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題解】「辨」是一種用於辨析事物的是非真偽而《古文觀止》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 - 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

〔唐〕柳宗元

【題解】「辨」是一種用於辨析事物的是非真偽而加以判斷的論說文體,韓愈的《諱辯》和柳宗元的這篇文章,都是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

但本文的重點不在於辨偽,而是圍繞重臣應如何輔佐君主這一中心發揮議論。

君主隨便開了一句玩笑的話,臣子卻把它當作金科玉律,絕對地予以服從;作者尖銳地批評了這種荒唐現象,指出「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對統治者的言行,要看它的客觀效果如何,不能拘執盲從。

這在君主至高無上的封建****時代,是相當大膽的議論。

文章論辯反覆曲折,波瀾起伏,閃耀著深刻的思想光芒,不愧為辨體文中的力作。

古之傳者有言〔1〕:成王以桐葉與小弱弟戲〔2〕,曰:「以封汝。」

周公入賀〔3〕。

王曰:「戲也。」

周公曰:「天子不可戲。」

乃封小弱弟於唐〔4〕。

吾意不然。

王之弟當封邪,周公宜以時言於王,不待其戲而賀以成之也。

不當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戲〔5〕,以地以人與小弱者為之主,其得為聖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6〕,必從而成之邪?設有不幸,王以桐葉戲婦寺〔7〕,亦將舉而從之乎〔8〕?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

設未得其當,雖十易之不為病〔9〕;要於其當,不可使易也,而況以其戲乎!若戲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過也〔1〕。

吾意周公輔成王,宜以道〔11〕,從容優樂,要歸之大中而已〔13〕,必不逢其失而為之辭〔14〕。

又不當束縛之,馳驟之〔15〕,使若牛馬然,急則敗矣。

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16〕,況號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者之事〔17〕,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18〕,史佚成之〔19〕。

——選自中華書局校點本《柳宗元集》

古書上記載說:周成王拿著一片桐樹葉子和年幼的弟弟開玩笑,說:「把這個作為玉邽封給你。」

周公入宮慶賀。

成王解釋說:「我是開玩笑呀。」

周公說:「天子不可以隨便開玩笑。」

於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給了年幼的弟弟。

我認為這件事不可能是這樣的。

成王的弟弟如果應當受封,周公就應及時地告訴成王,而不必等他開了玩笑再去慶賀,趁機促成這件事。

成王的弟弟如果不應當受封,周公這種做法就使一個不恰當的玩笑變成了事實,使成王把土地和百姓封給年幼的弟弟,讓一個小孩成為一國之主,周公這樣做能算是聖人嗎?況且周公只是認為君王說話不可隨便罷了,哪裡一定要聽從成王的玩笑,並促成它呢?如果有這樣不幸的事,成王拿了桐樹葉子與妃嬪和太監開玩笑,周公難道也要按這種玩笑去辦嗎?大凡君王的恩德,要看實行得怎樣。

如果不恰當,即使改變十次也不算什麼缺點;關鍵是要恰當,不隨意更改,更何況是用它來開玩笑呢!如果開玩笑的話也一定要照辦,這樣做就是周公在教唆成王鑄成過錯。

我認為周公輔佐成王,應當用適當的原則去引導他,是要使他的舉止行動和嬉樂恰如其分而已,一定不會去迎合他的過錯並替他辯飾。

又不應當對他管束太嚴,使他終日奔忙,像牛馬那樣,急於使他成長反會壞事。

而且家人父子之間,尚不能用這種方式來自我約束,何況名分上還有君臣之別的人呢!這不過是那些見識淺薄而又自作聰明的人所幹的事,不是周公所應該採用的做法,因此不可相信。

有的古書記載說:封唐叔這件事,是太史尹佚促成的。

(一胡一 士明)

【註釋】

〔1〕傳者:書傳。

此指《呂氏春秋·重言》和劉向《說苑·君道》所載周公促成桐葉封弟的故事。

〔2〕成王:姓姬名誦,西周初期君主,周武王之子,十三歲繼承王位,因年幼,由叔父周公攝政。

小弱弟:指周成王之弟叔虞。

〔3〕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朝開國大臣。

〔4〕唐:古國名,在今山西省翼城縣一帶。

〔5〕不中之戲:不適當的遊戲。

〔6〕苟:輕率,隨便。

〔7〕婦寺:宮中的妃嬪和太監。

〔8〕舉:指君主的行動。

〔9〕病:弊病。

〔10〕遂:成。

〔11〕道:指思想和行為的規範。

〔12〕從容:此指舉止言行。

優樂:嬉戲,娛樂。

〔13〕大中:指適當的道理和方法,不偏於極端。

〔14〕辭:解釋,掩飾。

〔15〕馳驟:指被迫奔跑。

〔16〕自克:自我約束。

克,克制,約束。

〔17〕直:只是,只不過。

?(quē缺)?:耍小聰明的樣子。

〔18〕唐叔:即叔虞。

〔19〕史佚:周武王時的史官尹佚。

史佚促成桐葉封弟的說法,見《史記·晉世家》。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古文觀止》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唐〕柳宗元【題解】「辨」是一種用於辨析事物的是非真偽而《古文觀止》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