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陶淵明《三子能言》原文及翻譯
【原文】
沛國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聲無言。
忽有一客從門過,因乞飲,聞其兒聲,問之曰:「此是何聲?」
答曰:「是僕之子,皆不能言。」
客曰:「君可還內省過,何以至此?」
主人異其言,知非常人。
良久出云:「都不憶有罪過。」
客曰:「試更思幼時事。」
入內,食頃1,出語客曰:「記小兒時,當床 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從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積日如此。
試以指內巢中,燕雛亦出口承受。
因取三薔茨2,各與食之。
既而皆死。
母還,不見子,悲鳴而去。
昔有此事,今實悔之。」
客聞言,遂變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言訖,便聞其子言語。
周亦忽不見此道人。
(選自《搜神後記》陶潛著有刪改)
【註釋】
1食頃:吃一頓飯的時間。
形容時間短。
2薔茨:薔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證。
【譯文】
沛郡有位姓周的士紳,一次添了三個兒子。
(然而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年齡眼看都快二十歲了,都是一張開嘴只能「嗚哩哇啦」地,卻不會說話。
(一天,)突然有位客人從他門前經過,口渴了想討杯茶水。
聽到了屋裡那幾個傻兒的聲音,問道:「這是什麼聲音啊?」
周某回答:「這是我的兒子(發出的聲音),(他們)都不會說話。」
客人說:「您可回想、反省過(自己曾經犯過的)過錯呢,(否則,)怎麼到這樣的地步呢?」
周某聽他所說的話,認為很奇異,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
想了很長時間,出口說:「我(積德行善,實在)都想不起做過什麼缺德壞良心的事埃」客人說:「你換著(思路)再想想,幼年時做過什麼事。」
周某進入內室,(大約)一頓飯的時間,出來對客人說:「我想起來了。
記得在我小時候,正當床 上面有燕子窩,窩裡有三個小燕子,母燕子從外面尋食回來餵它們。
三個小燕子都張著嘴等著,天天都是如此。
我試著用手指伸進窩裡,小燕子以為母燕來餵食,也張嘴承受。
我找了些薔茨,各自餵給它們吃。
不大會兒,都死了。
母燕回來,不見自己的孩子,悲慘地鳴叫著飛走了。
許多年前,我實在辦了件蠢事,今天想起來也實在是追悔莫及埃」客人聽到這些話,就變成了道人的模樣,說:「您已經自己知道後悔(悔恨)了,罪孽現在就算除去(贖)了吧。」
話剛說完,就聽到周某幾個兒子說話的聲音。
而周某也突然不見了這個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