較多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錐體外系變性《自我調養巧治病》震顫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

自我調養巧治病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自我調養巧治病

自我調養巧治病 - 震顫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

自我調養巧治病

震顫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

又稱巴金森氏病,是老年人較多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錐體外系變性疾病。

其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臨床以震顫、肌肉強直、運動減少為特徵。

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病因不明。

繼發性由於動脈硬化、中毒(二氧化碳、錳、二硫化碳、利血平等)、腦炎和腦外傷引起,少數有家族史。

中醫歸於「內風」範圍,認為病機關鍵是肝風,因肝腎陰虛,氣血虧虛引起的。

老年氣衰血虛,腎精漸耗,筋脈失濡所致。

臨床上震顫以肢體遠端最明顯,手及手指常呈搓丸樣動作。

先由一側上肢開始,緩慢發展至該側肢體下肢及對側肢體,下頜、舌肌、頭部也可震顫。

四肢肌肉強直,肌張力增高,被動活動時可感到呈現鉛管樣或齒輪樣強直。

由於面部肌肉強直,出現「面具臉」。

運動減少,站立時頭部前傾,軀幹也前屈,行走時雙上肢缺乏擺動,下肢呈碎步,稱「前衝」或「慌張」步態。

可持續多年,身體日益衰弱,最終因併發症而死亡。

中醫藥治療本病有悠久歷史,且一般無副作用。

據統計,本病50歲以上發病率為500/10萬人口,60歲或60歲以上增加至1000/10萬人口,男性略多於女性。

(一)起居調養法

(1)查找病因,積極治療和消除引起本病的疾病和原因。

(2)精神樂觀。

早期多做自主活動。

晚期臥床病人應注意個人衛生,幫助勤翻身,改善關節活動,妥善照料其日常生活。

(二)飲食調養法

戒煙酒,忌辛辣刺激食物。

進高蛋白、低脂、清淡、易消化軟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三)針灸調養法

選運動區及其前方1.5厘米的平行線即舞蹈震顫控制區,單側病變針對側,雙側病變針兩側。

每天針1次,15次為1個療程。

可間隔3~5天再行第2療程。

感冒的自我調養方法 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大葉性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肺膿腫的自我調養方法 慢性胃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自我調養方法 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 膈肌痙攣的自我調養方法 胰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細菌性痢疾的自我調養方法 乙型肝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心律失常的自我調養方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自我調養巧治病》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又稱巴金森氏病,是老年人較多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錐體外系變性《自我調養巧治病》震顫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