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陶弘景【作者小傳】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古文觀止》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 - 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

〔南朝·梁〕陶弘景

【作者小傳】陶弘景(452—536),字通明,丹陽秣陵(今一江一 蘇一江一 寧縣)人。

幼有異慧,年四五歲即以荻為筆劃灰中學書,讀書萬餘卷,未弱冠,齊高帝作相,即引為諸王侍讀,官奉朝請。

後隱居於句容句曲山,自號華陽陶隱居。

因梁武帝早年與之遊,即位後,逢有朝廷吉凶征討大事,常前去徵詢他的意見,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

好神仙之術,愛山水。

謚貞白先生。

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詩文今傳《陶隱居集》輯本一卷。

〔題解〕謝中書,名謝微(或作徵),字元度,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豫章王記室,因曾任中書鴻臚,故稱「謝中書」。

本文以山川之昏曉、四時之變化,描繪了一江一 南自然山水之美。

筆致清新雋永,宛如清麗的山水畫屏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一交一 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1〕,沈鱗競躍〔2〕,實是欲界之仙都〔3〕,自康樂以來〔4〕,未復有能與其奇者〔5〕。

——選自明刻《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陶隱居集》

山水中包蘊的美,自古以來人們經常談論。

高高的山峰直插雲天,清清的流泉明淨見底。

兩岸石壁上,五色繽紛一交一 相輝映。

那青翠的叢林,碧綠的修竹,一年四季都可以見到。

曉霧將要消散的時候,猿猴和百鳥的啼叫聲一交一 織成一片;夕陽即將墜一落 之際,潛游水中的魚競相騰躍。

這實在是人世間的仙境,自從謝靈運以後,就再也沒有能欣賞這奇妙山水的人了。

(王運熙曹旭)

【註釋】

〔1〕頹:墜一落 。

〔2〕沈鱗:潛游水中的魚。

沈,同「沉」。

〔3〕欲界:佛教中三界之一。

即指人間。

三界為:欲界(有一婬一欲、食慾);色界(無一婬一欲、食慾,但仍有形色之好和物質牽掛);無色界(擺脫一切形色、物質羈絆)。

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之意。

〔4〕康樂:謝靈運。

靈運襲封康樂公,性耽山水,故雲。

〔5〕與:參與其間。

這裡指欣賞。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古文觀止》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南朝·梁〕陶弘景【作者小傳】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古文觀止》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

© 2007-2025 喜蜜滋